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195篇“ 动物研究“的相关文章
一种实验室动物研究动物分区饲养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动物研究动物分区饲养架,包括架体底板,架体底板上表面一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一级侧支架,架体底板上表面另一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二级侧支架,一级侧支架和二级侧支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若干...
刘建中
鲁迅博物学中的动物研究与关联
2025年
鲁迅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章浸润了他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美学修养甚至动植物学等方面的修养。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对博物学有过系统的学习,对动物植物学类的书籍多有收藏与广泛的阅读。本文考察鲁迅文本中涉及的动物与鲁迅文章的关联。
萧振鸣
关键词:动物
一种动物研究实验室用垫料倾倒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研究实验室用垫料倾倒机,包括倒料机架,倒料机架内部为镂空结构设计,倒料机架上下两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抬升丝杆,抬升丝杆上套设有螺纹块,螺纹块与抬升丝杆螺纹连接,抬升...
刘建中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土壤动物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5年
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2709篇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12篇土壤动物领域文献,统计2003—2023年该领域发文数量、发文国家合作情况、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等,分析对比土壤动物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两种可视化软件,旨在探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在土壤动物领域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合作研究在该领域存在不平衡的特点,中国研究机构与德、美等国的合作较为密切;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中国的研究机构在发表论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文献质量有待提升;国内文献多从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功能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在凋落物降解、碳循环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二十多年来,土壤动物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和广泛关注,对该领域生态学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视。
王巧莉崔东江智诚闫江超张敏如
关键词:土壤动物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研究团队
2024年
1中心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于2013年10月由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批准成立。本中心拥有建设面积逾6000 m^(2)的实验动物大楼,目前是华南地区农业院校中规模最大的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涵盖了动物饲养、实验、模型建立(包括感染模型)和药物研究等方面,同时也是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服务支撑体系和教学科研基地。本中心不仅能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兽医学院、食品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等提供公共实验技术服务,还可提供国内外实验动物检测和动物实验委托等服务。
余文兰(文/图)刘忠华(审核)
关键词:实验动物研究实验动物中心动物饲养农业院校
动物研究:体内实验报告》即ARRIVE 2.0指南的解释和阐述(五)被引量:2
2024年
提高生物医学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是一项重大挑战,研究人员透明且准确地报告其研究过程有利于读者对该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进而重复该实验或在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ARRIVE 2.0指南是英国国家3Rs中心(NC3Rs)于2019年组织发布的一份适用于任何与活体动物研究报告相关的指导性清单,用以提高动物体内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以及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和临床转化率。ARRIVE 2.0指南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细节,确保动物实验结果信息被充分评估和利用,还可以使读者准确且清晰地了解作者所表述的内容,促进基础研究评审过程的透明化和完整性。本文是在国际期刊遵循ARRIVE 2.0指南的最佳实践基础上,对2020年发表于PLoS Biology期刊上的ARRIVE 2.0指南完整解读版(https://arriveguidelines.org)第五部分包括“推荐11条”里的第6~11条:“动物照护和监测”、“解析/科学阐释”、“可推广性/转化”、“研究方案注册”、“数据获取”和“利益冲突声明”等内容进行了编译、解释和阐述,以期促进国内研究人员充分理解并使用ARRIVE 2.0指南,提高实验动物研究及报告的规范性,助推我国实验动物科技与比较医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马政文李夏莹刘晓宇李垚王剑卢今陈国元卢晓白玉卢选成刘永刚陶雨风庞万勇
关键词:动物实验疼痛管理
一个基于动物研究实验的羊驼绑定机
本发明涉及动物绑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个基于动物研究实验的羊驼绑定机,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双杆液压机,所述双杆液压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底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李昌文 于海波 陈洪岩 夏长友 齐瑛琳 王振龙
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能否得到伦理学辩护?被引量:1
2024年
伦理学研究者的基本工作之一是伦理学辩护。伦理学辩护是通过运用逻辑推理用证据或理由证明已经采取的或建议采取的行动或决策是正确的或合乎伦理的,并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或法规法律方面的建议。因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相似,再加上“高保真”观念的影响,所以估计每年有超过10万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被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研究不符合伦理,因为非人灵长类动物跟人一样能够敏感地感受到痛苦,而不能从研究中受益。此外,一些研究表明,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各种组织和基因类别方面的差异性明显超过相似性,这让一些科学家坚持的“高保真”观念遭到质疑。从伦理学角度,之所以反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一是风险-受益比、成本-效益比并不理想,非人灵长类动物受到了非常明显、严重且不可逆的伤害;二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感受能力接近于人,拥有接近于人所具有的完全的道德地位和边缘性人格地位,将其囚禁于实验室,并用于自身不能受益的研究,不符合伦理规范。综合来看,人类应该逐渐用符合伦理、对科学实际有益、更实用、可重复以及风险-受益比和成本-效益比理想的模型取代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在逐渐取代过程中,若必须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则需进行伦理审查和风险-受益比的评估,并坚持3R原则。
邱仁宗
关键词:非人灵长类动物伦理审查
多学科视域中的历史动物研究综述--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动物研究小组为中心”
2024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史学界对环境变迁研究的意识越来越强,而历史动物又是环境变迁诸要素中的重要部分,理应受到关注。2005年,历史地理学者侯甬坚教授组织创建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历史动物研究小组”。该小组由多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一方面从历史自然地理视角探讨历史时期动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空间变迁等问题,另一方面从环境史学视角探讨历史时期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及其社会效应与环境效应。研究者选取历史时期特定动物类群和特定区域的兽类以及某些区域的渔业资源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较可观的学术成果,培养了若干从事历史动物相关研究的“新生代”学者,从而为探索历史动物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提供了一些启发和镜鉴。
李冀
西藏高原河流底栖动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底栖动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是能力优异的指示物种类群,被广泛用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估和环境监测。文章以“西藏(Tibet)”+“底栖动物或底栖生物(Benthic invertebrate)”作为关键词,对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有关西藏高原河流底栖动物研究文献,通过分析文献系统综述了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以及怒江西藏段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探讨和分析了当前西藏高原河流底栖动物研究状况,为保护西藏河流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王有鑫吴志刚赵培栋张惠芳王忠
关键词:底栖动物

相关作者

卢选成
作品数:74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实验动物 生物安全 动物实验 动物研究 小鼠
韩雅玲
作品数:2,585被引量:6,874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孙景阳
作品数:125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方舱 野战 救治方舱 微创介入 介入
梁明
作品数:528被引量:485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射频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方舱 冷冻
林元烧
作品数:99被引量:624H指数:1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研究主题:浮游动物 中华哲水蚤 浮游植物 虾池 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