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15篇“ 华文文学“的相关文章
- 海外华文文学物叙事考察的几个主要面向
- 2025年
- 海外华文文学因其书写的特殊时空背景而呈现出丰富的物叙事样貌。本文尝试从物叙事的角度对这一特殊文学景观进行深度观照,提出海外华文文学物叙事考察的几个主要面向,包括海外华文文学中物的模仿功能、结构功能、主题功能及情感体验功能,以期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叙事批评提供新的范式,助力其诗学的建构和发展。
- 唐伟胜曹彬彬
-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叙事功能
- “第三元”的华文文学研究——黄万华教授访谈
- 2025年
- 黄万华教授从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观出发,由沦陷区文学研究而渐次深入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文学,并逐步拓展至东南亚、美国与欧洲等地区华文文学的探索。他数十年的学术写作和研究成果卓著,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棵常青树。本访谈以研究历程为时间线索,以华文文学的“生命整体意识”为空间线索,以“第三元”为贯穿的研究立场,梳理了黄万华教授华文文学研究的核心思考、实践与学科贡献。
- 章妮黄万华
- 关键词:华文文学
- 华文先声与中华文化传播阵地——《文艺报·华文文学》(1998—2023)研究
- 2025年
- 报刊是历史材料,也是历史建构。《文艺报》处于中国文艺批评场域中心,一直跟进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相关报道常分散在“综合新闻”“文学评论”“理论与争鸣”“作品”等板块,内容以简讯为主(会议新闻、书籍发布、作家推介)。
- 戴瑶琴孙艳群
-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历史建构中华文化传播
- 整体性、第三元与经典性累积——黄万华的华文文学“经典”建构理论述评
- 2025年
- 黄万华先生是华文文学研究界最早提出“经典化”问题的学者之一,他的经典观与其文学史建构密切相关。其经典建构的整体性视野,开放的“经典性累积”思路以及“第三元”的经典化视角,呈现出一种基于生命整体意识、历史总体观念和中华民族文化魂脉之上的开放包容的经典观,为海外华文文学、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学的“经典化”提供了重要视角,颇具观念与方法上的启发意义。
- 卢阿涛李永东
- 关键词:华文文学
-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召开换届会议暨“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25年
- 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乌镇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浙江传媒学院共同主办。来自暨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中国社科院、江苏省社科院等研究机构,以及来自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160余位代表参会。
- 无
-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
- 论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故事”出版与传播——以近年来几部代表作品的出版传播实践为例
- 2025年
-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成就卓越,成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载体,也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新的“窗口”。出版业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职责,推出了更多更好的“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广大人民群众和世界看到、听到新时代的中国,任重而道远。
- 张小彩
-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中国故事出版策划
- 在跨文化和文明互鉴视野下研究华文文学叙事——“文明互鉴视域下华文文学叙事理论研究:第八届华文文学研讨会暨叙事学高端论坛”综述
- 2025年
- 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和汕头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华文文学》编辑部承办的“文明互鉴视域下华文文学叙事理论研究:第八届华文文学研讨会暨叙事学高端论坛”圆满举行。来自华文文学、叙事学以及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古代文学等研究领域的50余名学者,共同探讨华文文学的创新发展与学科建设。论坛以跨文化视野为基础,围绕华文文学与叙事学理论的融合展开深入讨论,审视华文文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叙事策略与文化表达,探索其在文明互鉴背景下的全球意义。与会学者从华文文学与叙事学的交叉视角,揭示了理论建构、身份认同、地方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叙事实践等议题,提出了促进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与创新的多维路径。此次论坛成果强调跨学科合作对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的催化作用,展望华文文学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思想启示与理论支持。
- 潘语祺
- 关键词:叙事学跨学科合作
- 世界华文文学书系 新加坡蜥蜴
- 《新加坡蜥蜴》收录了作家孙宽近年创作的9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新加坡蜥蜴》《早晨六点一刻》《戒指》《秦时月》《之间》《荒城》《鱼尾狮之恋》《红颜知己》《欠我的不必还了》。本书属于“都市小说”,或者是“都市奇情小说”,但...
- (新加坡)孙宽作
- 华文文学与现代化叙事
- 2024年
- 我第一次到汕头大学是2004年,那时候由王富仁教授主持,也是开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研讨会。不光规模很大,题目也很大,叫做“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到底什么是“全球化”,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全球化视野”,在这个“视野”里到底怎么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大家都发表了很多针锋相对的热烈的讨论。一晃眼20年过去,全球化据说已经在全球消退了。
- 黄子平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华文文学
- 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成因被引量:1
- 2024年
- 以“时间—空间”至通的维度,结合作为外部因素的“外史”和作为内在理路的“内史”,足以观察和考量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道。海外华文文学与全球性的大历史、大氛围紧密关联,也是中西交合的文化剧烈运动演进,从全球史观出发做发生学考量,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是由三股动力源即中国外交官的文学作为、流动游学(留学)的文化交流、移民华工群中华侨的木铎传薪所合力构成的总体格局和兴盛气象。简略的史陈将三大群体置于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中,融外交史、留学史、华工史于一体,既打通历史断裂的和地区切割的特异的文化存在,也显示了学术语境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联。
- 杨匡汉
- 关键词:全球史观海外华文文学发生学
相关作者
- 古远清

- 作品数:381被引量:20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台湾文学 香港文学 台湾新诗 作家 现代诗
- 张福贵

- 作品数:151被引量:64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鲁迅研究 文学史观 文学史 文化选择 鲁迅思想
- 江少川

- 作品数:91被引量:19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访谈录 新移民文学 严歌苓 新移民 长篇小说
- 乔以钢

- 作品数:89被引量:3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女性文学 性别 文学研究 性别研究 中国女性
- 杨匡汉

- 作品数:86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海外华文文学 诗学 笔记 文学 文化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