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22篇“ 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 高龄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1例
- 2015年
- 笔者成功诊治1例85岁男性高龄突发昏迷的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ESS)患者。探讨ESS在高龄患者突发昏迷中的作用以及ESS的发病机制、甲状腺素对脑功能改善的意义。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导致昏迷的其他相关因素,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甲状腺素进行干预治疗。患者意识恢复正常,跟踪观察2年,没有发现服用甲状腺素导致的不良反应。我们认为,高龄患者因脑供血减少、脑功能容易受到各种基础病的影响,更易合并ESS,有选择地采取适度的甲状腺素干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益。
- 邓瑞锋杨红海王曙光刘海淑王新姚远葛龙梅彭玲
- 关键词: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老年人昏迷
- 肺癌和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肺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收治的38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38例心、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FT3值低于对照组,但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是机体对原发疾病的有效适应,可降低能量代谢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 王宇宏张卓孙宵月
- 关键词:肺癌
- 老年性肺癌和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章锐锋任振义祁明浩叶健
- 关键词: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老年性肺癌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低T3综合征
- 老年住院患者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 2020年
-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探索低T3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纳入符合条件的老年住院患者934例,测定血清T3、游离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促甲状腺素(TSH)、总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FBG)、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等生化临检指标,对2组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低T3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934例患者低T3综合征组7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856例。低T3综合征组年龄、脑出血史、冠心病史、慢性肾脏病史、肿瘤史、肺部感染史、尿路感染史、肌酐、尿素氮、WBC、FBG、,CR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ALB和高CRP是低T3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6.138,8.271,P均<0.01)。结论低ALB和高CRP是低T3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 姚贵俊章婷
- 关键词: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白蛋白C反应蛋白质
- 伴低T3综合征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伴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0日—3月31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住院的117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入院时血清游离T3(FT3)水平将入选者分为低T3组(FT3<3.1 pmol/L)和正常T3组(FT3≥3.1 pmol/L),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合并症和实验室检查情况,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T3组患者相比,低T3组患者入院前病程更长、氧合指数更低(z=-2.028、-2.125,P<0.05);低T3组患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更低,肌钙蛋白I、N末端脑钠肽前体、降钙素原、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更高(z=-2.915^-2.0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氧合指数<40 kPa(OR=5.562,95%CI=1.170~32.911,P<0.05)及血清FT3<3.1 pmol/L(OR=4.711,95%CI=2.130~21.827,P<0.05)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低T3综合征可能增加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风险。
- 郭永芳刘卫国李堃王诗博梁坤张继东
-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预后
- 慢性肾脏病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研究现状被引量:8
- 2019年
- 在正常情况下,肾脏在不同类型甲状腺素(thyroxine)的代谢、降解和排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ism)的风险增加,多数呈亚临床表现,以低T3综合征最为常见,表现为血浆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和总三碘甲状腺素(TT3)水平降低,而反式三碘甲状腺素(rT3)、游离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通常正常。低T3综合征最初被认为是慢性疾病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目前研究结果显示,低T3综合征是判断CKD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可能导致CKD患者肾功能减退,增加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关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用于CKD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迄今尚存在争议。笔者拟就CKD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增加的发生机制,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CKD患者预后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王妮妮陶于洪
- 关键词: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
- 合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合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2年1月至2018年3月阜外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34例,根据入院时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将入选者分为低T3组(n=20)和正常组T3(n=114)。收集入选者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症状、生命体征)、入院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等)和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等。将血清FT3、总T3减低,伴或不伴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总甲状腺激素减低,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定义为低T3综合征。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急性期死亡、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或心脏停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急性心肌炎患者发生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T3组患者比较,低T3组患者就诊时收缩压更低(P<0.01)、心率更快(P=0.004)。低T3组患者发生持续性室速/室颤的比例高于正常T3组(P=0.017)。与正常T3组比较,低T3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空腹血糖更高(P均<0.01)、血肌酐水平更高(P=0.035),FT3水平更低(P<0.01)。低T3组患者LVEF明显低于正常T3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LVEF<40%(OR=6.615,95%CI 1.186~36.907,P=0.031)、FT3<1.79 ng/L(OR=9.131,95%CI 1.577~52.857,P=0.014)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低T3综合征可能增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赵妍王文尧田间张璇杨敏陈静牟牧唐熠达
- 关键词:心肌炎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不良心血管事件
-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低T3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发生率,及T3水平对于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30 d的全因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结果共纳入573例患者,其中低T3综合征患者259例,低T3综合征发生率为45.2%。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T3水平、高脂血症发生率、低T3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3水平(OR=0.256,95%CI:0.141~0.467)、年龄(OR=1.106,95%CI:1.028~1.201)和APACHEⅡ评分(OR=1.458,95%CI:1.096~1.985)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低T3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低T3水平是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
- 阿不力米提·买买提买尔旦·阿不来董正梁王鑫张文涛
- 关键词: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预后
- 低T3综合征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死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低T3综合征在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168例作为健康对照。分别在入院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各组低T3综合征构成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脑梗死组低T3综合征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3,P=0.001)。轻、中、重度脑梗死组低T3综合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0,P=0.002)。中、重度脑梗死存活组与死亡组低T3综合征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3,P=0.061)。结论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与脑梗死患者死亡无关。
- 鲁远君李小荣费容文治成曾建涛宋金玲
- 关键词:脑梗死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
- 云南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特点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摘要】目的分析云南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09—2015年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 083例,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286例,Ⅲ级439例,Ⅳ级358例;心力衰竭类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651例,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285例,147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数据缺失;基础疾病:冠心病277例,高血压心脏病298例,其他508例。记录CHF患者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综合征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NYHA分级、心力衰竭类型、基础疾病CHF患者TH水平。结果1 083例CHF患者发生低T_3综合征226例,发生率为20.9%。NYHA分级Ⅳ级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水平低于NYHA分级Ⅱ、Ⅲ级患者(P<0.05);不同NYHA分级CHF患者游离甲状腺(FT_4)、总甲状腺(T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rEF患者FT_3、TT_3水平低于HFpEF患者(P<0.05);HFrEF与HFpEF患者FT_4、TT_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础疾病患者FT_3、TT_3、FT_4、TT_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地区CHF患者低T_3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以TT_3、FT_3水平变化为主,且TT_3、FT_3水平随着CHF患者心功能恶化程度加重、LVEF降低而降低。
- 王芳芳吴新华陈章荣杨云贵董瑜杨瑛刘宏张健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