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15 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的相关文章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2010年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是由位于蛛网膜 下 腔 内的脑动脉瘤 破裂所致,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急性 发作的严重头痛,患者常伴有昏迷或严重的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世界年平均发病率约万分之一, 杨伊林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破裂 神经系统受累 平均发病率 急性发作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2025年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aSAH)是一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出血 性 卒中。经过治疗后,大多数aSAH患者可完全恢复神经功能,约50%的aSAH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语言和记忆功能障碍,半数以上aSAH患者认知功能无法恢复,给个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压力。该文旨在讨论aSAH后认知障碍的特征、影响因素、评估工具、潜在机制及药物治疗,以期为临床aSAH后认知障碍提供预防和治疗策略。 祝毓帅 刘运运 钱牧 符传艺 牟青春 赵建农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痴呆 颅内动脉瘤 影响因素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发生昏迷的影响因素研究2025年 目的研究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发生昏迷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0例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昏迷发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发生昏迷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患者入院后有22例(44.00%)患者发生昏迷,设为昏迷组;28例(56.00%)患者未发生昏迷,设为未昏迷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昏迷组患者的年龄为(62.4±8.5)岁,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5例、Ⅳ级12例、Ⅴ级0例,Fisher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3例、Ⅳ级15例、Ⅴ级0例,动脉瘤 直径为(7.8±1.3)mm,脑积水10例,血管痉挛9例;未昏迷组的年龄为(54.7±6.0)岁,Hunt-Hess分级Ⅰ级13例、Ⅱ级10例、Ⅲ级4例、Ⅳ级1例、Ⅴ级0例,Fisher分级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7例、Ⅳ级3例、Ⅴ级0例,动脉瘤 直径为(6.8±1.6)mm,脑积水3例,血管痉挛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瘤 直径、脑积水占比和血管痉挛占比对比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瘤 直径、脑积水和血管痉挛是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发生昏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发生昏迷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瘤 直径、脑积水和血管痉挛,因此临床需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关注,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昏迷发生的风险。 黄永华 唐剑锋关键词: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昏迷 影响因素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2025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 分析26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入院24h内完成血管内介入手术。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价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障碍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2例(41.79%),术后12个月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3例(19.78%)。随着术后时间延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逐渐降低。统计分析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Ⅱ级,合并脑梗死、脑积水是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SAH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术前Hunt-Hess分级高,改良Fisher分级高,合并脑梗死、脑积水的aSAH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合并上述高危因素者,应该及早识别并进行临床干预,以期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谢兵 韩昊锦 李锐韬 丁明祥 韩志安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NLR对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后脑积水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中性 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aSAH)后脑积水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 分析2022年1月—2024年1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头颅CT诊断结果分为脑积水组(27例)和非脑积水组(61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史及实验室指标(N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 脑积水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脑积水组(分别为67.56±7.29岁和57.41±10.84岁,P<0.001),糖尿病患病率更高(分别为22.2%和4.9%,P=0.022);脑积水组NLR显著高于非脑积水组(分别为15.31±8.84和7.90±5.79,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12,95%CI=1.04~1.20,P=0.002)、糖尿病史(OR=6.34,95%CI=1.01~39.78,P=0.049)及NLR(OR=1.21,95%CI=1.09~1.34,P<0.001)为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NLR的曲线下 面积(AUC=0.791)高于年龄(AUC=0.778)和糖尿病(AUC=0.587),三者联合模型的AUC提升至0.874。结论 NLR是aSAH后脑积水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年龄及糖尿病史可显著提高预测效能,为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提供临床参考。 任祎 佟建洲 孙文栋 张向前 张磊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炎症标志物 预后预测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2025年 目的 汇总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美国国立指南库,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医脉通指南网,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PubMed,CNKI,维普,万方,SinoMed,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肺部感染管理的临床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遵循纳入原则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汇总证据。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3篇,临床决策2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最终形成共30条证据,包括团队管理、风险评估、误吸管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口腔 护理、康复训练7个方面。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建议医护人员结合具体情境合理应用。 武妮妮 许娟 许娟 马倩茹 刘丽萍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肺部感染 循证护理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术后病人肺部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案的构建2025年 目的:构建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网站,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证据,通过专家小组会议对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结果:形成包括团队管理、评估工具、干预内容、效果评价4个方面,共39个条目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案。结论:构建的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术后病人肺部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案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武妮妮 许娟 许娟 郭彧 郝慧敏 董琪 刘丽萍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肺部感染 循证护理 多模态脑监测在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神经重症监护室(neuro-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者多存在继发性 脑损伤,因此预防、诊断及治疗继发性 脑损伤是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不足以及时检测继发性 脑损伤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近年来,多模态脑监护(brain multimodal monitoring,MMM)成为NICU临床决策的重要工具,其采用多种监护手段,全方位、多角度评估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如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都有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监测,以及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等作为脑部监测工具。MMM对NICU患者病情变化的预测非常重要,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神经监测技术来评估不同角度脑的生理及病理改变,如脑组织氧监测、ICP及CPP监测、脑代谢监测、脑血流监测、脑电波监测等。文章综述讨论了当前常用的神经危重症监测工具。MMM用于神经重症患者的治疗是当前的新趋势,可帮助临床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以期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但目前,MMM对于继发性 脑损伤的预测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验证,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明MMM在神经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李伊璠 刘波 李晓鹏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氧合 脑血流量 颅内压监测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护理中引入系统性 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的护理中引入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基本属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研究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定向,记忆,注意力,记忆和语言的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系统护理干预对ASAH患者的护理具有显着效果,值得广泛的临床应用。生活质量评分,如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或身体状况,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表4)。结论 对于动脉瘤 、动脉瘤 亚临床出血 患者,实施系统性 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策略。 贺红叮 侯敏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系统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患者并发脑积水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2025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 性 蛛网膜 下 腔 出血 (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aSAH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后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n=38)和非脑积水组(n=92)。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预测价值。结果脑积水组年龄≥60岁、糖尿病史、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9分、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Ⅲ-Ⅳ级、有脑出血 破入脑室、有脑室外引流、有颅内感染所占的比例均大于非脑积水组,D-二聚体、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红细胞(RBC)水平均高于非脑积水组,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低于非脑积水组(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806,95%CI:1.327-2.456)、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1.846,95%CI:1.354-2.516)、脑出血 破入脑室(OR=3.019,95%CI:1.939-4.702)、颅内感染(OR=2.581,95%CI:1.717-3.879)、D-二聚体水平升高(OR=2.550,95%CI:1.693-3.841)、脑脊液RBC水平升高(OR=2.487,95%CI:1.657-3.731)、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低(OR=0.416,95%CI:0.279-0.621)是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一致性 指数(C-index)为0.812(95%CI:0.761-0.863)。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曲线下 面积(AUC)为0.879(95%CI:0.826-0.932),特异度为67.44%,灵敏度为91.15%。结论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unt-Hess分级、脑出血 破入脑室、颅内感染、D-二聚体、脑脊液RBC、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邵正群 王瑶 路华 李征 陈慧 常晗晓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影响因素 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