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篇“ 区域可达性“的相关文章
- 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与POI结合的城市区域可达性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 随着城市人口及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愈发严重,交通拥堵成为常态化问题。可达性表示居民从某区域克服一定的空间阻隔到达另一区域的便捷程度,能够反映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优化可达性是缓解交通...
- 袁宝义
- 关键词:可达性阻抗模型POI
- 面向需求点区域可达性的配送中心空间选址优化方法被引量:2
- 2023年
- 配送中心空间选址对应急物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配送中心的可达性直接影响灾难发生时应急救援及物资调度的效率。围绕空间选址问题,从需求点空间可达性角度,利用GIS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需求点区域可达性的配送中心候选点提取算法,并通过区位-布局(location-allocation,LA)模型实现了配送中心选址优化。该选址方法考虑了区域可达性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极值分析得到适合建立配送中心的备选区域。在此基础上,以最小设施点数和最大覆盖度为目标,筛选出最优的配送中心位置。为检验方法的有效性,以四川省茂县凤仪镇为研究区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配送中心的位置及空间分布是合理、可行的,研究成果为多配送中心的空间选址优化问题拓展了研究思路。
- 万雅莉刘刚何敬
- 关键词:可达性配送中心选址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铁网络优化对区域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的影响
- 2023年
-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速铁路开通对区域的影响,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利用ARIMA模型、可达性模型、引力模型与Arcgis可视化分析功能等,对高速铁路未来发展变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达性的综合影响过程及交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渝高铁规划实施将显著提升成渝地区的可达性水平,缩短相邻城市之间的发展时空距离,推动成渝经济圈城市加速一体化发展。经济交叉联系作用强度依托空间可达性水平的提升显著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空间距离的衰减作用对空间经济交叉联系总体格局稳定性的影响,但同时会逐步使成渝地区城市可达性水平发展形成显著的区域差异,城市之间在新阶段的综合交通空间格局影响下应着力寻求符合成渝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
- 蔺茹高鑫孙成彬
- 关键词:可达性引力模型
- 陆路交通高质一体下区域可达性与空间公平性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在经济环境和发展使命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现状和相关规划完成后的陆路交通网络体系,综合运用多指标网络分析、DEA模型、测度变异系数和斯皮尔曼系数等方法,解析了区域陆路交通网络体系可达性的演...
- 刘浩
- 关键词:陆路交通可达性
- 高速交通系统对六安区域可达性的影响——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
- 2022年
- 高速交通将提升区域可达性效率,而促进社会公平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WATT)、潜在可达性(PA)指标,通过其变化率、变异系数和变化率标准化值,探讨有无高速交通情境下可达性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高速交通系统的发展提高了六安的可达性效率,其中高速铁路提升效果最为明显;(2)不同交通方式对六安可达性效率的空间格局产生不同影响,高速公路促进六安南部大别山地区可达性提升,高速铁路使得六安可达性高值区向西北、西南方向延伸,民用航空更有利于东北地区可达性的提升;(3)从公平角度看,高速交通发展能有效促进市域PA可达性的均衡发展,但是也拉大WATT可达性区域差距。各区县内部受影响程度不同但总体以不均衡发展为主。各乡镇以高速交通走廊沿线乡镇受高速交通影响较大,对区域均衡性的提升最为显著。
- 张璐璐吴威王进潘娟
- 关键词:高速交通可达性公平
- 高铁对区域可达性与空间联系格局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城际高铁通行时长、班次数据、人口流动数据,利用平均旅行时长、社会网络分析研究高铁对区域可达性和空间联系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1)高铁推动各大中小城市均衡地接入长三角高铁网络,区域可达性整体水平提升了50%,但过长的途外附属时间使得未开通高铁的城市、中小城市在区域可达性格局中处于劣势。(2)高铁推动了长三角空间联系格局的非均衡演变,在中心辐射型高铁网络的带动下,人口趋于向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流动,与周边地区形成同城化的核心边缘模式,而未开通高铁的城市与外围城市在空间联系格局中面临着要素流失的困境。(3)总结了高铁影响区域发展的作用路径,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 严亚磊于涛赖江浩
- 关键词:高铁可达性非均衡性长三角城市群
- 西北地区铁路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铁路是改善城市可达性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可达性的改善可以推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并提升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以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铁路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达性潜力模型分析"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西北铁路网可达性空间格局的演进,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铁路网的演进对部分城市中心度和联系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三五"末期西北地区铁路网基本形成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走廊"的形态,铁路建设将会更好地带动西北地区交通网络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为西北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 宋国栋钱勇生曾俊伟广晓平
- 关键词:铁路工程建设可达性社会网络分析
- 兰新高速铁路沿线区域可达性及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兰新高速铁路是甘肃、青海和新疆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助力我国西部大开发意义深远。构建可达性模型及双重差分模型,选取2012—2014年与2017—2019年作为兰新高速铁路开通前后数据,对沿线地区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新高速铁路运营前后可达性格局不变,但改善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中部地区城市改善程度较优;高速铁路开通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整体提升,促进区域经济综合协调发展。
- 马丽黎朱亚军熊一帆
- 关键词:区域经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
- 区县尺度下高铁对区域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以京张高铁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高速铁路作为新兴的交通运输方式,对沿线城市及区域的可达性格局和经济联系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基于2022年北京与张家口将携手举办冬奥会这一机遇,北京至张家口交通运输方式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以京张高铁为例,从微观尺度出发,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分析沿线各区县的可达性水平变化,运用引力模型探寻各区县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的演化,结果表明:京张高铁的开通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沿线区县的可达性水平;沿线区县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大,经济格局呈现“多中心化”趋势,空间格局则呈现“一轴多极”模式;区域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趋向于“地域临近指向性”,空间紧邻效应明显。
- 王硕闫广华
- 关键词:可达性经济联系强度
- 航空运输网络协同的通用机场区域可达性研究
- 2021年
- 通用机场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发挥着支路与毛细血管的功能,是现有交通运输体系的有利补充,其可达性直接决定能否发挥优化与完善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借鉴传统空间阻隔模型及潜能模型,考虑现有公共航空运输系统及土地利用等约束条件及期望功能,构建了通用航空机场指标体系。量化了出发地、出发地通用机场、目的地机场之间的连通性和出行时间,建立了通用机场区域航空运输可达性测算模型,对区域内各通用机场的可达性和区域总体可达性进行定量分析及评估。以江苏省为实例进行验证,结合江苏省通用机场点位及公共运输机场运营现状,计算所得的可达性指标与实际较为符合。
- 王颖王华伟王清薇周良郭雅洁
- 关键词:航空运输可达性
相关作者
- 陆玉麒

- 作品数:404被引量:7,779H指数:5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可达性 空间结构 长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 城市
- 张莉

- 作品数:205被引量:1,852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研究主题:可达性 高职院校 计算思维 长江三角洲 高职院校学生
- 黄言

- 作品数:9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可达性 陆路交通 高速铁路 交通网络 经济联系
- 李青

-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旅游 生态旅游 策划 聚类分析 节庆活动
- 宗会明

- 作品数:87被引量:904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物流 城市空间结构 可达性 影响因素 全球生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