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74篇“ 区域生态环境“的相关文章
典型干旱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特征分析:以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区域为例
2025年
为挖掘干旱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化的时空特征,剖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演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以塔里木河“四源一干”(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开—孔河,和田河及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区域为研究对象,以GEE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GEE)为载体,利用遥感生态质量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模型对“四源一干”区域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开展综合评估,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气温、降水、灯光、人口等关键控制因子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四源一干”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出波动缓慢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区域集中在塔里木河干流区域;2)RSEI分级评价结果发现“四源一干”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与较差的面积之和常年>50%,呈现出典型的干旱区特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等级主要集中在较好和中等2个等级区域,这2个区域河流支流较多,土地利用类型多为耕地与林地,植被覆盖较高,湿度高,先天生态环境本底条件较好;3)地理探测器的结果显示年均气温和DEM是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总体影响并不显著,“四源一干”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受自然影响更为深刻。本研究可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制定及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王一山刘龙浩魏宸博梁洁鞠正山徐艳
关键词:干旱区遥感生态环境质量塔里木河
基于遥感影像技术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2025年
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监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结生态环境时空演变规律,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对经济、生态良性发展有积极作用。该文研究将遥感影像技术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的数据提取、分析中解读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得到植被、河流等演变特征,使用驱动因子评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的驱动性,以此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杨溪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驱动力可持续发展
一种基于邻域粒模糊c均值聚类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邻域粒模糊c均值聚类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属于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基于云平台计算并重构遥感时序MODIS数据集,将生态因子进行标准化,对生态因子遥感影像基于邻域粒模糊c均值聚类划分为n个...
王晓红高锌桐焦琳琳袁雪涛李富平
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以贵州北盘江流域为例
2025年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是中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评价其生态环境质量对该地区生态的有效保护至关重要。利用GEE平台,基于2001、2006、2011、2016、2021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山地植被指数、湿度、热度和石漠化指数,构建改进型遥感生态距离指数,分析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MRSEDI较传统的RSEDI模型更全面地反映石漠化地区的生态质量,能够有效捕捉植被生长与石漠化状况信息,适合作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工具。(2)截止2021年MRSEDI均值达到54.25%,相较2001年提高了11.51%,较差区域的面积减少23.88%,良好区域的面积增加28.52%,研究区生态环境总体得到改善。(3)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格局。各支流流域范围生态差异明显,其中研究区中部、东北部小流域生态质量得到改善,北部、西南部支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相对不稳定。(4)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格局整体由2001年的“较差—中等”主导,逐步向2021年的“中等—良”演变,但局部支流流域范围的生态质量转变波动较大。
黄晓娟周光红简钞吴明华王聘
关键词:石漠化GEE
土地整治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研究
2025年
土地整治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土地整治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具体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揭示土地整治在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土地整治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并为未来土地整治的实践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李均良
关键词:土地整治区域生态环境
农田水利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5年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对保障农业生产、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然而,其大规模建设与运行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复杂影响。积极方面,改善灌溉条件,提升农作物产量质量,调节局部气候,为水域提供生态用水,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消极方面,改变水文循环,影响土壤质量,破坏生物栖息地与迁徙通道,威胁生物多样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科学规划设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这些策略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罗冠明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区域生态环境
环保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控制研究
2025年
环保工程是目前国家推进环境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生态修复和资源回收,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环保工程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生态干扰、技术运用风险、长期环境效应不确定等诸多不利因素,从而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环保工程实施后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综合、有效的治理对策,包括严格执行环评、创新和提升环保技术、健全环境管理系统、建立社会责任制度和加强公众环保教育。结果 表明,通过这些控制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减轻环保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障环保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夏文君
关键词:环保工程生态环境控制策略可持续发展
浅析重庆库区历史水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5年
重庆三峡库区,长江流域的关键一环,其历史水文状况深刻塑造了区域生态环境。本文综合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成果,聚焦于三峡库区历史水位波动、径流量变化及含沙量演变等核心水文要素,深入剖析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活动模式的综合影响。研究旨在从历史维度为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科学支撑,确保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本文成果将为三峡库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毛倩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一种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涉及到环境监测系统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调控模块、数据库和报警器,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与数据库之间双向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
张兆民靳奉祥刘树超李秀青刘耀辉窦凤珂宋王芳刘小琼高政陈小雪高菡宋一心钟伟杰
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建设策略研究
2025年
水利工程作为人类利用水资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包括水文循环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受损、土壤侵蚀的加剧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等。因此,深入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助于科学评估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赵智科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

相关作者

刘焱
作品数:52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除磷 工业废渣 区域生态环境 水体富营养化 保护环境
李如忠
作品数:262被引量:2,774H指数:3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巢湖 沉积物 溪流 氮磷 三角模糊数
傅伯杰
作品数:476被引量:23,459H指数:9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生态系统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态系统服务
谢志仁
作品数:97被引量:1,24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海面变化 海面 GIS 环境教育 地理信息系统
王根绪
作品数:296被引量:6,890H指数:5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多年冻土区 黑河流域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