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53篇“ 劳动价值论“的相关文章
劳动价值论
本书注重于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以代表性人物和争的主要议题为逻辑主线,向读者展现劳动价值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而激发读者学习和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兴趣,进而能够与时俱进地理解、坚持、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刘元胜著
劳动价值论
劳动》续集:本书内容包括:价值创造与价值归属、价值交换与市场作用、价值规律与市场波动、价值存在与社会发展等。
钱津著
关键词: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本书内容包括:价值创造与价值归属、价值交换与市场作用、价值规律与市场波动、价值存在与社会发展等。
钱津著
关键词:价值论
数字经济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阐释
2025年
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迈入数字时代,经济领域与数字信息的紧密结合催生了数字经济这一新型发展模式。数字经济的迅速崛起催生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形态,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文章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明确数字经济和数字劳动的特点,探讨数字经济的未来走向,对于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李晓宇
关键词:数字经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2025年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劳动形式——数字劳动应运而生,它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创新成果。文章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并从该角度出发来探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地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基础对数字劳动的内涵、本质特征以及它背后存在的数字资本剥削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数字经济的现实启示:数字经济推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以及促进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的广泛应用。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 new form of labor—digital labor has emerged, which i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core content of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from this perspective,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labor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digital capital behind it based on Marx’s labor theory of value.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Marxian labor theory of valu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the digital economy promotes the Marxian labor theory of valu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synergistically develops with the real economy, and promotes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陈聪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数字经济
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系统构建被引量:1
2025年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理念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现有的生态产品内涵尚未形成科学共识,理研究滞后实践的困境尤为突出。通过剖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厘清了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在逻辑;从排他性、非竞争性等属性出发,提出了以明晰产权建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优化方向;讨了设置、界定产权和维护产权的交易成本约束问题。基于研究结,提出了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统筹国土、自然资源资产登记确权工作,创新以价值实现为导向的生态产品产权体系,强化技术支撑,降低产权路径交易成本,进一步聚焦纯公共资源类生态产品的保护,引导推动生态产业化来强化产权路径的效果等对策建议。
贺超蒋雯文崔权雪
关键词:生态产品劳动价值论产权
劳动价值论对弱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创造价值”的诠释
2025年
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引向智能化时代。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出现了新形式和新特点。弱人工智能在生产过程中属于新型的劳动者,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人类。弱人工智能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承担一定的劳动任务,它们的活动具有劳动创造价值的一般特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人工智能时代没有过时,活劳动依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我们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基础,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在生产劳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与时俱进地发展劳动价值论
李家诺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
人工智能挑战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审思
2025年
当前,人工智能因其类似于人的智慧能力,逐渐呈现出对人类劳动者全面替代的可能性。有观点认为,这不仅是对人类劳动主体性的挑战,更试图通过否定劳动创造价值,挑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事实上,人工智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果,虽然在某些领域可替代人类完成具体生产,但无法从根本上取代人类,更不能彻底消解抽象劳动,改变人类劳动创造价值的事实。所谓人工智能证伪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是对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的忽视,对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混淆,以及对人工智能生产主体身份的错误解读,更是对人工智能原理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片面认识的结果。因此,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应坚持并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应运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对时代变化,回应时代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理的时代意义。
于天宇
关键词:人工智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数字劳动的生产性批判: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视角
2025年
数字劳动的产生和发展源于20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和重大创新。在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数字劳动的生产性表现为它对资本价值的创造,但更为深层的逻辑是再生产出新型资本—劳动关系,使得“消费直接也是生产”的场景更加鲜明与具象,导致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趋于“合法化”。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对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展开分析,数字劳动呈现出“异化劳动”“物化劳动”“抽象劳动”等本质特征,但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又具有人类劳动的解放维度、发展维度、价值维度。对社会主义数字劳动的合理样态进行科学展望,在理创新上有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实践探索上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内涵的把握。
杨煌辉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异化劳动
数字劳动的特征、实质及其启示——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阐释
2025年
劳动的数字化转型引起关于数字劳动形式的广泛争,各个学派都试图阐释这一新的“劳动形式”的理可能。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于数字劳动的活动方式与社会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数字劳动的双重特征,但忽略了马克思剥削理的经济学地基,陷入单纯的现象分析之中;自治主义者认为数字劳动的“非物质化”趋势正中了议题的核心,并指出这一“劳动形式”已经超出马克思经典理的范围,从而简化了价值概念的复杂维度。对上述数字劳动的整体审视,凸显了其在分析方法与主体定位上存在两个难以逾越的局限,由此可以明确劳动价值论在数字劳动分析中的适用性,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数字时代的展开提供了新的视角。
卢子轩
关键词:非物质劳动数字经济劳动价值论

相关作者

胡义成
作品数:422被引量:292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西游记》 劳动价值论 人道主义 人权
卫兴华
作品数:722被引量:2,28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政治经济学 经济理论 劳动价值论
许光伟
作品数:151被引量:249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资本论》 劳动价值论 发生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
刘冠军
作品数:184被引量:440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主题: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知识经济
李松龄
作品数:382被引量:750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公平 产权 劳动价值论 理论逻辑 产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