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1篇“ 单季稻“的相关文章
- 不同施肥方式下单季稻田间肥料利用率对比试验
- 2025年
- 为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单季稻田间施肥的吸收利用情况,本试验以冠两优华占为材料,设置了9种不同施肥处理(PK,常规施肥无氮区;NK,常规施肥无磷区;NP,常规施肥无钾区;NPK,常规施肥全施区;PK1,侧深施肥无氮区;NK1,侧深施肥无磷区;NP1,侧深施肥无钾区;NPK1,侧深施肥全施区;空白区,不施肥),测定各施肥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种类及施肥量条件下,机械侧深施肥区的穗长、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常规施肥区,以NPK1处理的株高、穗长、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最高。与常规施肥相比,机械侧深施肥在同一施肥水平下的籽粒产量均有所提高;以NPK1处理的籽粒和茎叶产量最高。常规施肥的氮、磷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95%、31.07%和42.50%,机械侧深施肥的氮、磷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5.18%、38.59%和49.99%。综合来看,应用机械侧深施氮、磷和钾肥可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较高。
- 陈伟男巩梦梦奎秀
- 关键词:单季稻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
- 6种复配杀虫剂对直播单季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效
- 2025年
- 为探明不同复配杀虫剂对浙江省兰溪市单季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筛选出适用于当地单季稻生产的安全、高效、低毒的复配杀虫剂,特选用6种复配杀虫剂于2024年开展了相关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种复配杀虫剂对单季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每667 m^(2)施用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50 mL、2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25 mL对单季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较好;每667 m^(2)施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 g在第2次施药后1 d、7 d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差,分别为45.73%、50.38%。
- 章萍丽吴聪汪暖邵庭陈镓豪陈景锐朱思怡张亚男
- 关键词:单季稻二化螟复配杀虫剂田间防效
- 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 2025年
- 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基于1981—2020年长江流域13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单季稻关键生育期的危害热积温(Ha)和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CWDIa),进而分析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发生的站次比、强度和频率,以揭示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20年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事件站次比和强度均显著上升(P<0.05);空间上,抽穗扬花期(HF)高温事件高频发生区集中在四川东北部、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发生频率50%~97%;灌浆结实期(GF)集中在湖南、江西,发生频率58%~95%;2)干旱事件发生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在HF呈下降趋势,GF呈上升趋势;空间上,HF干旱事件高频发生区集中在贵州北部、重庆、湖北、安徽和江浙沪地区,发生频率26%~50%;GF集中在湖北、江西,发生频率19%~50%。3)2001—2020年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站次比相较于基准期(1981—2000年)增加,高温与重旱及以上同时发生的情况增加最多。空间上,1981—2020年单季稻HF复合事件高频发生区集中在湖南,发生频率9%~20%;GF高频发生区集中在四川、江西,发生频率9%~15%。本研究结果明确了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可为长江流域地区制定单季稻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依据。
- 张方潇陈翛黄娜黄娜高日平门靖宇黄占蕊杨荣到潘志华
- 关键词:长江流域单季稻高温干旱
- 屏南县单季稻适宜氮肥施用量筛选试验初报
- 2024年
- 为明确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单季稻生产中的氮肥适宜施用量,特于2022年开展了单季稻适宜氮肥施用量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规律性变化,适量优化施氮量区(每667 m2纯氮总施用量为9.5 kg)水稻的生长发育综合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品种‘明1优臻占’‘野香优676’的每667 m2实际产量分别为530.0、583.4 kg。
- 张清嫦
- 关键词:单季稻氮肥
- 单季稻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防控对策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年,长江流域稻区单季稻开花结实期高温频发重发。本文分析了高温年水稻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高温对结实率的影响。高温年日最高温度高,持续时间延长;高温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日最高温度较常温年高4.3℃~4.8℃;水稻开花结实期遇到高温热害结实率下降28.2~43.4个百分点;品种间耐高温热害特性差异较大。根据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高温引起结实率下降的特点,提出高温预警及播期调整、耐热品种选择、高温期间田间灌水、喷施生长调节物质等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防控对策。
- 方文英陈佳麒楚岱蔚丁梦佳姚平金益民罗天子沈兴连莫红华黄玉英郑孝孝朱德峰
- 关键词:单季稻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长江流域
- 不同药剂对单季稻主害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
- 2024年
-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效果及安全性,采用喷雾施药法对单季稻五(3)代、六(4)代稻纵卷叶螟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单季稻安全。20%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50、225 mL/hm^(2),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80 g/hm^(2),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70、345 mL/hm^(2)这5个处理防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幼虫效果均较好,药后5 d对幼虫的校正防效均达77.8%及以上,对虫苞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1.7%、54.4%,57.0%、60.3%、68.0%;药后14 d对虫苞的校正防效仍达55.7%、56.2%、58.8%、58.1%、60.9%。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240、300 mL/hm^(2),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300 mL/hm^(2)3个处理防治六(4)代稻纵卷叶螟幼虫效果均较好,药后5 d对幼虫的校正防效分别达89.1%、95.2%、97.3%,对虫苞的校正防效分别为43.9%、58.5%、59.0%;药后13 d对幼虫的校正防效下降,分别为57.1%、62.5%、57.2%,对虫苞的校正防效仍达54.0%、65.6%、62.1%。
- 申屠兰欣赵敏何丽娟方雪勇赵燕昊方筱轩
- 关键词:单季稻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药剂校正防效
- 单季稻物候期识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单季稻物候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季稻物候期识别方法,包括S1:基于单季稻种植区域历史遥感数据及温度数据计算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有效积温GDD;S2:基于EVI和GDD构建VI‑GDD拟合模型;S3:根据...
- 陈圣波闫钟月武法哲于亚凤朱冰雪
- 单季稻物候期识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单季稻物候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季稻物候期识别方法,包括S1:基于单季稻种植区域历史遥感数据及温度数据计算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有效积温GDD;S2:基于EVI和GDD构建VI‑GDD拟合模型;S3:根据...
- 陈圣波闫钟月武法哲于亚凤朱冰雪
- 湖州市南浔区单季稻施肥方式调查
- 2024年
- 为了解浙北地区单季稻生产过程中的施肥情况,以进一步推广化肥高效利用技术,于2022年10—11月,在湖州市南浔区调查单季稻种植大户45户。数据表明,以南浔为代表的浙北地区,常规稻种植户的平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28.0、63.0、93.0 kg·hm^(-2),杂交稻种植户的平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58.0、75.0、96.0 kg·hm^(-2)。杂交稻和常规稻种植户的化肥用量已趋于优化,但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在不同农户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幅。所调查农户中,施肥次数在2次以上的农户超过总调查数的50%,此外有43户采用配方肥,采用传统复合肥的仅有2户,表明分次施肥、施用配方肥等技术已逐渐被农户所接受。但数据同时表明,绝大多数农户在施肥时,仍采用撒施的方式,仅有2户采用侧深施肥的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且多数农户并未依照测土配方技术来施用配方肥,未来需针对上述问题加强推广工作。
- 陆佳泉孙莉姚梦雅张金卫陈宇眺
- 关键词:农户调查化肥肥料利用率施肥技术
- 不同类型配方肥在单季稻上的施用效果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类型配方肥以及肥料运筹方式的应用效果,文章开展了不同类型配方肥在水稻生产上减氮施用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的分蘖数,提高水稻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和提高结实率,稳定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缓释配方肥处理在减氮10%时,相比于常规施肥处理,经济效益最大增幅可达11.6%,实现最大增收3 696.0元·hm^(-2)。综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表现,施用配方肥能有效降低水稻的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减肥节本增效的目的。
- 罗丙芳谭志新李立增金一鸣毛连松俞巧钢
- 关键词:配方肥缓释肥水稻
相关作者
- 赵敏

- 作品数:132被引量:1,2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研究主题:浙西北 防效 单季稻 稻纵卷叶螟 杀菌剂
- 赵匀

- 作品数:687被引量:2,470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分插机构 钵苗 宽窄行 插秧机 非圆齿轮
- 张国忠

- 作品数:39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研究主题:单季稻 防效 浙西北 药剂 稻飞虱
- 李荣

- 作品数:49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研究主题:浙西北 防效 单季稻 药剂 抽样技术
- 王会福

- 作品数:127被引量:395H指数:9
- 供职机构: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安全性 防效 稻纵卷叶螟 药效试验 单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