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5篇“ 前牙缺损“的相关文章
- 超薄瓷贴面微创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分析超薄瓷贴面微创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 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选取河南赛思口腔医院收治的前牙缺损患者97例,均接受超薄瓷贴面微创修复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美学效果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患者牙齿颜色、对称性、形状、位置、突起或缺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均无继发龋、术后敏感及边缘着色情况发生,颜色满意度A级91例、B级6例,边缘密合性A级96例、B级1例,牙龈反应A级94例、B级3例。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G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整体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64例,满意29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非常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95.88%。结论 超薄瓷贴面微创修复前牙缺损可获得较高的美学效果,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 杨志霞李秋菊孙瑗征
- 关键词:微创修复前牙缺损美学效果
- 生物导向性牙体预备技术修复外伤前牙缺损2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生物导向性预备技术(biologically oriented preparation technique,BOPT)在美学区外伤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报道2例应用BOPT技术修复美学区外伤后牙体组织缺损达龈下的外伤牙病例。2例病例均因右上前牙外伤致缺损1个月余前来就诊。通过口内检查及美学分析发现。病例1,男,67岁。患者诉右上前牙一个月前因外伤致缺损露髓,于牙体牙髓科行根管治疗术,术后无不适,因影响咀嚼和美观,要求修复。口内检查:11残根,唇侧断端最深处呈V字型,位于龈下2 mm,近远中断端位于龈下1~2 mm,腭侧断端位于龈上2~3 mm,剩余牙体组织少,根管口可见充填物,近远中径小,牙根偏腭侧,叩(-),未见明显松动度,11近远中龈乳头缺如;21牙冠近中倾斜;厚龈生物型;牙石(+),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2~4 mm;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1~2 mm;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0~1 mm;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1~2,诊断:11残根;慢性牙周炎。病例2,男,34岁。患者诉右上前牙1个月前因外伤致缺损露髓,于牙体牙髓科行根管治疗术,术后无不适,因影响咀嚼和美观,要求修复。口内检查:12、13大面积缺损,唇侧壁缺损达龈下约1 mm,断端可见充填物,近远中断端位于龈上约2~4 mm,腭侧断端位于龈上约3~4 mm,叩(-),未见明显松动度,唇侧牙龈稍红肿;厚龈生物型;牙石(++~+++);PD:3~5 mm;AL:1~3 mm;GR:0~2mm;BI:2~3,诊断:12、13牙体缺损;慢性牙周炎。治疗方案:2例病例均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BOPT技术,行垂直型牙体预备,通过临时修复体塑形软组织,选用高透单一氧化锆全瓷冠,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精准复制临时修复体的穿龈轮廓,从而重建红白美学。结果 BOPT技术实现了美学区外伤牙牙体缺损的修复以及软组织塑形。病例1,治疗前
- 刘璐璐史佳帆孙铭泽娄岸龚伶玲李明
- 关键词:外伤牙美学修复
- 前牙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对牙周指数的改善探讨
- 魏晓航
- 树脂填充后全瓷贴面修复应用于上前牙缺损修复的优势评价
- 2025年
- 探究上前牙缺损患者树脂填充后全瓷贴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上前牙缺损患者,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对最终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同对比组相比,实验组的美观修复效果评分、修复有效率更高,牙周指标的恢复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呈P<0.05。结论 树脂填充修复下,能够提高患者牙齿的美观度,提升最终的修复效果,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实现最终的牙齿修复效果,可予以推广使用。
- 刘书钗
- 关键词:全瓷贴面
- GBR术结合PRF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术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嵴骨量及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以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前牙缺损区种植牙手术联合GBR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PR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骨壁厚度、术后6个月牙槽骨的吸收量、美学指标、外观美观性、牙槽骨密度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种植区1、7、10 mm处的牙槽骨骨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美学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列整齐、覆盖完整、咬合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采取GBR术结合PRF引导骨再生治疗,患者牙槽嵴骨量、牙槽骨骨密度及美学指标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 杨勇牛连君谢昕
-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 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德牙联合口腔医院收治的前牙缺损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全瓷贴面修复,观察组应用微创全瓷贴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外形美观、颜色匹配、牙面质地、边缘适应性能力A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骨垂直吸收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粘接效果与美学效果,减少牙槽骨吸收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刘小妹
- 关键词:前牙缺损美学效果并发症
- 微创全瓷贴面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探讨了微创全瓷贴面在修复前牙缺损中的实际效能。方法 本研究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纳入并筛选出80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将其分为实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烤瓷贴面,而实验组则采用了微创全瓷技术。结果 显示,两组的成功修复率并无显著差别(P值大于0.05),然而,在美观度(P<0.05)、舒适度(P<0.05)、敏感度(P<0.05)和异物感(P<0.05)等主观感受上,实验组表现出显著优势,显示出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尽管两组在修复后牙齿美观度都有提升,但实验组的效果更为显著,其满意度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这表明微创全瓷贴面对前牙缺损的修复不仅具有同等的临床效果,还带来了更佳的患者体验。P<0.05。结论 微创全瓷贴面对于需要进行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贾微娅
- 关键词:前牙美容患者满意度
- 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和牙周健康指标观察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前牙缺损采用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采用即刻种植治疗的前牙缺损患者120例(120颗牙)进行临床随机试验,其中60例患者种植术后采用即刻修复(即刻组),另外60例患者种植术后采用延期修复(延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学效果(修复体边缘匹配、完整性、牙龈健康状况、颜色一致性和牙齿敏感性)、牙周健康指标(牙周探诊断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菌斑指数)、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修复成功率。结果在修复治疗12个月后,即刻组的牙龈健康程度、牙敏感状况优于延期组(P<0.05);修复12个月后,即刻组的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菌斑指数均低于延期组(P<0.05);即刻组在修复12个月后的近中、远中骨吸收量低于延期组(P<0.05)。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均较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牙缺损采用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成功率均较高,但是前者有利于牙周健康维持,减少骨吸收量,美学效果更好。
- 黎黎张志刚
- 关键词:前牙缺损美学
- 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术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术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12—2022-12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2例前牙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前牙缺损种植术组(单一组)和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术组(联合组),各41例。比较2组种植区牙槽骨骨壁厚度、牙槽骨吸收量,以及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牙龈健康指标水平,以及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结果术后1 h,联合组种植区1 mm、7 mm、10 mm牙槽骨骨壁厚度较单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以及PD、PLI、SBI水平均较单一组低,PES评分较单一组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牙缺损患者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牙技术,可提高种植区牙槽骨骨壁厚度,降低牙槽骨吸收量,并有助于改善牙周环境、减轻牙龈炎症反应、促进牙龈恢复健康和提升美学效果。
- 吴龑
- 关键词:前牙缺损
- 树脂分层修复与全瓷修复体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分层前牙修复与全瓷修复体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效果及美学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综合科收治的12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分层修复前牙,B组患者采用全瓷修复体修复前牙缺损,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12个月的美学效果,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龈下菌斑标本病原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B组患者的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效果、修复体固位效果、修复体边缘染色、牙龈健康程度按照USPHS评分标准为A级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B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A组(P<0.05);治疗后12个月,B组患者的龈下菌斑中的中间普菌、福赛坦菌检出率与A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形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B组患者治疗效果总体优于A组(P<0.05)。结论:复合树脂分层修复与全瓷修复体在前牙缺损修复后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全瓷修复体更有利于提升修复的美学效果,降低修复后的牙周损害,总体效果更好。
- 郭晶李迎楼安佰利
- 关键词:复合树脂全瓷修复体前牙缺损美学价值
相关作者
- 胡楠

- 作品数:15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病例报告 前牙修复 前牙缺损 牙本质 氟化泡沫
- 许美莲

-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隐形义齿 固位 基牙 可摘局部义齿 临床效果观察
- 徐雄均

- 作品数:39被引量:14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 慢性根尖周炎 纤维桩 根管治疗 疗效观察
- 邱伟芳

- 作品数:38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研究主题:关闭拔牙间隙 自锁托槽 微种植体 螺旋CT 正畸
- 李雅娟

- 作品数:66被引量:188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种植体 龈下优势菌 冠修复 金属烤瓷冠 牙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