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7篇“ 医学专业课“的相关文章
- 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医学是生物与人文交叉的学科,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工作的对象是“人”,工作的内容是人的生命健康,育人更是医学院校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2]。课程思政教育是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程的新教育形式,可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互相结合、互相协调。
- 童红梅程亚青郭敏柴连明李多福武洋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
- 医学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编制医学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准确客观评价医学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指导性文件初步拟定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确定量表条目,将编制的量表对258名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调查,检验其信效度。结果编制的医学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24个条目。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29,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重测信度为0.843;探索性因子分析4个维度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250%,内容效度指数0.923。结论编制的医学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医学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工具。
- 刘静馨魏选东
- 关键词:护理教师专业课教师
- 课程思政融入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2024年
- 目的探索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堂思政的途径,提出适应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模式改进措施,为航空航天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方法以空军军医大学2019与2020级五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学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践课“抗荷动作的学习与评价”为例探讨在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课程结束后,以问卷调查、成绩分析等方式对教学思政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学员普遍对本次授课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抗荷动作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对学习内容展现出较高学习兴趣,情景演绎时试验组也表现出较高积极性。结论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施效果较好,具有进一步研究及推广的价值。
- 张俊飞石菲赵汐冉高原胡泽兵赵疆东郭显孙权薛桐张舒
- 关键词:航空航天医学抗荷动作教学应用
- “思专创融合”视域下高等医学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究——以《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 2024年
- 创新创业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是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双一流”的要求。在大健康理念下,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的结合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必然的要求。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断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关键领域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融合度仅停留在几门课程的融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难以实现。对此,本文拟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者融合视域下对医学院校专业课——《医学微生物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究,探索符合医学院校三者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高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 周金爱陈源红覃艳春韦连登唐华英韦晓莲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医学院校
- 新时期高职医学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
- 2023年
- 高职院校要坚持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文章结合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从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价值入手,分析医学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面临的难题,对医学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医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效果,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帮助医学专业学生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谭安妮陈亚萍阮晓晖
-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 医学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的探索研究
- 2023年
-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课课程教学质量,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协同并进。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重任,培养出既具有高尚医德医风,又有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高超救死扶伤技能的医学人才是我们的育人目标。医学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充分利用课程建设的“主战场”,通过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逐步积累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切实推动分工和协同相结合、明确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确立制度保障,努力促进医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 李素和逯青霞刘秀丽吴方毅李璐
- 思政教育融入中医学专业课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学科综合素质,此研究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医学专业课课堂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发挥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同向同行及课堂教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采用学生和授课教师对于思政课课程的满意度和授课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思政教育与中医学专业课相融合的新型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完课程后思政认识掌握度、学生对于课程满意度评价、专业课期考卷面成绩以及授课教师对思政课课程效果评价均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医学专业课教学行之有效,此研究为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效果以及如何改进,中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 薛守宇耿爱民廉婷余梦
- 关键词:思政教育中医学
- 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与探讨被引量:3
- 2023年
- 信息化时代,医学专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职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非常必尤为重要,这也是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探讨信息化新时代,医学专业课教师对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实施途径和实施条件等方面,以期提高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 刘亚敏张明昊王琳琳
- 关键词:信息化专业课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课程思政在精神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5
- 2022年
- 大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有效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想观念转变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精神医学专业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支要充分利用好其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以专业课教师自身政治素养提升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基础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将德育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和融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理念,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整合课程德育元素,优化教学考核评价方案,并以此来推进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水平的共同进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为培养高素质的精神卫生人才做好能力和素质准备。
- 王娜赵阿勐王玉花孙正海
- 关键词:精神医学专业专业课医学生
- 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研究初探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我校医学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培养策略。方法对第一临床医学院四个班级15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其授课教师(30名高级职称教师和30名一般职称教师)进行问卷调研。分析高级职称教师和一般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差异,分析制约教师思政能力提高的因素。结果(1)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学能力、师资水平、敬业素养方面的得分高于一般职称教师。(2)制约医学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提高的前三位因素是:①担心没有课程思政的方法。②担心不能将思政教育与医学课程有机结合。③担心思政理论不扎实。结论课堂思政能力培养需要顶层设计、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完整参与、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利用新媒介、开展第二课堂、同频共振等。
- 陈海鸣王护国马志华王江涛张杰孙大磊
- 关键词:医学专业课信仰教育同频共振知信行
相关作者
- 李秋萍

-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课程 思政 医学专业课 育人 TPR教学法
- 郝鹏

- 作品数:30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肾结石 前列腺癌 大鼠阴茎海绵体 勃起功能障碍 HHCY
- 余恩琳

- 作品数:36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 研究主题: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教育 医学信息 医学生 INTERNET
- 马飞虹

- 作品数:41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CT表现 CT BI-RADS 钼靶 影像科
- 梁艳秋

- 作品数:12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钼靶摄影 医学专业课程 教育现代化 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