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篇“ 勘查模型“的相关文章
- 阿舍勒矿集区VMS型矿床深部勘查模型研究
- 2025年
- 阿舍勒是我国西北典型的VMS型铜锌多金属矿床,随矿床勘查开发持续深入,矿床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得到不断完善,并在指导矿床深边部找矿勘查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阿舍勒矿(集)区勘查(找矿预测)模型从共性到个性、由浅至深、从简单到综合的勘查过程,对基于不同尺度矿床(体)结构模型建立的有效地质勘查模型进行了梳理,提出基于矿集区尺度研究的“裂隙簇式多通道火山喷发带”地质勘查结构模型,并从“就矿找矿”综合勘查思路和“多元”综合勘查思路两方面出发,对阿舍勒矿集区VMS型铜多金属矿床深部综合勘查模型进行探讨。
- 邓震孟贵祥祁光祁光薛融晖秦纪华秦纪华吴晓贵
- 关键词:矿床模型
-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被引量:2
- 2024年
- 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煤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含煤沉积岩系,在特定地质环境下可形成大型乃至超大型战略性金属矿床,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已成为矿产资源勘查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本文分析了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基本特征,从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有效的协同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和协同勘查工程布置方面,构建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等关键技术的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基于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基本特征,确定协同勘查对象包括煤-锂/镓矿床、煤-锗矿床、煤-铌-锆-镓-稀土矿床、煤-铀矿床。在煤炭勘查的技术上,煤-锂/镓矿床协同勘查需加强地震和测井资料的处理分析,增加岩石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手段对煤层、煤层顶底板、夹矸的采样测试;煤-锗矿床协同勘查增加岩石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手段对煤层的采样测试;煤-铌、锆、镓、稀土矿床协同勘查技术手段要加强测井技术(自然伽马)及岩石地球化学勘探对自然伽马高异常层样品的采集测试;煤-铀矿床协同勘查充分利用煤炭钻孔自然伽马测井、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及磁法勘探资料进行分析,在自然伽马高异常区划定铀潜力资源区,加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伽马能谱录井、穿透性地球化学测量及岩石地球化学勘探等技术手段协同运用。基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分布特征和经济性,遵循“全面筛查,分区施策”的原则,依据勘查对象相应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确定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类型和协同勘查工程布置方案,包括勘查系统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勘查施工顺序,探讨了资源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基于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协同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和协同勘查工程布置,分别构建了煤-锂/镓矿床、煤-锗矿
- 魏迎春李新曹代勇张昀宁树正徐腾跃
- 关键词:煤
- 淘锡坑石英脉型钨矿床找矿新突破及“台阶式”勘查模型启示被引量:1
- 2024年
- 淘锡坑钨矿床是目前赣南地区可采规模最大的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主要由宝山、棋洞、烂埂子和枫林坑矿段组成。近年通过深边勘查,在矿区南东侧东峰矿段又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新增优质黑钨矿资源量(WO_(3))超1.4万吨。文章系统对比了淘锡坑各类矿体地质特征,重点对东峰矿段Ⅰ号脉带黑钨矿开展了矿物学研究,结合矿物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系统总结了石英脉内带型黑钨矿与外带型黑钨矿的地球化学差异。结果显示,内带型黑钨矿具有更低的Zr/Hf、Nb/Ta和LREE/HREE比值,反映其成矿热液演化程度更高,与其更低的成矿温度相对应。东峰矿段黑钨矿由浅至深具有从外带型向内带型过渡的特征,其深部仍具有重要找矿潜力。结合赣南地区石英脉型钨矿发育特征,在“五层楼”模型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适用于石英脉型钨矿深边部找矿的“台阶式”勘查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勘查技术方法及黑钨矿矿物化学标志,为矿床-矿田尺度的钨矿勘查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郭淑庆赵正郭聪李陈浩刘善宝刘战庆
- 关键词:黑钨矿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模型
- 东昆仑东段拉浪麦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 2024年
-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岩型矿床。目的:基于拉浪麦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建立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指导拉浪麦地区钨矿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在综合阐述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由此,系统构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结果:W-Sn-Mo-Au-Ag-As-Sb元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其他元素相关性差;已发现的钨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类岩石中,英云闪长岩与白沙河组地层接触带是找钨矿最为有利的部位;北东-南西走向的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钨矿体中的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黑钨矿为辅。结论:依据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为指导,在拉浪麦地区圈出找矿靶区3处,其中,Ⅰ类找矿靶区1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深部和外围地段找矿潜力大。研究创新点:系统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有效指导拉浪麦钨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现了东昆仑东段钨矿的找矿突破,为东昆仑造山带内寻找同类型钨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和新的勘查思路。
- 白云廖芝华熊昌利马志磊徐云峰周游唐耀沈位元
-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找矿标志
- 湖南界牌岭大型锡-萤石矿床勘查模型与深部找矿预测被引量:1
- 2024年
- 湖南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以锡和萤石为主,伴生锂、铍、铌、钽、锌等重要资源的大型矿床。该矿床矿化元素多且规模大、矿化分带性强、成矿时代也较新(~90 Ma),使其在湘南钨多金属矿集区内独具特色。文章在详细的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对界牌岭不同矿化段的萤石和锡石进行了矿物学研究和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萤石由深到浅表现为明显的正Ce异常向负Ce异常、负Eu异常向正Eu异常转变,指示成矿流体向上运移过程中氧逸度逐渐升高。浅部矿体与深部花岗斑岩中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一致,指示两者均为深部富F花岗质岩浆的产物。相较于南岭地区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锡矿,界牌岭锡石中Nb-Ta含量偏低,但高于矽卡岩型锡矿,具有富Fe、贫W的特征,较低的Zr/Hf值(平均为2.76)。对比研究认为,界牌岭锡矿体仍处于该岩浆热液系统中-远端,推测其深部至隐伏岩体仍具较大找矿空间。结合前人研究,文章综合构建了界牌岭锡萤石矿床成矿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勘查标识,圈定了界牌岭深部近花岗岩体矽卡岩型-云英岩型-石英细脉型锡(钨)铌钽矿、北北东向主断裂北段深部锡多金属矿、斑岩体内及深部接触带锡锂铌钽矿3个方向的找矿预测靶区。
- 侯占德赵正许以明何以勤磨现程郭聪
- 关键词:锡矿床勘查模型找矿预测
- 内蒙古花敖包特银多金属矿田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
- 2024年
-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花敖包特银多金属矿田的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酸性次火山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田内的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前中生代形成的先存断裂中,部分银铅锌矿体产于早白垩世次火山岩的网脉状裂隙及次火山岩周围或顶部的隐爆角砾中,矿床成因属于中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模式与玻利维亚锡银矿床成矿模式相似。矿床分布范围通常叠加化探异常和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而区内高磁异常和低阻异常组合通常指示超基性岩的存在,有助于区域成矿构造分析。建立的“地质填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测量+磁法测量+大地音频可控源电磁测深+工程验证”的找矿勘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花敖包特矿田,对大兴安岭蛇绿混杂岩分布区及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找矿具有借鉴意义。
- 易慧能李振祥李士辉吕鑫豆海波朱凯彤呼德尔赫喆宋立武广
- 关键词: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勘查模型大兴安岭南段
- 内蒙古巴彦温都日银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与勘查模型被引量:1
- 2024年
-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巴彦温都日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凝灰质砂岩中的北西向断裂带内,部分矿体赋存于大石寨组与中华力西期蛇纹石化斜辉橄榄岩的接触部位。矿体呈脉状及透镜状,矿石以致密块状、浸染状为主,局部呈网脉状或角砾状。矿石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为主,次为银黝铜矿和斑铜矿,同时发现有黝锑铜矿、硫锑铜银矿、硫砷铜矿、深红银矿等硫盐矿物及辉银矿等。矿床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碳酸盐化。成矿过程可划分为黄铜矿—毒砂—闪锌矿—锡石—黄铁矿—绢云母—石英阶段(Ⅰ阶段)、黄铜矿—闪锌矿—银黝铜矿—黄铁矿—石英—绿泥石阶段(Ⅱ阶段)和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毒砂—辉银矿—石英—绿泥石—方解石阶段(Ⅲ阶段)。成矿与早白垩世次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组合表明该矿床为中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形成于早白垩世陆内伸展环境。矿体与物化探异常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化探异常具有头晕元素规模大、强度高,致矿元素和尾晕元素规模小、强度低的特征;激电异常具有连续的、梯度明显的低电阻率高充电率激电异常特征,据此建立了“矿化蚀变带+组合化探异常+低电阻率高充电率物探异常”综合找矿勘查模型,对本区找矿具有借鉴意义。
- 吕鑫李士辉武广李振祥易慧能宋立杨文明王建伟陆浩然
- 关键词:矿床地质银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勘查模型大兴安岭南段
- 内蒙古维拉斯托锂锡多金属矿床特征、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 2024年
-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锂锡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发现的首个以锂为主的超大型矿床。矿床发育蚀变花岗岩型锡锌(铷)矿体、云英岩型锂(铷)矿体和石英脉型锡锌钨钼矿体。矿床的形成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成矿过程经历了岩浆-热液过渡阶段、高温气液阶段和中-高温热液阶段。土壤地球化学表现为大面积的Li-Rb-Sn-W-Mo-Bi-As-Sb-Pb-Zn高值组合异常;航磁呈现低磁异常带;激电具中-低极化率和中-低电阻率特征;矿体位于重力异常的正负过渡带。云英岩化、硅化、萤石化、隐爆角砾岩是直接找矿标志。
- 王可祥武广张超吴作秀沙斌
- 关键词:成矿模式勘查模型维拉斯托大兴安岭南段
- 西天山小哈拉军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勘查模型
- 2024年
- 小哈拉军金铜矿床位于天山山脉西段的那拉提山北坡,地处伊什基里克裂谷与伊宁地块的结合部,其上叠加石炭纪岛弧,成矿位置较为特殊,且矿床蚀变类型复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基于该金铜矿床最新工作成果,对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了阐述,对其形成时代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找矿勘查模型,其对该区外围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秦升强徐衍明史高飞
- 关键词:地质特征
- 深部铁铜矿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查模型研究——以河南卢氏八宝山铁铜矿床为例
- 2023年
- 为建立深部铁铜矿勘探地球物理模型,以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铁铜矿床为例,在合理的成矿预测模型指导下,采用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多种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对八宝山矿床的深部三维特征和外围区域的含矿性进行初步评价,并通过钻探进行成矿规律的验证。以成矿预测模型为指导,采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对有利成矿部位进行精准刻画,通过钻探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建立本成矿类型的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 朱彦彦张景业杨秋玲王亚伟刘晓毅王飞飞
- 关键词: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
相关作者
- 赵正

- 作品数:92被引量:68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成矿规律 燕山期 钨矿床 岩体 LA-MC-ICPMS
- 王登红

- 作品数:731被引量:9,570H指数:6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成矿规律 成矿 成矿系列 伟晶岩 地球化学
- 唐菊兴

- 作品数:610被引量:3,247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铜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铜金矿床 冈底斯 斑岩
- 孟银生

- 作品数:27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深部找矿 地热田 勘查模型 隐伏矿体 成矿预测
- 彭省临

- 作品数:228被引量:1,345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 研究主题:成矿作用 金矿床 铜矿床 找矿预测 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