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64篇“ 区域创新环境“的相关文章
- 科技人才共享与区域创新环境的共生研究
- 2025年
- 科技人才共享通过打破区域和行业壁垒,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而科技人才共享与区域创新环境之间是共生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科技人才共享通过满足区域创新环境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反之,区域创新环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制度保障,增强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进而反作用于科技人才共享的效率与效果。以河北省科技人才共享与区域创新环境为案例,研究发现,河北省科技人才共享效率与区域创新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氛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科技人才共享效率等建议,以期为未来政策制定和实践优化提供参考。
- 高亚飞侯佳新李大赛
- 关键词:区域环境
- 生态位视角下区域创新环境的灰云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东部六省为例
- 2025年
- 文章运用生态位理论,从创新群落成长生态位、资源生态位、生境生态位和动力内生生态位4个维度构建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引入一种熵值法改进的灰云模型对中国东部六省2018—2022年创新环境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六省的创新环境水平差距较大,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创新环境较为优越,福建省和辽宁省创新环境较差且发展速度缓慢,各省创新投入和创新政策支持的顶部倾斜加剧了东部六省的创新环境发展不均衡。制约东部六省创新环境发展的重要瓶颈为:创新投入-产出不平衡;创新环境发展过度依靠外部资金投入,未能形成动力内生;各区域创新群落之间交流不足,未能促成融合共生。据此,文章从资金投入保障、建设重点与策略、内生动力培育和生态融合共生等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林家宜林家杨方金城刘柱坤
- 关键词:生态位创新环境影响因素
-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基于知识流动与区域创新环境作用的分析
- 2024年
-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转型阶段,以技术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方向。为了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维指标测算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知识流动在数字经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探讨区域创新环境对其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进行有关稳健性、内生性、异质性等方面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且对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数字经济通过促进知识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且促进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在不同专利产出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域创新环境能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明显较强,而知识流动在发展中城市和非东部地区的中介效应较大。据此认为,为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创新效应,需加快数字技术创新,且各地区应实施因地制宜的数字技术发展战略。
- 蔡晓琳方凯
-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创新能力知识流动区域创新环境
- 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
- 2024年
- 高技术产业以知识、技术密集为特征,是实现以创新为新动能驱动发展的前沿阵地。然而,高技术产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缺乏自主性,创新要素转化效率低下。解决低效问题需要在创新环境方面持续用力,将有限的创新资源优先配置在亟须攻克技术难关的领域,从而从根本上帮助高技术产业建立和维持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 冯茜茜
- 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高技术产业
- 辽宁省区域创新环境对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
- 2024年
- 随着质量强省战略的推进,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区的辽宁省,提升工业用地效率已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以辽宁省为例,聚焦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作用,构建了非期望产出(Slacks-Based Measure,SBM)的投入-产出模型,评估了2011—2020年辽宁省工业用地效率,并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了区域创新环境对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工业用地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创新环境对其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 路旭邵芃黄山
- 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土地利用中介作用
- 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高校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高校科研绩效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重要环节。以长三角区域85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检验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二者交互作用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环境的门限效应,对“十二五”与“十三五”时期高校科研绩效水平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正向影响高校科研绩效,且区域创新环境能强化经费资源配置的正向作用“,十三五”相比“十二五”期间高校科研绩效提升更为明显。需要从政府、高校及社会等多方面优化措施对策,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绩效。
- 许敏方取范温萍陈丰
- 关键词:高校科研绩效区域创新环境门限模型长三角
- 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 本书共8章,主要结合系统科学、生态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类比分析、文献分析、数学建模、仿真模拟、调查问卷研究方法,针对科技人才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开展研究。本书内容包括:绪论、TTA-...
- 曾建丽作
- 数字经济、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兼论区域创新环境的调节效应被引量:8
- 2023年
- 基于长三角四大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机制,检验区域创新环境对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仍然成立。区域创新环境对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通过不同区域创新环境的异质性检验后结论稳健。文章提出,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打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激活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效应,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苟波洪功翔成祖松
-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环境
- 跨界搜索、区域创新环境与数字化创新绩效
- 2023年
- 在构建跨界搜索、区域创新环境与数字化创新绩效的框架模型基础上,采用沪深365家A股上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跨界搜索与数字化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跨界搜索宽度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最大、实用新型专利次之、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正向影响最小;区域创新环境显著强化了跨界搜索宽度与数字化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绩效提升及政府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李小青赵婉伊霍雨丹
- 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
- 高质量发展中区域创新环境与企业绿色创新发展
- 2023年
- 区域创新环境作为企业绿色活动的外部环境支撑,在以“双碳”目标为导向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江苏常州区域创新环境为例,研究发现:(1)以研发机构、人才配备与资金支持为依托的区域创新环境构建有助于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活力;(2)区域创新环境改善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存在结构差异,即与实质性绿色创新相比,创新环境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更显著;(3)异质性检验发现,区域创新环境对企业绿色创新激励效应存在行业属性、产权性质及政治关联关系差异。本文理论上从外部环境视角丰富了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实践上为政府塑造良好区域创新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政策建议。
- 谭瑾许淼
- 关键词:创新环境
相关作者
- 王缉慈

- 作品数:152被引量:4,734H指数:4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产业集群 集群 企业 全球价值链 创新集群
- 许婷婷

- 作品数:5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区域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 非参数统计 非参数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
- 王鹏

- 作品数:897被引量:5,107H指数:2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粤港澳 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 面板数据 对映体
- 王晓珍

- 作品数:66被引量:4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 研究主题:风电产业 高技术产业 外资研发 区域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
- 赵瑞芬

- 作品数:44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创新环境 循环经济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