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篇“ 功能残气量“的相关文章
氧合指数、功能气量及最佳呼气末正压水平与ARDS患者机械通气预后的关系和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氧合指数、功能气量及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和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机械通气,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生存情况进行分组:生存组(n=85)和死亡组(n=51)。比较组间临床特征[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ARDS病因、机械通气时间、脏器衰竭个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机械通气即刻心率、机械通气即刻收缩压、机械通气24 h心率、机械通气24 h收缩压]、实验室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pH值、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尿素氮、血肌酐、脑钠肽]及机械通气24 h呼吸机相关参数(氧合指数、功能气量、机械能及最佳PEEP水平)情况,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探究各指标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脏器衰竭个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ARDS病因、机械通气即刻心率、机械通气即刻收缩压、机械通气24 h心率、机械通气24 h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即刻组间PaO_(2)、PaCO_(2)、血乳酸、pH值、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尿素氮、血肌酐、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在机械通气8、16、24 h时的氧合指数、功能气量均低于生存组,机械能、最佳PEEP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机械通气8、16、24 h时的氧合指数、功能气量及机械通气16、24 h时的机械能�
朱红燕张莹刘红红韩雪娇
关键词:氧合指数功能残气量最佳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预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功能气量的变化及对治疗的影响
李若曦
婴幼儿肺功能气量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功能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是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临床检测和研究指标之一,对于明确呼吸功能障碍类型、诊断病变部位、评价病情严重程度等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括婴幼儿与成人在进行肺FRC检测时的异同点,详细探讨用于婴幼儿肺功能测量的氦稀释法、氮冲洗法、SF_(6)洗出法和Manchester法四种惰性气体多次冲洗法(Multiple Breath Washout,MBW)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并就婴幼儿肺FRC检测设备与方法的选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深入了解婴幼儿呼吸道疾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张奕盛晓峰李咏臻李宪龙王伟张春元陈正龙
关键词:功能残气量婴幼儿
功能气量与机械能的相关性及二者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功能气量(FRC)与机械能(MP)的相关性并评估二者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ARDS且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3例。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9例)和死亡组(24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治疗后8 h、16h、48 h时FRC、MP、呼吸频率(RR)及最佳呼气末正压(best PEEP)的大小;应用Pearson法分析各时间点FRC和MP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8 h FRC与MP对ARDS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存活组FRC 16 h、48 h与8 h相比,显著上升,而死亡组FRC明显下降;存活组MP、RR、best PEEP 16 h、48 h与8 h相比,显著下降,而死亡组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组间比较,存活组8 h、16 h与48 h FRC均高于死亡组;存活组MP、best PEEP均低于死亡组;两组治疗8 h 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16 h和48 h的RR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8 h、16 h、48 h FRC与MP呈正相关关系(r=0.598、0.730、0.78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8 h时FRC和MP预测ARDS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和0.833(P<0.05),灵敏度分别为80.00%和83.33%,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66.67%。结论FRC和MP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ARDS患者28 d病死率的客观指标。
李晓东李甜张莉刘敬禹马艳梅宋冰胡占升邸兴伟
关键词:机械能肺损伤功能残气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功能气量优化ARDS患者机械通气参数的研究
目的: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应用功能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测量值优化机械通气参数...
赵昊栋
功能气量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功能气量(FRC)是平静呼气末肺内留的气体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中呼气结束时的肺容积被称为呼气末肺容积。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检测和监测FRC的方法,包括CT测量法、氦气稀释法、氮气冲洗法、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等方法,其中氮气冲洗法中的氮气洗入/洗出技术更适合在重症患者中开展。FRC可以作为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肺部疾病病情并指导个性化的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的方法,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FRC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病情评估、ARDS患者中的肺保护通气设置和麻醉时肺部情况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FRC的病理生理功能、检测方法及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刘学松刘晓青黎毅敏
关键词:功能残气量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肺复张
基于功能气量导向对ARDS最佳呼气末正压选择的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观察基于功能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导向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入住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一、二病区的ARDS患者4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充分镇静后均采用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其中观察组通过监测FRC设置最佳PEEP,对照组则采用最大氧合法设置最佳PEEP。比较两组患者在肺复张后30 min、2 h的氧合指数、动态顺应性(Cdyn)、脉搏氧饱和度(SpO_(2))。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肺复张后设置的最佳PEEP为(16.30±1.66),对照组患者在肺复张后设置的最佳PEEP为(14.69±1.52),结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复张后30 min的氧合指数、Cdyn、SpO_(2)分别为(330.13±21.69)、(47.87±3.27)、(97.39±1.56),对照组肺复张后30 min的氧合指数、Cdyn、SpO_(2)分别为(310.42±18.77)、(45.81±2.88)、(96.27±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复张后2 h的氧合指数、Cdyn、SpO_(2)分别为(285.61±9.82)、(45.83±2.42)、(95.35±1.53),对照组肺复张后2 h的氧合指数、Cdyn、SpO_(2)分别为(274.77±12.62)、(44.77±2.02)、(94.42±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在肺复张时监测FRC可指导选择最佳PEEP,并且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Cdyn、SpO_(2)。
刘静储蕴郭闯付海燕
关键词:功能残气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气末正压肺复张
基于示踪气体的吸气正弦波技术测量肺功能气量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示踪气体的吸气正弦波技术测量肺功能气量装置,包括呼吸管路系统、气路系统和测量系统,所述气路系统向呼吸管路系统注入示踪气体,所述测量系统从呼吸管路系统中获取数据;测量系统对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气路系统...
陈正龙王伟张春元付强薛昊轩李宪龙
功能气量导向的机械通气策略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功能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导向的机械通气策略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9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7例,干预前均采用经验性机械通气治疗策略,对照组采用静态P-V曲线法滴定PEEP,观察组以FRC为导向调整机械通气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力学、呼吸氧合力学、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呼吸力学相关指标(FRC、PEEP、Cst、PIP、Pplat、Pm)、呼吸氧合指标(PaO_(2)、OI、SaO_(2) SvO_(2)、Lac)、血流动力学指标(CI、SVRI、PVPI、EVLWI)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气道出血、气胸、气管插管堵塞或脱落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脏器功能损伤评分(SOFA)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FRC导向的机械通气策略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降低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黎昌郭伟光强新华
关键词:功能残气量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并发症
功能气量与肺部超声评分在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功能气量(FRC)与肺部超声评分(LUS)监测俯卧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局部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有创通气治疗的70例中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2、16、48 h的FRC、LUS评分和最佳PEEP值,分析各时间点FRC与LUS评分的相关性,并观察氧合指数(OI)、静态顺应性(Cst)、机械能(MP)的变化趋势.结果共5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6例存活,17例死亡.随俯卧位通气时间延长,存活患者FRC呈明显上升趋势,死亡患者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以存活组俯卧位通气48 h较死亡组升高最为明显(L:1.07±0.10比0.70±0.09,P<0.05);存活患者LU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死亡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以存活组俯卧位通气48 h较死亡组降低最为明显(分:16.08±2.75比20.88±2.58,P<0.05).存活组俯卧位通气治疗各时间点最佳PEEP均明显低于同期死亡组〔cmH_(2)O(1 cmH_(2)O≈0.098 kPa):2 h为14.61±1.78比16.13±1.26,16 h为13.44±1.78比15.75±1.24,48 h为11.92±1.27比15.38±1.15,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俯卧位通气治疗2、16、48 h FRC与LUS评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410、0.520、0.740,均P<0.05).随俯卧位通气时间延长,两组OI、Cs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以存活组俯卧位通气48 h较死亡组升高最为明显〔OI(mmHg,1 mmHg≈0.133 kPa):238.86±6.49比216.94±12.91,Cst(mL/cmH_(2)O):28.64±3.55比22.70±4.44,均P<0.05〕;存活组MP呈下降趋势,死亡组MP呈升高趋势,以存活组俯卧位通气48 h较死亡组降低最为明显(J/min:15.67±2.32比20.29±1.79,P<0.05).结论FRC和LUS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金永浩李晓东李甜胡占升邸兴伟
关键词:功能残气量俯卧位

相关作者

齐利峰
作品数:28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功能残气量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潮气呼吸
余加林
作品数:397被引量:3,551H指数:2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早产儿 败血症
卫敏超
作品数:8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患儿 肺功能 潮气呼吸 功能残气量
刘晓红
作品数:263被引量:1,10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脊髓背角 婴儿 小胶质细胞
程哲
作品数:100被引量:426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哮喘 肺肿瘤 哮喘 非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