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7篇“ 勘探领域“的相关文章
- 地质导向与人工智能结合在油气勘探领域的未来发展
- 2025年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地质导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在油气勘探领域显示出了极大潜力。该组合不仅可以提高资料处理效率与精度,而且可以为勘探决策、风险评价、自动化钻探、储量评价提供有力支撑。今后,深度学习、遥感技术、虚拟现实以及数据驱动方法等都会进一步促进地质导向技术向前发展,给油气勘探工作带来一场革命。
- 位保梁
- 关键词:地质导向人工智能油气勘探
- 四川盆地大安探区须家河组致密气成藏条件与勘探领域
- 2025年
- 四川盆地大安探区为复杂构造变形区,为了厘清须家河组致密气成藏条件,落实下一步勘探领域,对其烃源岩、沉积体系、致密砂岩储层和圈闭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安探区须家河组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须四段和须六段发育多期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分流河道,砂体叠置连片分布,受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储层普遍致密,后期溶蚀作用和裂缝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②须三段和须五段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层,烃源岩厚度大、面积广、有机质丰度高,以Ⅲ型和Ⅱ2型干酪根为主,目前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为大安探区致密气成藏奠定了资源基础。③须四段和须六段致密砂岩储层在垂向上与须三段和须五段烃源岩成不等厚互层,构成下生上储式源储组合,有利于形成构造气藏;须三段和须五段主力烃源岩层内部发育“泥包砂”型曲流河河道致密砂岩储层,源储一体,构成自生自储式源储组合,有利于形成透镜状构造-岩性气藏。提出了丹凤场构造带背斜主体部位和临江向斜北、临江向斜中、临江向斜南、云锦向斜东等构造翼部的须四段和须六段为下一步构造气藏重点接替领域;丹凤场背斜、来苏向斜北和临江向斜中部的须三段和须五段源储一体,有利于形成“泥包砂”型构造-岩性气藏,为下一步致密气的潜在探索领域。
- 罗瑀峰厚刚福刘占国熊加贝伍松林芮昀陈星渝袁晓俊宋兵伍劲刘少治
-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致密砂岩气勘探领域须家河组四川盆地
- 断陷盆地深层煤岩储层特征、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勘探领域——以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为例
- 2025年
- 近年来,深层煤岩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深层煤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已成为继致密油气、页岩油气之后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热点。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南屯组二段(简称南二段)深层煤岩叠置发育、厚度大,深层煤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明确深层煤岩储集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规律,能够进一步指导东北富煤断陷盆地深层煤岩气勘探与开发。基于呼和湖凹陷的钻井、地震资料,通过岩心、薄片观察与实验分析数据,对南二段深层煤岩优质储集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呼和湖凹陷南二段煤岩储集层具有低灰分、特低水分、中高挥发分的特点,储集空间以有机孔、裂缝和无机矿物质孔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5%~7.6%之间,平均为6.0%,渗透率平均为0.45×10^(-3)μm^(2),孔隙结构以微孔为主,宏孔占比高,更易于游离气赋存。沼泽化滨浅湖广泛分布,控制煤岩大面积发育,为深层煤岩气成藏提供物质来源及储集空间。优质煤岩储集层主要发育于沼泽化滨浅湖广泛分布的洼槽带和陡坡带,形成的煤岩主要为光亮—半亮型原生结构煤,割理、有机孔、微裂缝发育,有机孔沟通微裂缝,孔隙连通率高,物性更佳,含气性更优,更富“游离气”,南部洼槽区和陡坡区更易于形成多种有利源储配置关系,成藏条件优越,预测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是呼和湖断陷深层煤岩气勘探的有利突破区,有望成为海拉尔盆地第一个万亿立方米深层煤岩气田的突破地。
- 高庚谢颖逸侯蓓蓓马文娟徐慧王玉杰霍迎冬张景远刘世超赵威梁源
- 关键词:呼和湖凹陷海拉尔盆地
- 人工智能在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前景
- 2024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洋地震勘探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挖掘,从中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从而实现海洋地震勘探工作的智能化。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内涵,阐述了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的特点,并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前景。在海洋地震勘探技术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对人工的依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 李太显
-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海洋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
- 四川盆地东缘寒武系盐下油气勘探领域探讨
- 2024年
- 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四川盆地东缘齐岳山附近寒武系高台组膏盐岩层下深部存在逆冲构造,其形成过程以及油气地质意义未见深入研究。笔者等综合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线束三维和建南地区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并结合钻井资料以及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从构造继承性的角度探讨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带类型,并分析了川东地区寒武系盐下油气圈闭特征。研究获得如下认识:①川东齐岳山北段构造变形强烈,普遍发育基底卷入构造,构造样式受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与转换带构造位置的控制。②依据构造继承关系将盆内灯影组台缘带划分为德阳—安岳地区原生型台缘带、万源—达州地区继承型台缘带以及石柱地区继承—改造型台缘带。③依据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的分布和后期构造作用影响大小,认为沿齐岳山向南至南川一带存在与石柱地区相似的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忠县、南川以西存在灯影组继承型台缘带。④研究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烃源岩、灯影组—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与寒武系膏盐岩层系构成完整的生储盖组合。⑤寒武系盐下基底逆冲可形成成排、成带的构造,与灯影组继承—改造型台缘带、龙王庙组滩相白云岩储层配置,形成断层相关的构造—岩性圈闭带,成为川东地区油气规模聚集有利区。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部石柱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早期继承了青白口纪—南华纪裂谷构造特征,燕山期构造反转,高台组盐下形成基底卷入逆冲构造,具备生储盖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现实意义。
- 冯许魁陈友智臧殿光李明杰巫芙蓉梁虹杨晓郭海洋赵振伟
- 关键词:盐下构造
- 地震波勘探领域的地质信息优化提取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波勘探领域的地质信息优化提取方法,包括:步骤1,搭建数据库;步骤2,搭建1DSE‑ResNeXt网络模型,并对网络进行训练;步骤3,将网络softmax层之前的特征向量输出保存;步骤4,将步骤3中输出的...
- 刘涛牟风明于静宁鹏鹏毛中华刘美丽曹齐放杨祥瑞马波邢振福
- 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在煤矿地质勘探领域的运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煤矿地质勘探领域,探讨了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的运用及其研究的意义,介绍了传统地质勘探方法的局限性,包括单一数据源、信息获取有限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综合地质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特点。该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和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刘慧娟朱增喜霍战波
- 关键词:煤矿
- 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勘探领域被引量:1
- 2024年
- 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为了寻找栖霞组—茅口组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方向,在大量钻井、野外露头、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数据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的沉积储层关键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勘探领域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栖霞—茅口期主要为台地沉积体系,可以划分为3个层序。除川西台缘带之外,盆内川中—川东地区栖霞组—茅口组在三级层序高位域发育多期高能浅滩,总面积超过4×10~4km~2。(2)栖霞组—茅口组主要储层为孔隙-孔洞型白云岩、岩溶缝洞型灰岩以及微孔-微缝型泥灰岩。其中,孔隙-孔洞型白云岩是近期勘探的主要储集岩类型,栖霞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川西广元—北川—雅安—峨眉一带,茅口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宣汉—万州、广元—剑阁地区以及剑阁—广安—丰都一带。(3)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天然气勘探可划分为4个现实领域及2个潜在领域。其中,川北—川中—川东茅二段白云石化滩带是目前中二叠统天然气增储上产最重要的现实勘探领域,而川东茅二下亚段孤立白云石化浅滩有望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
- 倪超张本健褚春波郝毅谷明峰潘立银李梦莹姚倩颖朱可丹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储层类型勘探领域栖霞组茅口组四川盆地
- 中国煤成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与重点勘探领域被引量:2
- 2024年
- 通过系统梳理煤成气地质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煤成气对中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以及对主要产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贡献,并综合评价中国煤成气重点的有利勘探区带。取得的主要地质认识如下:①煤系是良好气源岩,生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②建立了基于稳定同位素、轻烃组分、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天然气成因鉴别指标体系;③提出了以“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指标为代表的大气田形成的定量/半定量主控因素,为大气田发现指明了方向;④煤成气是中国当前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主体,占比均超过55%,支撑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成为中国天然气主力产区;⑤煤岩气是煤成气未来勘探的重大领域,重点区带包括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米脂地区石炭系本溪组、四川盆地川中—蜀南地区二叠系龙潭组、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及南缘侏罗系西山窑组等;⑥煤系致密气是主要的增储上产领域,有利勘探区(带)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渤海湾盆地石炭系—二叠系致密气、四川盆地川中—川西过渡带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气;⑦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是下一步重要的常规煤成气有利勘探区带。上述研究认识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煤成气理论,指导煤成气田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 赵喆杨威赵振宇徐旺林龚德瑜金惠宋微刘刚张春林黄士鹏
- 关键词:煤成气地质理论生烃特征大气田有利区带
- 综合地质勘探法应用于矿山地质勘探领域的探讨
- 2024年
- 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地质矿产开发以及利用程度的提高,对于地质勘探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综合地质勘探法在矿山地质勘探领域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大深度矿井勘探质量,了解矿山地质状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开采方案,有效减少事故风险隐患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综合地质勘探法及其在矿山地质勘探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 程佳
- 关键词:智慧化
相关作者
- 李建忠

- 作品数:365被引量:6,508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催化剂 致密 页岩气 资源潜力 油气勘探
- 魏国

- 作品数:123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激光陀螺 惯性导航 组合导航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旋转调制
- 罗晖

- 作品数:307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激光陀螺 陀螺 光阱 谐振子 双光束
- 袁保伦

- 作品数:64被引量:269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激光陀螺 高原高寒地区 勘探领域 地质信息 组合导航
- 田飞

- 作品数:74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油气 勘探领域 随钻测井 随钻 地层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