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4篇“ 副神经节细胞瘤“的相关文章
- 咽旁间隙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总结咽旁间隙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咽旁间隙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1~57岁。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增强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其特点是咽旁间隙富血供病变,与颈部大血管关系密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颈外入路或颅颈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术及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其中5例患者行1次手术,2例患者行2次手术,1例患者行3次手术。所有患者均无脑血管损伤并发症。7例患者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1例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1例行术后化疗。所有患者均无死亡。结论咽旁间隙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发病少,其治疗是以手术为主,同时需结合肿瘤特点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 赵建东陈立伟纵亮韩冰张永侠武文明黄德亮刘明波
- 关键词:副神经节细胞瘤咽旁间隙恶性肿瘤
- 原发性肺内多发副神经节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病例资料患者,女,34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血量约5 mL,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当地行胸部CT检查示“双肺结节病灶”,未予特殊处理。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咯血,血量有所增多,再次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较前增大”。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本院;实验室检查:体温与血压正常,空腹血糖值为8.77 mmol/L(正常值3.9~6.1 mmol/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值为20.93 ng/mL(正常值<16.3 ng/mL),其他指标无异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支气管未见异常改变。
- 孙丹丹范鸿禹杨杨于晶伍建林
- 关键词:副神经节细胞瘤肺肿瘤病理学
- 多发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7年
- 一般认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而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细胞肿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PGL),二者合成为PPGL[1].WHO将其起源的肿瘤归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而根据功能和嗜铬性的不同,PPGL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与交感系统密切相关、具有交感特性、嗜铬染色阳性者(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另一类为与副交感系统关系密切、具有副交感特性、嗜铬染色阴性者(不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2,3].副神经节细胞瘤可起源于全身多处,其中,胸腹部嗜铬细胞起源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常为儿茶酚胺分泌型,头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常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组织的特殊神经化学感受器,如颈动脉体部、颈静脉、鼓室部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节,常为儿茶酚胺不分泌型,位于颈静脉孔区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又称为颈静脉球瘤、化学感受器瘤、血管球瘤等[2,4].
- 王科谢思宁郝淑煜王亮冯洁张力伟张俊廷吴震
- 关键词:副神经节细胞瘤文献复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儿茶酚胺类化学感受器瘤
- 脊柱区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脊柱区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此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对11例临床病理确诊的副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相对特征的表现。结果 11例脊柱副神经节细胞瘤中7例位于T_(12)~S_1水平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5例肿瘤周围或内部可见血管影,2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4例位于T_6、T_(6~7)、L_2和S_(1~2)硬膜外,表现为溶骨骨质破坏或成骨,2例骨破坏区内可见血管影;T_1WI肿瘤呈等信号(7例)、低信号(3例)或高信号(1例);T)2WI呈等信号(5例)、低信号(1例)、高信号(2例)或混杂信号(3例);9例均明显强化,其中4例呈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结论脊柱区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可位于椎管内硬膜下或硬膜外,椎管内硬膜下者以腰椎管多见,肿瘤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肿瘤周围或内部血管影相对具有特征性;硬膜外的副节瘤表现为溶骨骨破坏或成骨。
- 张立华刘艳袁慧书
- 关键词:脊柱副神经节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 难治性高血压-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
- 2016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以"突发头痛3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3d做家务时突发头痛,呈持续性,症状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样物,就诊当地医院,查头颅CT提示"脑室出血,颅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经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头痛稍有改善,为求进一步诊疗转诊我院。发病以来,无意识丧失,无肢体抽搐,无言语不利。入院时症见:头痛,头晕,倦怠乏力,纳眠欠佳,大便日1次,质软。既往体健。否认传染性疾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病史。
- 王芸素林仲辉陈进春
-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副神经节细胞瘤
- 膀胱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病例女,45岁。右侧腰部胀痛不适1月,食欲不振,时有尿频,排尿后主诉心慌、头晕。查体:右侧肾区压痛,叩击痛。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指标(AFP、CEA、CAl25、CAl99)均未见异常,尿红细胞、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
- 朱玉春周伟张怀信
- 关键词:膀胱肿瘤副神经节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儿童副神经节细胞瘤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副神经节细胞瘤的特征性CT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例副神经节细胞瘤患儿的影像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12岁,5例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增强后的强化程度、瘤体内的血管分布、与周围组织及大血管的关系、瘤栓形成及有无转移和转移部位等。结果:本组副神经节细胞瘤的特征性CT表现为:①肿瘤均位于腹膜后;②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包块影,边缘可呈分叶状,呈膨胀性生长,肿瘤体积较大;③平扫时瘤体密度略欠均匀,可见散在的小片状低密度灶(出血、坏死和囊变),瘤体内无明显钙化;④增强扫描动脉期瘤体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平扫低密度区强化不明显,瘤体内有大量血管穿行,瘤体血供丰富,静脉期瘤体强化程度未见明显降低,有时甚至强化更明显;⑤体动脉分支供血,供血血管可直接起自腹主动脉,也可起自腰动脉、肠系膜动脉、生殖血管、髂血管等;⑥瘤体占位效应明显,对周围的脉管及脏器有推移、挤压,也可对腹腔大血管有轻度包埋;⑦可见腔静脉瘤栓形成。试验室检查5例患儿的NSE和尿VMA测定均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儿童副神经节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较高特异性,尤其是增强CT表现为明显的持续强化和富血供,结合代谢物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可明显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 于彤刘志敏高军路春兰彭芸段晓岷
- 关键词:儿童副神经节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 肾脏原发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英文)被引量:5
- 2011年
-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细胞的非常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患者为女性55岁,患者因顽固性咳嗽、CT检查发现左肺内实性肿物而入院,入院后腹部超声显示左肾占位。行左肾和肿物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肿瘤为来源于肾脏的恶性副神经节瘤。术后对病人随访了12个月,目前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超声检查未见复发征象。基于本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临床意义。
- 吴武生李绍林黄凯滨魏清柱
- 关键词:副神经节细胞瘤肾脏肿瘤恶性原发性
- 保留颈内动脉的颈部Shambl Shamblin in Ⅲ型副神经节细胞瘤的手术切除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3.3-2010.3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12例颈部Shambl in III型副神经节细胞瘤,总结在肿瘤彻底切除和颈总、颈内动脉保留方面的手术要点。方法:12例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中,恶性...
- 徐伟吕正华邹纪东曹洪源樊兆民王海波
- 关键词:副神经节细胞瘤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 脐尿管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的诊断治疗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该例恶性嗜铬细胞瘤病例的研究,探讨脐尿管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该例脐尿管副神经节细胞瘤77岁老年男性患者进行有无高血压病史排查、常规血生化、尿培养及腹部超声影像学等检查,并应用哌唑嗪控制血压及全麻下行部分膀胱电切术和脐尿管韧带切除术等治疗。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组织为副神经节细胞瘤。随访8个月,患者因肿瘤复发而死亡。结论脐尿管副神经节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 刘涛孔垂泽贾麾
- 关键词:副神经节细胞瘤脐尿管恶性
相关作者
- 文进

- 作品数:62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腹腔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库欣综合征
- 吴立娜

-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并发症 腹膜后 副神经节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 李汉忠

- 作品数:667被引量:2,771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前列腺癌 副神经节瘤 腹腔镜 肾肿瘤
- 吕正华

- 作品数:62被引量:2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下咽肿瘤 下咽癌 喉返神经 预后 声带麻痹
- 范学刚

- 作品数:16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阑尾切除术 并发症 粘连性小肠梗阻 疗效分析 免气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