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4篇“ 卧位性“的相关文章
- 与心房电极导线异常相关的卧位性胸痛一例
- 2024年
- 患者女性,41岁,植入双腔起搏器5年后,因卧位时胸痛3天就诊。动态心电图表现为与体位相关的心房间歇感知不良、起搏不良。起搏器程控检查显示心房间歇感知不良、起搏不良、导线阻抗下降,检查过程中心房起搏时诉胸痛,关闭心房起搏功能时胸痛缓解,最终将起搏模式程控为VDD模式。门诊随访1年后胸部X线影像提示心房电极导线有移位变化。
- 金鄂吉亚军王小琴郑萍周梦桥陈华章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胸痛
- 瓜蒌延胡汤治疗卧位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 2022年
- 目的研究瓜蒌延胡汤对卧位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此次200例研究对象均从鞍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卧位性心绞痛患者中选取,选例时间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加用瓜蒌延胡汤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心功能及血脂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IB、FBG、HCT、TG、TC及H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VD、LVEF、血清HDLC水平升高,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瓜蒌延胡汤治疗卧位性心绞痛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优化生化指标,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于斌
- 关键词:卧位性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 瓜蒌延胡汤联合方案对卧位性心绞痛病人症状改善、内环境相关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瓜蒌延胡汤联合方案对卧位性心绞痛病人症状改善、内环境相关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卧位性心绞痛65例病人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方案治疗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行瓜蒌延胡汤联合方案治疗33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内环境相关指标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且发作频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环境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与总胆固醇(TC)]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内径(LVD)、心率(HR)]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卧位性心绞痛病人行瓜蒌延胡汤联合方案治疗能改善心绞痛症状,且优化病人机体内环境和心功能。
- 杨芳王和强吴冬梅
- 关键词:卧位性心绞痛心功能
- 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使用阿托品效果的回顾分析
- 2017年
- 一度及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见于功能性改变,因体位改变而引起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为暂时性功能障碍,变换体位、静脉注射阿托品后A-VB消失。
- 周丽
-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体位改变
-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性高血压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性高血压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分析致病原因,寻找相应控制对策。结果:原因主要有年龄、假性高血压、伴随疾病、季节性血压变化、餐后低血压可能、药物影响等,相应对策以开展健康教育、监测血压及相应治疗为主。结论:对于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性高血压的患者,维持血压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 余文宇
-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
- 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被引量:1
- 2016年
- 例1患者女性,20岁,因胸闷不适1周来院检查。体检:脉搏71次/min,心率71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2/68mm Hg,心律齐。超声心动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平卧位时心电图(图1)Ⅱ显示P-P间期0.84s,心率71次/min。
- 余凌祺张凌志
- 关键词: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P-P间期心电图平卧位心率
- 招飞体检卧位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 2016年
- 患者男性,18岁,应届高中毕业生,2016年6月参加招飞体检。该学生发育正常,一般情况好,体育活动无不适感。内科查体:血压132/88mmHg(1mmHg:0.133kPa),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X线片检查、心肺功能无异常。心电图卧位示窦性心律,心率93次/min,P-R间期延长至0.24~0.26S,QRS时间正常(图1,见封三)。
- 刘卫民
- 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心电描记术体格检查
- 瓜蒌延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卧位性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卧位性心绞痛行瓜蒌延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卧位性心绞痛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延胡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及机体内环境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绞痛症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机体内环境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延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卧位性心绞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利于稳定机体内环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舒婷
- 关键词:卧位性心绞痛心功能
- 瓜蒌延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卧位性心绞痛3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瓜蒌延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卧位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卧位性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硝酸脂类等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延胡汤治疗。2组均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E峰与A峰比值(E/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4.2%,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4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60.5%,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3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LDL-C、FPG及hs-CRP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SBP、DBP、LVDd、LVEF及E/A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延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卧位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 王静怡姚艳敏郑香
- 关键词:心绞痛中西医结合疗法
- 卧位性室性期前收缩1例
- 2011年
- 患者,男,40岁,因"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年于2009年10月31日在我科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图1)。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患者自诉多年来一直未觉不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查出,曾多次就诊:
- 祝瑞旋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相关作者
- 冯海新

- 作品数:78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绞痛 心电图检查
- 宿志庆

- 作品数:16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患者 静息心电图
- 黄从新

- 作品数:1,337被引量:7,928H指数:3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学 室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
- 陈凤莲

- 作品数:22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电图改变 ST段抬高 BRUGADA综合征
- 陈金升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逸搏心律 冠心病人 冠心病 冠脉流量 降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