搜索到377篇“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相关文章
- 阿霉素注射剂量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阿霉素注射剂量对肾病综合征(nehpmtic syndrome,NS)大鼠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水平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平分为四组-对照组、小剂量阿霉素组、中剂量阿霉素组与高剂量阿霉素组,四组大鼠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0 mg/kg、2 mg/kg、4 mg/kg、8 mg/kg,检测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肾脏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小剂量阿霉素组、中剂量阿霉素组与高剂量阿霉素组造模后7 d、14 d、21 d的体重与每日采食量、血肌酐与尿素氮都低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阿霉素组、中剂量阿霉素组与高剂量阿霉素组造模后21 d、28 d的肾脏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霉素可抑制大鼠肾脏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表达,能快速有效建立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造模效果。
- 王蒲春鲍楠丁通张蓬杰朱燕亭
- 关键词:阿霉素注射剂量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脂蛋白脂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 新纯合子突变致家族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肾损害一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缺乏症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可导致以蛋白尿为主的肾脏损害。本文通过一例典型病例...
- 向田丹
-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脏病
- 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LCAT)与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在北京医院行冠脉造影的425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AD组(341例)和非CAD对照组(84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LCAT活性,分析LCAT活性与CAD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CAD组中LCAT活性显著高于非CAD组[(37.3±9.7)nKat/L比(34.8±8.8)nKat/L,P=0.03],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I和随机血糖等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CAT活性与体质指数(r=0.09)、TG(r=0.30)、ApoB(r=0.22)和随机血糖(r=0.09)呈正相关;与HDL-C(r=-0.26)呈负相关(均为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CAT活性升高是CAD危险因素(OR=3.11,95%CI:1.40~6.91,P=0.005),在校正年龄、性别、HDL-C、ApoAI、随机血糖等危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CAT的活性升高仍是CAD危险因素(OR=3.28,95%CI:1.27~8.50,P=0.014)。结论LCAT活性升高与冠心病独立相关,但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 王玉于雪张闻多王欣越杨睿悦王思明曾洁唐月明栗向辉李红霞陈文祥董军季福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的建立
- 2017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方法,观察LCAT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CVD)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用7-脱氢胆固醇和1,2-二癸酰基甘油-3-磷酸(10∶0 PC)作为LCAT的反应底物,加入LCAT激活肽(LAP642),制备脂质体;在冰水浴中将500μL脂质体与10μL血清混合,37℃温育1 h;提取脂质,HPLC测定反应后7-脱氢胆固醇及其酯之比,计算LCAT活性。用所建方法测定1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的LCAT活性,分析其与CVD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7-脱氢胆固醇、10∶0 PC(物质的量的比为1∶8.5)与LAP642组成的脂质体制备简单、性质稳定。当温育时间0~8 h、血清量0~20μL时,LCAT活性与变量线性相关;平均批内不精密度(CV)和总CV分别小于1.76%、3.11%。方法比对结果显示,所建方法与ELISA测定的LCAT质量和内源底物法测定的LCAT活性显著正相关(P<0.01)。120例样本LCAT活性与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等呈正相关(P<0.05);与载脂蛋白AⅠ(apo AⅠ)(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等呈负相关。结论建立了HPLC测定LCAT活性的外源底物法,所建方法简便、精密、可靠,结果不受反应底物影响,为脂代谢机制研究和CVD危险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学基础。
- 王玉王思明曾洁杨睿悦李红霞董军董军
- 关键词: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心血管病高效液相色谱
- 原花青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动物脂代谢、总胆汁酸、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C)对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脂代谢、血总胆汁酸(TBA)、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及病理组织学影响。方法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取成年雄性长爪沙鼠经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建AS动物模型,按体质量分为基础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25 mg/kg PC)、中剂量组(100 mg/kg PC)、高剂量组(150 mg/kg PC)、阳性对照组(非诺倍特80 mg/kg)6组,基础对照组饲以普通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均饲以高脂饲料喂养,分笼饲养,自由进食、饮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4周;1周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均按700 000 U/kg VD3剂量灌胃3 d。实验期末,经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TC、TG、HDL-C、LDL-C、TBA;并计算AI;循环酶法试剂盒测粪TBA排出量;步夹心ELISA测LCAT活性与Ox-LDL,解剖处死长爪沙鼠,留肝脏、主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TC、TG、LDL-C、血TBA、Ox-LDL均下降,LCAT活性、粪TBA排出量均上升,除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AI与模型对照组比均降低并有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各时间段体质量无差异;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肝体比指数均降低并有差异;PC具有明显的拮抗高脂饮食对长爪沙鼠肝脏的损伤,进而减轻肝细胞的肿胀、变性等等病变程度的作用。结论 PC能调节AS脂代谢、TBA及LCAT活性,改善主动脉内膜和中膜钙化、脂变程度,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任开涵余涛张志梅松傅颖
- 关键词:原花青素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病理组织学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被引量:7
- 2016年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血浆脂蛋白中催化游离胆固醇酯化的关键酶,在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和胆固醇逆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LCAT研究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LCAT生物化学特性、在脂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及准确测定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综述。
- 张丽娇董军陈文祥
- 关键词: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高密度脂蛋白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511C/T多态性对脑梗死的预警价值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LCAT)511C/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性及对脑梗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海南汉族脑梗死患者31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科进行体检的健康人305例作为对照组,委托生物技术公司检测样本的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位点的分型信息,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中均未检出511C/T位点的基因型TT,实验组中基因型CC、CT的检出率分别为80.8%(256/317)、19.2%(61/317),对照组分别为77.7%(237/305)、22.3%(68/3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和T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AT基因511C/T位点多态性与海南汉族脑梗死患者无相关性。
- 梁培日龙登毅苏娅张勇
- 关键词:胆固醇逆向转运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脑梗死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是人体血浆脂蛋白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酶,对维持胆固醇稳态、调节胆固醇在血液循环中的转运及胆固醇在外周组织中的清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催化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胆固醇的酯化,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在HDL的成熟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LCAT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 欧露彭乐乐田英龙石银
- 关键词: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逆转运动脉粥样硬化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102例,健康对照12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DNA测序法检测LCAT 511C/T基因多态性。采用氧化酶法检测受试者血脂水平。结果脑出血组CT基因型频率为6.87%,对照组为1.67%,脑出血组T等位基因频率为3.43%,对照组为0.8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11CC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511CT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t=2.524,P=0.013;t=1.871,P=0.049)。在脑出血组中,511CC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511CT亚组(t=1.954,P=0.047)。结论 LCAT基因511C/T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而T等位基因与HDL-C代谢有关。
- 戴缤李海燕胡志强黄辉朱广通孟国路万伟庆
- 关键词: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脑出血基因多态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对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全新认识被引量:1
- 2014年
-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LCAT)作为参与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提高对CHD发生、发展的认识,为CHD的诊治带来新的思路。
- 赵炜祎韩雅君
- 关键词: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