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88篇“ 华文文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 “第三元”的华文文学研究——黄万华教授访谈
- 2025年
- 黄万华教授从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观出发,由沦陷区文学研究而渐次深入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文学,并逐步拓展至东南亚、美国与欧洲等地区华文文学的探索。他数十年的学术写作和研究成果卓著,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棵常青树。本访谈以研究历程为时间线索,以华文文学的“生命整体意识”为空间线索,以“第三元”为贯穿的研究立场,梳理了黄万华教授华文文学研究的核心思考、实践与学科贡献。
- 章妮黄万华
- 关键词:华文文学
-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
- 2024年
- 华文文学研究具有较为深厚的学科基础与学术积淀。近三年来,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现象。既有从学术自身生长出来的热点问题,如史料整理与学科建设、陈映真与经典作家研究等,也有反映时代语境与人民心声的学术热点,如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华文文学与文化抵抗等议题。
- 陈美霞
- 关键词:华文文学时代语境学术热点史料整理
- “新文科”视域下的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
- 2024年
-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是一种跨语种、文化、媒介、族群、国籍和区域,兼具在地性和中国性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其展开研究,中文和外语两个学科的学者既需直面这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窘境,努力突破学科壁垒,构筑学术共同体,运用现代技术搭建协同共享平台;又需在坚守文学问题本位导向的同时,找寻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路径,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还需立足世界文学场域,开展立体多维透视,力求准确还原、深入阐释其多元景观和多维面相。鉴于海外华人/华文文学与中国和中华文化存在天然的血脉关系,研究者探讨相关问题时很有必要彰显中国视角,力求有效服务于中国社会文化建设。
- 张宝林
- 关键词:海外华人文学海外华文文学
- 开拓、深耕与奠基:刘登翰教授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2024年
- 刘登翰教授以敏锐而理性的前瞻性思考和实践,在世界华文文学领域做出卓著的贡献。从台港澳文学转身到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又从华文文学到区域文化的研究,不断开拓学科研究边界,深耕学科厚土,以跨界的视角持续撰文,探讨学科发展建设和理论建构等问题。他提出的“分流与整合”“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华人文化诗学”等概念与主编的4部文学史,成为“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新学科的奠基性论述。在研究中,刘登翰教授将个人经历同社会变迁结合起来,体现了一个人文学者的社会担当和公共关怀。他的学术生涯给华文文学研究呈现了极具时代价值及独特个人魅力的精神产品,使后学者得益匪浅。
- 高鸿
- 关键词:华文文学研究
- 经典批评与诗学建构:江少川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2024年
- 江少川教授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写作学、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作研究、高阳研究、台港澳文学研究、新移民作家访谈录、华文文学教材建设、海外湖北籍作家研究等,无不是他学术研究之路上的鲜亮标签。江少川有着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学术使命感,勇于探索新的知识和学术领域。在方法论上,他注重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运用多种新批评理论观照华文文学文本与文学现象;在批评实践中,他善于统合教学与科研、文本观照与理论透视,推动华文文学的教材编写、经典化与诗学建构,由此开拓了华文文学的学科边界,为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 卢建飞
- 关键词:写作学台港澳文学新移民文学
- 四气合璧,华彩照程——曹惠民的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2024年
- 曹惠民是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名家和大家,其研究特色可归结为“四气”,即底气大气、锐气和灵气。底气源自其深湛的学养和原典实证的精神,大气源自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胸襟,锐气源自其敏锐的学术先觉和责任,灵气源自其为学为文的细心和慧心。曹惠民“整合两岸,兼容雅俗”“多元共生的中华文学”,以及“四没有一不”的治学理念和实践,“四气”以贯,开拓并引领了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进程。
- 赵庆庆
-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化新视野——黄万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启示
- 2024年
- 很长时间以来,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属性始终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人们在探讨其生成和发展流脉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纵向的视角辨析和概括其所具有的中国文学的全部特征。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本质性的判断,具有无数的文学史个案和文学发展的内在证明。
- 张福贵
-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属性本质性
- 跨越世界的文化方舟,连接海内外文学参照——江少川华文文学研究与《红杉林》
- 2024年
- 非常感谢邹建军教授发起关于江少川学术思想研讨会,也很感谢余仲廉先生的大力支持!犹记得2004年我们多位作家参加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与江少川教授在山东相遇,结下了不解之缘。20年来,江教授与我亦师亦友。他不仅与我导师黄曼君先生同属文学院专家,与师母陈老师还是教研室同事。
-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研究
- 汇多元精髓 筑文明新韵--“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汕头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 2024年
- 2024年3月9日至10日,汕头大学文学院与《华文文学》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学等专业的近百名学者齐聚一堂,以前瞻性眼界审视与展望《华文文学》的发展与未来,并以开放性思维与跨文化视野探讨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新内涵与研究新趋向,发掘其中有助于促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质素。会议研究成果力图加速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步伐,为中国社会发展寻找思想文化的内在机制,并尝试从多元文明中深度挖掘共同价值,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 詹晓宁
-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华文文学研究跨文化视野
- 建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三维诗学谱系
- 2024年
- 杨匡汉先生在60多载的学术生涯里,以“整体性思维”与“合璧性建构”的治学理念,探寻中西古今文艺思想与美学理论的原根性同构,创辟宇宙生命美学的“人类性”价值。并以全球史观,率先提出“灵根自植”与“时空共享”,宣导“走文化诗学之路”,“向全人类的思潮与智慧开放”,建立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化、精神化、经典化的“坐标”。他以“诗学”为基座,对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进行学理升华,寻找不同时代的诗歌之魂;以“当代文学”和“华文文学”为两翼,一方面从纵向文脉的“历时性”、横向辐射的“共时性”与社会现实的“当代性”链接,和时代共脉搏;一方面对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进行诗学考辨,以“问题”带动研究,以“循环”寻求互动,发现中华儿女在海外的新传奇,创构了一种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三维诗学谱系。
- 王红旗
- 关键词:文化诗学
相关作者
- 袁勇麟

- 作品数:131被引量:105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散文 文化创意产业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管窥 香港文学
- 刘登翰

- 作品数:66被引量:248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闽南文化 华文文学研究 中华文化 文化研究 台湾文学
- 陈辽

- 作品数:353被引量:281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罗贯中 《三国演义》 瞿秋白 作家 文学
- 饶芃子

- 作品数:85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海外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比较文学 华文文学 致辞
- 颜敏

- 作品数:76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惠州学院
- 研究主题:海外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 语境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