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5篇“ 化脓性炎症“的相关文章
乳腺慢化脓性炎症的外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24年
论证指向乳腺慢化脓性炎症疾病患者群体的外科治疗技术与效能。方法 2021年4月-2023年5月,将88例乳腺慢化脓性炎症患者分两组,各44例,参照组乳腺脓肿切开引流处置,研究组乳腺区段切除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乳腺慢化脓性炎症疾病患者群体实施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处置,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王灿
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鼻窦化脓性炎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比较鼻窦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鼻窦化脓性炎症患者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8例慢鼻窦化脓性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前后的嗅觉异常、面部疼痛、头昏头痛、鼻腔分泌物症状评分,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嗅觉异常、面部疼痛、头昏头痛、鼻腔分泌物症状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鼻窦化脓性炎症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术后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鼻窦生理功能得以保留,且总体安全高于传统手术。
黄莉莉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临床疗效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优化金黄乳膏对浅部化脓性炎症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柏梅
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的临床诊疗与战现场诊治方式的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诊疗体会,结合战时卫生保障条件,为诊治颈部创伤后感染疾病提供诊疗思路。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6例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患者资料进行系列回顾,归纳整理患者一般情况、发病诱因、主要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病原菌培养、病程及随访情况,总结疾病特点及诊疗方案,并根据战现场颈部损伤相关报道分析战现场颈部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的诊治措施。结果16例患者中7例合并糖尿病,其中2例未规律用降糖药故血糖控制不佳,其余9人无糖尿病病史,对比2组患者病程长短,发现糖尿病组患者病程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7)。所有患者中,大部分发病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37.50%)和咽部异物(37.50%),以外伤(12.50%)和牙源感染(12.50%)为诱因的病例多合并糖尿病。发热(100.00%)与咽痛(68.75%)为最主要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存在颈部包块(18.75%)、吞咽困难(25.00%)及呼吸困难(12.50%)等表现。7例患者行穿刺引流,9例患者行切开引流。术后脓液病原菌以G+球菌最常见(包括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咽峡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占37.50%),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8.75%)。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较严重并发症均因积极对症处理,病情得到控制。所有患者随访无1例死亡,其中14例(81.25%)治愈,2例疗效不佳患者中1例随访仍处于深昏迷状态,1例血糖控制不佳且脓肿反复的患者随访中未复发。结论颈深部重度化脓性炎症并发脓毒症因其早期症状的迷惑和危急并发症的致死对于临床工作考验巨大,而在战场救治的局限条件下伤员颈部创伤后继发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治疗则更具挑战。因此通过对临�
王天宇彭浒谢影琦梁才全查旭东林柏键蔡博宇武舜钰李腾飞尹小林刘环海
关键词:脓毒症切开引流穿刺引流
用于治疗骨和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合剂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骨和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合剂,该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中药:连翘15重量份、金银花15重量份、紫花地丁15重量份、蒲公英30重量份、牡丹皮3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怀牛膝10重量份、当归1...
杨慰张晓丹叶景华
盲肠化脓性炎症并穿孔伴发急阑尾炎1例及文献复习
2022年
右下腹痛在急腹症患者中最多见,它是急阑尾炎、盲肠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宫外孕等疾病共有的症状,特别是急阑尾炎合并有邻近部位脏器(或组织)疾病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1-2],为提示临床医师在此类患者的诊断上应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适当扩大鉴别诊断的病种范围,术中必须仔细进行腹腔探查,才可避免误诊和漏诊。现将笔者于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外一科工作期间收治的1例盲肠化脓性炎症并穿孔伴发急阑尾炎,术前漏诊盲肠穿孔的病例报道如下。
胡晓林
关键词:急性右下腹痛急性阑尾炎盲肠穿孔漏诊
用于治疗骨和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合剂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治疗骨和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合剂,该中药组合物包含如下中药:连翘15重量份、金银花15重量份、紫花地丁15重量份、蒲公英30重量份、牡丹皮30重量份、赤芍10重量份、怀牛膝10重量份、当归1...
杨慰张晓丹叶景华
文献传递
角膜感染漏诊合并泪道化脓性炎症的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角膜感染合并泪道化脓性疾病的发生率、原因及减少漏诊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确诊的角膜感染患者,整理其中合并泪道化脓性炎症患者,分析合并患者的病原菌、漏诊率及治疗方法。结果 67例角膜感染患者中合并泪道化脓性炎症患者11例(16.42%),其中10例漏诊泪道化脓性炎症,最终确诊后予泪道炎症手术治疗,术后角膜感染得到控制,逐步好转。结论角膜感染应常规行泪道冲洗,判断泪道炎症情况,对于合并泪道化脓性炎症患者需早日完善手术治疗,控制泪道感染。
蓝淑琴赵月娥朱艳霞
关键词:角膜感染角膜炎泪小管炎慢性泪囊炎泪道
乳腺慢化脓性炎症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乳腺慢化脓性炎症患者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乳腺慢化脓性炎症患者。按照肿块的直径大小将其分为研究组(肿块直径6 cm以上)和参照组(肿块直径为3~6 cm),各46例。参照组采取乳腺脓肿的切开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乳腺区段的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的76.0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慢化脓性炎症患者治疗中应用乳腺区段的切除手术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值得应用。
彭东杰胡超华
关键词:乳腺慢性化脓性炎症外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颌面部慢化脓性炎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颌面部慢化脓性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颌面部慢化脓性炎症患者共52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使用中药联合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痊愈10例,显效11例,无效5例,观察组中痊愈14例,显效12例,无效0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343,P<0.05),对照组痊愈的时间为(10.27±1.83)d,显效的时间为(9.84±1.41)d,观察组痊愈的时间为(8.04±0.98)d,显效的时间为(8.01±0.87)d,观察组的痊愈时间和显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69,3.783,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从(15.22±2.81)mg/L降低为(5.61±0.81)mg/L,白细胞介素-4从(4.42±0.64)ng/L升高为(13.27±3.51)ng/L,白细胞介素-6从(66.71±8.36)ng/L降低为(19.68±3.57)ng/L,肿瘤坏死因子-α从(88.56±6.27)ng/L降低为(50.26±7.28)ng/L,观察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从(15.31±3.08)mg/L降低为(2.35±0.71)mg/L,白细胞介素-4从(4.56±0.71)ng/L升高为(19.57±4.44)ng/L,白细胞介素-6从(67.51±7.61)ng/L降低为(11.85±2.81)ng/L,肿瘤坏死因子-α从(89.71±5.94)ng/L降低为(23.47±4.64)ng/L,观察组各类血清炎因子改善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33,-5.676,8.788,15.823,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颌面部慢化脓性炎症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
周涛钱永刘韦淞邓达赵方腾
关键词:颌面部化脓性炎症抗生素

相关作者

孙耀华
作品数:146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安县畜牧兽医科技中心
研究主题:饲料添加剂 家畜 母猪 产蛋率 牛乳品质
王晓钧
作品数:180被引量:1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EIAV 马流感病毒 马属动物 单克隆抗体
王林
作品数:151被引量:337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奶牛 诊疗 酒精阳性乳 症状 手术治疗
敖亚洲
作品数:63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手术 大肠癌 甲状腺 甲状旁腺 甲状腺乳头状癌
陈松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溧水县畜牧兽医站
研究主题:化脓性炎症 多发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病 獭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