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71篇“ 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文章
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效应差异与协同路径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2025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解决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的重大战略。本文运用合成控制法,选取2000-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一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三地交通一体化、环境协同和产业协同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助于促进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在交通一体化方面收效显著;三地环境协同收效显著,环境协同水平不断提升;协同发展中期,京津冀三地在产业协同方面稍显不足,协同发展战略在短期内并未对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产生明显效果。
李文启李玉璇赵家未
关键词:交通一体化
区块链技术赋能粤港澳大湾区体医融合促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
2025年
新时代经济呼唤高质量发展,而创新生产力是实现此目标的基石。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深入探讨区块链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体医融合促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实践路径与应用。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中具备显著优势,为体医融合促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新机遇。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提出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粤港澳大湾区体医融合促健康联盟链,整合技术研发、平台支撑、行业应用和服务配套,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和健康城市建设,为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贡献关键力量。
罗平林鸿生胡静雯张晋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市蔓延的空间门槛特征及衰减边界
2025年
为系统探讨区域协同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市蔓延的理论框架;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揭示区域协同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效应、非线性作用机制以及不同阶段区域协同发展对城市蔓延的空间门槛效应、空间溢出边界.结果表明:1)区域协同发展对城市蔓延具有抑制效应.在此基础上,门槛效应表明两者关系存在“先促进、后抑制、再抑制效应加强”的非线性特征且受到人口流动、产业发展、环境关注以及交通建设的门槛约束.2)本地区域协同发展水平提升会加剧邻近地区的城市蔓延,具有明显的“以邻为壑”特征,但空间效应的衰减边界仅为280千米.3)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对本地城市蔓延的抑制作用将不断提高,而对周边地区城市蔓延的促进作用将不断减少.4)在区域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城市蔓延的空间溢出效应均表现出波浪型的空间距离衰减特征,且辐射边界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增加而收缩.
廖斌罗啸潇田彩红
关键词:区域协同发展城市蔓延
考虑区域协同发展的京津冀地区智慧物流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2025年
为了适应京津冀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加速现状、解决要素配置失衡问题,构建智慧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在考虑基建联通、要素流动和政策适配的协同基础上运用CPDR-C模型测度三地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识别关键阻滞因素。结果表明:区域综合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及速度排序北京高于天津高于河北;发展结构协同性分析下,北京-河北智慧物流发展结构初期协同性较差,但随时间推移有所缓解,2020—2022年,北京地区智慧物流发展水平相较于天津、河北出现极化现象;影响北京、天津智慧物流发展的障碍集中在产出效益部分,而影响河北地区智慧物流发展的障碍集中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根据研究结论,从深化智慧物流发展、实施产业转移协作、优化协同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京津冀地区智慧物流水平提升建议。
唐正源张冀民李亭慰
关键词:智慧物流综合评价
“百千万工程”战略背景下清远市城乡区域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2025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路径。广东省清远市,作为粤北地区的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力求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中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径。这一战略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入贯彻,更是对清远市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力回应。
廖春萍
关键词:城乡区域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中跨区域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2025年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跨区域协同发展则是通道建设的方向和保障。近年来,通道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跨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亟待寻求解决方案,以促进江苏沿海地区独特区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更好服务于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基础上,本文对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中跨区域合作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支撑不牢、流通不畅、能级不高和保障不足,需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优化运输物流、提升物流效率,构建全方位协同开放体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政策支撑、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以促进跨区域协同发展,进而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
易爱军张建杰张志鹏匡宸萱
厦漳泉数字化渔业养殖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2025年
近年来政府逐步深化厦漳泉区域协同工作,使得厦漳泉区域协同的重要性不断突显,结合近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本文基于厦门净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渔业养殖项目探讨厦漳泉在数字化渔业养殖这块垂直细分领域如何区域协同,并在带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上寻找一条可实践的路径,发掘数字化渔业养殖新质生产力。
赖护鑫罗世明庄栋杨
关键词:数字化渔业养殖
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例
2025年
区域协调发展的框架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已经初步形成其规划建设纲要,但地区差异、各地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充分发挥各地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以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利用核密度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明确黄河9省(区)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挖掘黄河各类型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区域和热点区域。其次,从文旅融合发展角度提出以“文化主题公园”模式、集中展示带与区域文化特色城镇相结合等方式促进旅游资源利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选择从文化遗产的空间视角开展研究,旨在推动文物文化资源整合与优化,并针对不同区域和分布特点实行不同的利用模式和开发重点,以便有效发挥资源分布优势推动黄河流域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李艳李茜叶子欣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利用黄河
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被引量:1
2024年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沟通对接,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京津冀三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为首要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为导向,着力以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
杨秀玲
关键词:区域协同发展营商环境京津冀便利化市场化
以行政协同治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范例被引量:4
2024年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研究正如火如荼,但现阶段学界尚有待阐明区域协同瓶颈之因并提出解决之法及相应的区域协同新机制。本研究试图聚焦于此,在理论层面梳理区域协同瓶颈产生机制与区域协同新机制,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进行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在实证层面检验本研究的两个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发现,以机关事务为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治理尺度差异,这与中央政策调控共同构成协同的内外动机,驱动成渝地区深化合作意愿,卷入区域协同;与此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两地机关事务标准化协同工作中亦有所披露,并阻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协同发展。问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案例分析结果:推进协同地区加强行政治理协同、推进治理尺度统一具有紧要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标准化执行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标准化的行政治理协同增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互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此外,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干部协同卷入的奖惩机制不完善,行政治理协同还需大力推进,两地协同仍有较强的地方本位意识。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地方保护现象是长久以来中国实行区域分治所衍生的治理产物,消弭地方保护主义、强化区域一体化思维成为协同瓶颈破局之必然要求,而基于行政尺度视角出发的行政协同治理则可能通过为地区卷入协同建构与区域空间相适配的治理尺度,从而成为区域协同必然的路径选择。并且,协同是基于时间矢量上不断发展变换的过程,地方政府应当通过牢牢把握不同阶段中区域协同“动机—路径—目的”三核心元素以寻求合理的区域协同合作。
刘敏李小玲
关键词:区域协同发展

相关作者

孙铁山
作品数:88被引量:1,921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京津冀 城市网络 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
盛毅
作品数:177被引量:42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群 经济圈 经济发展 四川经济 经济区
李海月
作品数:6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金融集聚 经济增长 京津冀区域 空间溢出效应 区域协同发展
周旭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文化名镇 城市经济 菜鸟 基于GIS 新媒体时代
叶涛
作品数:14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奥运会 男子竞技体操 男子单杠 单杠 全国体操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