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篇“ 勘探历程“的相关文章
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2024年
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50—80年代基本以地面地质调查和局部勘探为主,大规模油气勘探始于90年代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六十多年的油气勘探实践,系统梳理了三塘湖盆地石油地质研究与认识、勘探领域及勘探成果,基于钻井、地震、储量及产量等数据分析,将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地质普查、砂岩油藏勘探、火山岩油藏勘探、致密油勘探4个阶段。以油气勘探各阶段勘探思路、科技创新、勘探技术、重大勘探成果为主线,系统总结了各个阶段的勘探启示以及对勘探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及认识,形成了侏罗系低渗低压砂岩油藏、火山岩油藏和凝灰岩致密油藏的成藏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有效推动了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的持续突破,同时期望指导三塘湖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
刘俊田谢佃和刘源陈建国贾国强王波
关键词:三塘湖盆地低渗砂岩油藏火山岩油藏勘探历程勘探启示
中国海上油气勘探历程与资源驱动型勘探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都对海上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勘探力度大力提升与勘探程度增加带来的成效趋势性降低之间的矛盾,是中国海上油气勘探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笔者在系统梳理中国海油勘探历程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勘探形势和海上资源特点,提出“资源驱动型”勘探新模式。依据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和勘探策略的调整,中国海油40余年的勘探历程可划分为地质主导、效益导向、投资组合和集约化4个勘探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钻探井数较少,对地下地质情况认识不清,以地质认识为主导实施勘探;第二阶段探井工作量有所增加,逐渐走向效益主导勘探;第三阶段探井位工作量大幅增加,是以投资组合优化勘探部署的阶段;第四阶段随着勘探走向更深、更复杂领域,多专业融合的集约化勘探成为海上油气勘探的必然选择。为解决油气储量增长要求提高与矿区勘探程度加深的矛盾,依据地下资源探明程度从新区新领域到成熟区再到滚动区的演进转化特点,从地下油气资源与地上人力资源两个维度分析,提出中国海上“资源驱动型”勘探管理模式,打破以地区为单元的管理界面,实行全海域相同演进阶段勘探区统一分类布局管理、不同演进阶段勘探区从集中到分权再到放权的勘探权限动态管理,建立以阶梯式人才激励和开放式技术管理经验交流为基础的实施保障措施。该勘探模式为中国海油近年来大中型油气田的不断发现和储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情况下使勘探成效稳中有升,并将持续保障未来海上油气勘探的高质量发展。
赖维成
关键词:中国海油油气勘探历程勘探阶段资源分类勘探模式
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富钾锂卤水勘探历程、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2024年
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不仅是常规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层位,同时也形成和储存了富含钾锂等关键元素的卤水资源。本文梳理总结了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勘探进程、成因机理、富集规律方面的进展和认识,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中钾、锂等关键金属元素均达到了工业品位,随着全球对锂资源需求的增大,由起初的“气钾兼探”逐渐向“气钾锂综合勘探”过渡。四川盆地三叠系深层富钾锂卤水的成因机制大体上相同,其中干旱气候条件下古海水的蒸发浓缩致使卤水中的钾锂富集;高温高压下含钾/锂元素的杂卤石/绿豆岩与埋藏卤水发生水岩反应,进一步促进了钾锂的富集;淋滤作用也是卤水中钾元素富集的重要成因。深层卤水主要储集于各类白云岩中,其富集主要受断裂、裂缝发育带和背斜等构造控制,富集规律可归纳为“孔隙裂缝储卤、断裂运卤、背斜核部富卤”。基于目前四川盆地气田型深层卤水的勘探现状和不足,未来应该加强地球物理勘探集成新技术的研发、资源评价方法与体系的优化、含高品位伴生元素新层系的勘探以及气田型卤水有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未来有望在四川盆地气田型深层卤水继续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张兵张兵王绪本郑绵平杨凯张永生李倩温思宇张赛民
关键词:四川盆地三叠系
全球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历程与发展趋势被引量:8
2022年
全球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经历了深水探索发现(1959-1983年)、深水快速发展与超深水探索(1984-2009年)、深水-超深水稳定发展(2010年至今)3个阶段,形成了以墨西哥湾、巴西东部海域和西非海域为主的深水成熟勘探区,和以拉美东北部、东非、东地中海等为主的超深水新领域的勘探格局。2011年以来,全球深水-超深水勘探投入呈“两段式”特点,2011-2014年勘探投资和探井工作量投入呈现增长态势,处于历史高位;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以来,勘探投入大幅缩减,投资项目多集中于拉丁美洲、北美洲和非洲重点领域。储量发现表现为“集中分布,多点突破”,东非、东地中海、黑海盆地天然气新领域和圭亚那海域石油新领域实现突破,发现时间集中于2011-2015年,水深集中在1 500~2 400 m超深水。深水-超深水领域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技术进步使得勘探竞争优势逐渐增强,在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的背景下,深水投资不断加大,未来深水成熟区继续挖潜,东非、东地中海、黑海、苏里南等深水-超深水新区不断实现突破,将继续引领全球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方向,推动深水-超深水油气勘探进入新的储量增长阶段。
蒋德鑫张厚和李春荣郝婧李凡异张文昭孙迪
关键词:勘探历程
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被引量:10
2021年
渤海海域历经50余年油气勘探,综合其油气勘探领域突破、储量增长、作业经营模式等因素,将其勘探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以凸起潜山为主的早期探索阶段(1965—1979年)、以古近系为主的对外合作阶段(1980—1994年)、以新近系为主的自营带动合作阶段(1995—2005年)、多层系立体勘探阶段(2006—2015年)和精细勘探阶段(2016年至今)。以各个阶段重大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勘探事件为依据,系统总结了浅层油气运聚理论、源-汇时空耦合控砂原理、叠合走滑断裂带油气成藏机理、“两高一优”深层天然气富集机理等理论认识。这些新理论认识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油气勘探理论,有效指导了渤海油田油气勘探持续发现,具有很好的推广借鉴意义。
郝婧张厚和李春荣张文昭李凡异严寒徐庆梅
关键词:渤海海域勘探历程走滑断裂带勘探启示
酒泉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被引量:2
2021年
酒泉盆地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先隆后坳的勘探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酒泉盆地81年油气勘探历程,每个勘探阶段都有其主要思路、技术手段、重大发现及经验教训。酒泉盆地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勘探要以地质理论和地质认识为引领,以勘探技术作为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二级含油气构造带勘探理论为指导,发现了一批背斜油藏;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形成青西油田适应性配套勘探技术,助力青西油田勘探取得突破;深化地质认识,三次转变勘探思路,建立营尔凹陷成藏模式,发现酒东油田;突出精细地质研究,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老油区精细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
向鑫魏浩元韦德强高翔赵伟雷福平谢菁钰任雪瑶
关键词:酒泉盆地勘探历程勘探成果勘探技术勘探启示青西油田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被引量:13
2021年
通过回顾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历程,总结不同阶段研究成果,分析各阶段勘探思路的转变过程及其对新领域勘探的作用,将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分为3个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1955—1985年)、岩性油藏勘探阶段(1986—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并重勘探阶段(2011年至今)。从发展角度回顾历史:要重视勘探思维观念转变,发现的条件在于思路。客观地质条件和成藏规律的认识程度是勘探部署的基石,持续性的理论创新是实现油气勘探突破的保障,工程技术创新是实现油气储量稳定增长的关键。盆地成熟探区仍然是今后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勘探方向。
蒙启安李春柏白雪峰张文婧薛涛彭建亮唐振国
关键词:松辽盆地构造油藏岩性油藏勘探历程技术进步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被引量:56
2021年
塔里木盆地于1950年正式开启了油气勘探历史。根据勘探重点区域、勘探指导思想、地质认识、勘探对象、技术手段和勘探成果的发展变化,将70年来的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1950—1983年,盆地边缘山前带“五上五下”艰难探索;1984—1996年,突破台盆区,“六上”塔里木,台盆区碎屑岩勘探取得规模发现;1997—2005年,坚持“四个并举”,强化技术攻关,库车山前勘探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至今,锁定三大阵地战,库车前陆盐下冲断带和台盆区缝洞型碳酸盐岩两大超深层领域全面突破。塔里木盆地在中国最快、最早进入超深层勘探阶段,对其超深层油气富集规律认识和勘探经验进行了总结。受冷盆环境、有效烃源岩发育于盆地早期等因素的控制,超深层仍然可以大规模发育有效储集层,形成连片的大型油气富集带,是值得着重探索的重要领域。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实践中,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认识创新、先铺开部署三维地震再部署预探井、实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生产组织是快速取得规模勘探发现的成功经验。
田军王清华杨海军李勇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勘探历程缝洞型碳酸盐岩
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被引量:11
2021年
依托大量文献资料,以勘探认识突破、勘探思路转变、勘探技术进步为主线,精细剖析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发展过程,将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区域地质普查勘探(1955—1972年)、突出潜山油藏勘探(1973—1985年)、主攻古近系—新近系构造油藏勘探(1986—1999年)和加强岩性-地层油藏及隐蔽型潜山油气藏勘探(2000—2019年)4个阶段,总结了每个阶段的勘探认识、勘探思路、勘探技术、勘探重大发现以及储量的增长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潜山油气成藏认识与成藏模式引领了潜山领域的多轮勘探与持续发现,油气分布“互补性”、“洼槽聚油”等理论有效指导了岩性-地层油藏的勘探与规模发现,“区带优选-圈闭落实-油藏发现”评价技术有力支撑了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部署优化,深化了陆相湖盆断陷油气勘探发现规律认识,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沈华范炳达王权张以明杨德相郭惠平王名巍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勘探历程潜山油藏构造油藏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被引量:10
2021年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经历40余年,综合考虑勘探策略及地质认识转变、勘探工作量、领域性突破、储量增长等因素,其勘探历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围绕隆起带大构造的早期探索阶段(1974—1984年)、围绕富烃凹陷中—浅层的背斜勘探阶段(1985—1999年)和围绕深水深层的油气并举复式勘探阶段(2000年至今)。勘探实践中探索出了多项创新性地质认识、理论和技术,如油气差异富集及复式聚集理论、多源成烃和复合输导的晚期成藏模式、低位体系域深水扇认识、“源-汇-聚”综合评价体系、近源供烃、联合输导成藏模式等,丰富和发展了油气勘探理论,引领了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持续突破。
张文昭张厚和李春荣严寒李凡异郝婧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勘探历程勘探启示成藏模式

相关作者

李玉琪
作品数:31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石油勘探 勘探 访谈录 石油工业 勘探历程
汪立群
作品数:44被引量:516H指数:15
供职机构:青海油田
研究主题: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北缘 柴北缘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齐兴宇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济源凹陷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勘探历程 二次生烃
刘新社
作品数:150被引量:2,642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
林文姬
作品数:38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苏里格气田 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 煤储层 盒8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