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48篇“ 劳动力转移机制“的相关文章
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现的目标,而普惠保险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讨论其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普惠保险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普惠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会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水平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扩展研究发现,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具有农业地位异质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异质性。在农业大省,普惠保险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非农业大省,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的地区,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系数绝对值更大,即普惠保险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明显。
郑军武翠萍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
土地流转类型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的经济分析--基于全国2290份村级问卷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最为突出的经济现象,藉由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和应然选择。“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并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跨行业和跨区域转移。然而中国农村土地类型多样、地貌差别较大,研究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必须就耕地流转类型、林地流转类型、牧地流转类型和宅基地流转类型进行差异性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科学结论。本文以全国31个省省级单位2290份村级调查问卷为基础,优选了4个被解释变量、8个解释变量和19个控制变量,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类型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别化机制,指出不同土地类型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度不同,提出了加强平原地区耕地流转、林业地区林地流转、牧业地区牧地流转和宅基地流转进而促进各地理要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化措施。
余戎王雅鹏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土地市场发育
有限理性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在有限理性理论及Todaro城乡劳动力转移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并且结合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和支持农村个体户发展、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等政策建议。
董文建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
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站在理论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化解这些矛盾,是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构建的出路所在。
叶迎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剩余劳动力
人口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与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市民化。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机制出发,利用效用函数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即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层次转移;优化政策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转变和稳定人力资本的流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与信息渠道建设。
罗霞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及其实证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NEG)强调劳动力为了节约购买产品的运输成本而倾向于转移至产品生产集中的地区(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本文主要关注的核心内容便是这种劳动力转移机制。文章在NEG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了1985~1990、1995~2000、2005~2010时段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这种前向联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NEG理论所说的前向联系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证实,并且劳动力转移还受到预期工资、转移成本、气候、生活质量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发现为补充和完善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唐颂黄亮雄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收入差距劳动力转移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之上,提出退耕还林背景下各推动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以2010年陕西省吴起县190户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假设理论框架进行了经验验证。研究发现:农业生产不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负向直接作用,同时在家庭特征、退耕还林对劳动力转移的间接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从影响的总效果而言,农业生产、家庭特征、退耕还林对劳动力转移的总影响分别是-0.57、0.69和0.34。此外,结合研究区现行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政策,提出了促进吴起县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林颖张雅丽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退耕还林农业生产
基于“蚁群觅食行为”规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
2013年
国内外学者从人口流动、收益决策、社会结构与变迁的视角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及其内在机制。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蚁群觅食行为"规则的系统性、多样性和正反馈性等三个社会性群体活动特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群体结构、工作搜索和工作分享的原则,建构了基于"蚁群觅食行为"规则的劳动力转移系统机制,形成了解释劳动力转移机制的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
杨刚强范长煜王亚东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资本
关于虚拟经营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的思考
2012年
一、虚拟经营概述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供给条件下,组织形式上突破实体化的界限,专注开发、培育企业核心产品、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领域通过业务外包、特许连锁、战略联盟等形式交予合作伙伴,以此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的一种商务运营模式。(一)虚拟经营的形式结合中外企业虚拟经营的实践及理论界对虚拟经营的研究。
杨发琼牛云宏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特许连锁商务运营劳动力流向合作伙伴选择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根据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科学、旅游开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贵州典型旅游村寨调研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数理分析统计法、层次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等方法,分析了贵州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现状,以...
殷红梅等著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旅游资源农村乡村

相关作者

林振山
作品数:304被引量:3,434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EMD 经验模态分解 多尺度分析 生态足迹 集合种群
黄亮雄
作品数:52被引量:1,222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省际 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 倍差法
邓一鸣
作品数:30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业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不发达地区 农业劳动力转移 耕地面积
王雅莉
作品数:107被引量:46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化 城市化经济 城市经济 城市 新型城镇化
杨秀敏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黎明职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激励机制 劳动力转移机制 劳动力转移 媒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