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81篇“ 前降支病变“的相关文章
- 左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处理前降支病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 目的比较左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单纯前降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单纯左前降支病变冠心病患者...
- 刘华伟
- 关键词:胸骨下段小切口
-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处理前降支病变的围术期结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经左胸小切口微创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处理前降支病变的围术期结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MIDCAB 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78.26%),年龄42~78(61.29±7.48)岁,女20例(21.74%),年龄30~80(61.30±12.26)岁。分析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血制品使用情况、左心功能变化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例(2.17%)患者中转正中开胸手术,5例(5.43%)术中输入血液制品,2例(2.17%)二次开胸止血,4例(4.34%)术后低氧血症,1例(1.08%)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时间3~227(22.35±35.39)h,住ICU时间16~777(78.85±108.62)h,术后住院时间2~36(8.86±6.05)d。住院死亡1例(1.08%)。结论MIDCAB处理前降支病变具有较好的围术期结果,尤其适用于孤立性前降支病变,可缩短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血液制品使用、缩短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
- 张振刘健曾庆诗谢斌郭惠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小切口前降支冠状动脉病变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位置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位置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前降支近段狭窄组(近段组)和前降支中段狭窄组(中段组),统计分析PLR与其他计量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近段组患者PLR值显著高于中段组患者(P=0.009),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中段组患者(P<0.01)。PLR与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和cTn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4、0.287,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69,P=0.036)。结论 PLR值可用于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的位置,PLR值大预示心肌梗塞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狭窄。
- 刘勇姜东伟
-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 左胸廓内动脉on-lay技术在弥漫性前降支病变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药物和介入治疗难以控制的严重冠心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然而,随着人口的高龄化,内科介人技术的广泛开展,以及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呈现为弥漫性狭窄,单纯CABG难以对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完全再血管化且远期效果差[2]。
- 沈金强季强夏利民王春生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廓内动脉前降支ARTERY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前降支病变患者左室局部心肌功能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前降支病变患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并探讨RT3D-STI对前降支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疑诊为冠心病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1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前降支无狭窄组(20例),前降支轻度狭窄组(冠脉狭窄〈50%,30例),前降支中度狭窄组(冠脉狭窄50%~75%,26例),前降支重度狭窄组(冠脉狭窄〉75%,36例)。经胸采集常规二维及实时三维全容积图像,获得常规参数及前降支供血区收缩末期的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相应方向的舒张期前1/3时点的应变,计算纵向应变显像舒张指数(L-SI-DI)、径向应变显像舒张指数(R-SI-DI)、圆周应变显像舒张指数(C-SI-DI)、面积应变显像舒张指数(A-SI-DI),分析各参数对前降支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前降支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之间相比,常规超声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E、A、E/A、E/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与无狭窄组相比GLS、GRS、GCS及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I-DI、R-SI-DI、C-SI-DI及A-SI-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前间隔中段L-SI-DI的敏感性、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0.0%、81.5%。结论RT3D-STI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前降支病变患者心肌功能的改变,前间隔中段L-SI-D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前降支的狭窄程度,对临床诊断前降支狭窄程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梁慧青刘昕薛娜
-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斑点追踪显像前降支
- ATP负荷TTDE法评价冠脉前降支病变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DE)法测量冠脉血流储备(CFR)评价心肌缺血、预测冠脉狭窄的可行性及三磷酸腺苷(ATP)作为冠脉扩张剂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胸痛发作、已知或疑似冠心病患者56例。应用GE Vivid7彩色多普勒...
- 朱红郑桂霞
-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冠脉血流储备心肌缺血冠脉狭窄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前降支病变者侧支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前降支病变者侧支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前降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236例,均接受PCI治疗,将其分为侧支循环组(98例)和非侧支循环组(138例),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PCI治疗后1、6个月,两组心功能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侧支循环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非侧支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可有效改善有侧支循环的前降支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
- 潘润彬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侧支循环心功能前降支
- 单纯前降支病变患者再血管化治疗策略及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1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CAD死亡率城市为107.5/10万,农村为105.37/10万。CAD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存在多支冠脉病变(两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0%),约40%以上的患者为单系统病变。
- 李双磊高长青
- 关键词:前降支病变再血管化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机器人
- 单纯前降支病变机器人冠脉旁路移植术与药物洗脱支架的远期疗效对比
- 2017年
- 目的分析比较行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与机器人冠脉旁路移植术(robotically assis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R-CABG)对单纯前降支病变(isolate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disease,i LAD)的远期疗效。方法采集2007年4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R-CABG的223例患者及2011年4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前降支DES治疗的4 047例患者信息,共筛选符合条件的DES患者496例,R-CABG患者108例。筛选后根据重点基线数据进行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匹配后共纳入216例患者(DES 108例,R-CABG 108例)。对其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死亡率、心梗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再次再血管化(repeat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r-TLR)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血脑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及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心梗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ES组r-TLR发生率高于R-CABG组(6.48%vs 0.93%,P=0.033 9)。DES组与R-CABG组相比有较高的心绞痛再发率(27.78%vs 8.33%,P=0.000 4)及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9.26%vs 1.85%,P=0.020 9)。结论接受R-CABG与DES的i LAD患者死亡率、心梗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R-CABG患者r-TLR免除率及心绞痛缓解效果优于DES患者。
- 李双磊陈韵岱高长青
-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机器人
- 不同性别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单纯前降支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单纯前降支(LAD)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的60例受试对象分为男性组(34例),女性组(26例),测量各组别颈动脉IMT并计算颈动脉Crouse积分及冠脉造影评估LAD狭窄程度,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随着Crouse积分的增加,LAD狭窄程度也呈增加趋势,(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单纯LAD病变的冠心病患者,LAD病变的程度与颈动脉IMT及Crouse积分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冠心病LAD病变的高危患者[1-2]。
- 李慧新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前降支
相关作者
- 沈学东

- 作品数:335被引量:7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心肌 三维重建 体元模型 超声显像
- 王海波

- 作品数:45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肺栓塞
- 齐国先

- 作品数:480被引量:1,636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 王临光

- 作品数:68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无复流 急性心肌梗死 维拉帕米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 何奔

- 作品数:443被引量:1,56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 动脉粥样硬化 介入治疗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