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9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相关文章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2019年
- 综述及基本情况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73年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建立,是我国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先进射线技术及射线应用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在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于1988年10月建成。该工程主要包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BES)和同步辐射装置(BSRF)。1991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BEPC自1989年运行以来,北京谱仪取得了一批在国际高能物理界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如:τ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20—50亿电子伏特能区正负电子对撞强子反应截面(R值)的精确测量、发现X(1835)新粒子等,引起了国内外高能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 关键词:正负电子对撞机反应截面强子Τ轻子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2010年
- 两颗玻璃弹球携带巨大能量迎面飞去……想象两个粒子以上述方式,通过一个长长的管道.以极高的速度迎头相撞。高能加速器就是这样一种机器.其作用在于使“玻璃弹球的实验”在更微观的世界实现。
- 佚名
- 关键词:加速器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被引量:1
- 2008年
-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成了一批大科学装置,对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和相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大科学装置在规划、管理和规模体量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需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尚不能满足我国科技发展的要求;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科研机构因对大科学装置的了解和认识不足,而未能使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目前,我院正与国家有关部委积极沟通,争取联合成立大科学装置专项基金,面向全国资助科研用户利用大科学装置积极开展多学科研究。为加强我院乃至全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对大科学装置的了解与认识,进一步推动"小科学"研究与大科学装置的结合,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对各学科研究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本刊与我院基础科学局合作,特设"大科学装置"专栏,系统介绍我院乃至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成果及各装置的研究支撑能力。
- 陈和生彭子龙
- 关键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科学装置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柳怀祖主编
- 关键词:高能加速器摄影集正负电子对撞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1989年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详情如何?欲知者请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一文。该文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有关总结报告写成。
- 严太玄
- 关键词:对撞电子对撞机束团速调管BEPC
- 叶铭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往事
- 2024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叶铭汉曾说,自己赶上了好日子,赶上了好领导,赶上了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真是十分幸运。
- 宋春丹
-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中国科学家看世界的另一双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 2023年
- 我们的主角——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静静躺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地下实验室中,30余年来,它用智慧的“眼晴”为世人揭开了许多奥秘,在物理、生物、材料、化学、环境、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艰难的诞生历程。BEPC是什么?尽管它在中国已诞生30余年,尽管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对民众来说,它仍然十分陌生,对30年前的中国人更是如此。
- 徐珍
- 关键词:BEPC科学家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用高功率速调管
- 2022年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直线加速器功率源系统使用20支高功率速调管,速调管输出脉冲峰值功率为50 MW,现有8支日本佳能E3730A系列速调管、5支日本三菱PV3050I系列速调管和7支湖北汉光K418A系列速调管。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引进国外速调管的同时开展了国产速调管研制工作,改变完全依赖国外产品的现状。自2011年初第一支国产速调管成功研制并投入BEPCII直线加速器运行以来,截至2022年7月,在线运行7支国产速调管,运行状况良好,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满足直线加速器运行需要。
- 周祖圣董东肖欧正裴国玺
- 关键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速调管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撞出高能物理领域丰富“矿藏”
- 2021年
- 4月18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重大改造工程备用超导腔系统鉴定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鉴定专家组对备用超导腔系统这一关键设备进行了鉴定。这只是它每年无数大小改造中的一次。毕竟,作为共和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BEPC已经超过30岁了。用现任高能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的话来说,当年大概做梦也没想到它可以运行这么久。
- 崔爽
-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大科学装置高能物理超导腔BEPC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管理体系的建构--罗小安研究员访谈录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是中国科协资助项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创新团队学术成长资料采集项目”系列访谈之一,根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罗小安研究员口述资料整理。主要叙述了他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工作经历特别是他从技术转到管理工作的历程,揭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管理体系的建构过程及其广泛影响。
- 王大洲籍兆源
- 关键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大科学工程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