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2篇“ 刘易斯转折点“的相关文章
- 刘易斯转折点、缴费负担转嫁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趋势——理论推断与实际证据被引量:2
- 2024年
- 高龄农民工特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50岁及以上劳动者。中国刘易斯转折点大概出现在2010—2014年。与人口结构尤其是年龄结构相对应的刘易斯转折点前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负担和用人单位缴费负担转嫁内在地决定着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刘易斯转折点之前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刘易斯转折点之后高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会增加,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理论推断。为了提高高龄农民工未来的养老保障程度,提出以帕累托改进原则推进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督促高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做好高龄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多样化的高龄农民工养老保障方式。
- 贾洪波
-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
- 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标识性变化被引量:60
- 2022年
- 一、引言阿瑟·刘易斯(Lewis,1954)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分为两个部门,即传统农业为主的“维持生计的部门”和现代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部门”。在传统经济部门中,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众多从而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或者说,在这个部门中,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十分低下。由于这个部门的存在,现代经济部门在增长和扩大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
- 蔡昉
- 关键词:边际生产力劳动力供给刘易斯转折点工资水平标识性自然资源
- 刘易斯转折点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被引量:1
- 2021年
- 运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将城市劳动力按照户籍和劳动力是否跨县流动划分为本地城镇、本地农村、外来城镇、外来农村4类,并运用Oaxaca-Blinder方法对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分析了2012年至2016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和工资收入歧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遭受的就业和工资的户籍歧视程度在下降,但面临的户籍歧视仍不可忽视,外来劳动力遭受的户籍歧视比本地劳动力更严重。此外,教育对就业获得及工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劳动力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率。
- 聂正彦张成
- 关键词:就业机会工资差异户籍歧视
- 劳动力回流、老龄化与“刘易斯转折点”被引量:32
- 2020年
- 接受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原因在于持续的工资上涨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并存。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回流和老龄化现象,以剩余劳动力结构变化为视角,重新梳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与剩余劳动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来自八省的整村调查数据以及与全国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匹配,实证分析初次转移、从未转移和净回流的劳动力数量与结构变化。研究表明,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在2008年已然到来,但由于劳动力回流和老龄化的影响,农村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要避免农业劳动生产率滞后对整体经济产生"拖后腿"效应,需要进一步推动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
- 王亚楠向晶钟甫宁
- 关键词:劳动力回流老龄化
- 刘易斯转折点文献综述
- 2019年
- 刘易斯转折点是发展中国家摆脱结构性矛盾,加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转折点。转折点前后劳动力供求、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速等都会有巨大差异,所以,掌握刘易斯转折点来临的时间点是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在对刘易斯转折点理论的认识理解基础上,从四个角度对学者们的争议进行了梳理,并得出结论:由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判断刘易斯转折点是否来临应依据中国特殊国情,且此研究任重而道远。
- 刘亚杨斌
-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
- 河北省刘易斯转折点判断与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农业不仅为各个部门提供农业产品,在工业化进程中为非农部门提供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还具有重要的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采取“以农补工”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
- 李慧涛
- 关键词:农业经济刘易斯转折点
- 就业结构、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被引量:60
- 2019年
- 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背景下,本文从就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理论分析表明当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至个体私营部门时,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利用199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经验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农业劳动力比重大于该临界值时,城镇私企就业比重的提高会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当小于等于该临界值时,城镇私企就业比重的提高会使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而其他就业所有制结构变量在临界值两侧不存在类似特征。城镇私企就业比重提高对2007-2016年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的解释力度约为29.37%。本文从制度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再分配调节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 蓝嘉俊方颖马天平
-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刘易斯转折点
- 刘易斯转折点的判别标准及我国的实证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増长。作为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二元经济国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其中,劳动力供给主要源于两个途径:第一,大量农村劳动力陆续地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第二,计划生育政...
- 冯凯然
-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 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再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全面的方法和数据分别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刘易斯转折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与中部已经越过了刘易斯转折点,但西部的刘易斯转折点目前还没有到来,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还处于从存在剩余劳动力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工业经济转换的过程之中。
- 戚成蹊
-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二元经济结构剩余劳动力农民工
- 基于Minami准则下的闽台刘易斯转折点对比
- 2017年
- 立足于刘易斯理论基本内涵,结合Minami准则,从5个标准对闽台刘易斯转折点进行论证和对比。结果表明,闽台分别于1992年左右和1966年左右越过"短缺点",两者相差约26年;目前两地均处于"短缺点"向"商业化点"过渡时期,但台湾已靠近"商业化点",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进程明显快于福建。最后,借鉴台湾经验,现阶段福建应优化人力资本,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结构性短缺与就业压力并存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稳定农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化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 严小燕韦素琼陈松林陈嘉
-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闽台
相关作者
- 蔡昉

- 作品数:793被引量:18,293H指数:7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 周健

- 作品数:115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刘易斯转折点 二元经济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低碳经济
- 张露

-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刘易斯转折点 劳动力转移 经济转型 民工荒 人口红利
- 刘志伟

- 作品数:43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农用 通风装置 数值模拟 轴流风机 通风量
- 李月

- 作品数:81被引量:3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结构性改革 中等收入陷阱 有效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 电路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