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2篇“ 切变率“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在线测量绘制粘度-切变曲线的磁共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线测量绘制粘度‑切变曲线的磁共振方法,测量动脉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部署MRI仪器配套的脉搏门控系统和射频线圈;进行磁共振成像,将心动周期在时间维度上各自等分为多个子区间,获得分组的图像结果;求取血液...
陈世桢单海威石磊韩叶清周欣
一种用于在线测量绘制粘度-切变曲线的磁共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线测量绘制粘度‑切变曲线的磁共振方法,测量动脉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部署MRI仪器配套的脉搏门控系统和射频线圈;进行磁共振成像,将心动周期在时间维度上各自等分为多个子区间,获得分组的图像结果;求取血液...
陈世桢 单海威 石磊 韩叶清 周欣
不同状态人体血浆黏度在不同切变下的表现
2011年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变血浆黏度测定在观察血浆黏度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LIANG-100型水平细管式黏度仪在30℃条件下测试慢性肾病尿毒症期患者血液透析前、后以及正常人运动前、后,等不同状态下切变分别为10s-1、20s-1、40s-1、70s-1和110s-1下的血浆黏度.结果 血浆黏度随切变的降低而升高(P〈0.01);尿毒症患者10~110s-1切变下血浆黏度透析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正常人只有 10s-1和20s-1切变下血浆黏度运动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浆黏度表现为随切变的变化而改变的非牛顿流体特性,测试不同切变血浆黏度用作血浆黏度分析符合血浆非牛顿流体特性的要求,低切变下测试血浆黏度有助于分析血浆成分的细微变化.
程守科黄玉萍
关键词:血浆黏度切变率
全血中切变(30/s)黏度值与临床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全血中切变(30/s)黏度值(MBV)与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进行血液黏度测试中MBV(30/s)大于正常范围的1 374例男性患者和676例女性患者,同时测定其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Glu),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374例男性患者MBV(30/s)与Fib、TC、TG、Glu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5、0.060、0.093、0.060;676例女性患者MBV(30/s)与Fib、TC、TG、Glu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0.043、0.091、0.080。结论 MBV(30/s)与Fib、TC、TG、Glu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提示MBV(30/s)升高与相关血液临床生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决定因素。
孙遨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
基于延迟捕获功能的血液切变测量方法
2006年
对延迟捕获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利用延迟捕获功能实现计时计数法测量转速的具体方法和实例。此方法已应用在粘度测试仪器中切变指标的测量上,经实际使用表明具有软硬件结构简单、成本低、精度较高、运行可靠等优点,对于一些在嵌入式应用中需要测量转速指标时,可谓一种良好的方法。
李学哲
关键词:切变率
不同切变血浆粘度在血液流变学分析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观察不同切变血浆粘度测定在血液流变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 18名健康青年作5 km越野运动,用 UANG细管式粘度仪在30℃±0.5℃条件下测试运动前后切变分别为10 S-1、20 S-1、40 S-1、70 S-1、和110 S-1的全血和血浆粘度,并用垂直细管式血浆粘度计常规方法测试血浆固定粘度。结果:在30℃条件下测试的运动前后血浆粘度随切变的降低而增高,呈现与全血相似的非牛顿流体粘度曲线。运动前和运动后血浆切变10 S-1、20 S-1及40 S-1粘度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切变40 S-1、70 S-1及110 S-1粘度间无明显差别。血浆常规方法测试的固定粘度低于切变为10 S-1和20 S-1的粘度(p<0.01),而与切变40 S-1、70 S-1及110 S-1粘度无显著差异。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血浆切变10 S-1和20 S-1粘度显著升高(p<0.05),而切变40 S-1、70 S-1和110 S-1粘度及常规方法测试的固定粘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在30℃条件下测试,在较低切变下的血浆粘度随切变降低而升高。不同切变血浆粘度测定符合血浆非牛顿流体特性的要求,有助于观察血浆粘度细微的变化。
程守科黄玉萍陈炎梁子钧
关键词:血浆粘度切变率温度
30℃条件下血浆和血清粘度随切变的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30℃条件下血浆和血清粘度随切变的变化.方法对从38名健康人(18~23岁)中采集的全血、血浆和血清用LIANG-100型细管式粘度仪在30℃土0.5℃条件下测试切变分别为10s-1、20s-1、40s-1、70s-1和110s-1的粘度,比较不同切变下的血浆、血清和全血粘度.结果血浆、血清和全血三种血液组份的粘度均随切变的降低而升高,呈现与全血相似的粘度曲线,其110s-1切变粘度、40-1切变粘度及10s-1切变粘度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30℃下,血浆和血清表现为粘度切变依赖性的非牛顿流体特性.
程守科梁子钧
关键词:血浆粘度非牛顿流体
非依赖型糖尿病全血低切变粘度值的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为了探讨非依赖型糖尿病全血低切变粘度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非依赖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低切粘度值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结果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91例非依赖型糖尿病低切变粘度值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依赖型糖尿病全血低切变粘度增高,可造成微血管循环障碍,是非依赖型糖尿病易形成心梗、脑梗及其他微血管病的一种重要因素。
孙静娜贺信祥张征赵小洁李亚威
关键词:粘度值
不同切变血浆粘度测定在血液流变学分析中的作用
血浆粘度是血液流变学重要参数之一。长久以来,血浆被认为是牛顿流体,在血液流变学研究中测试其固定粘度进行分析。然而,有研究认为血浆是非牛顿流体,随着测试温度的下调血浆由牛顿流体特性表现向非牛顿流体特性表现转变[1]。近来的...
程守科梁子钧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
文献传递
血流切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被引量:7
2002年
李海乾王兆钺阮长耿
关键词:血栓形成

相关作者

施永德
作品数:60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研究主题:屈服应力 血液 切变率 血液流变学 内皮细胞
严宗毅
作品数:83被引量:1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
研究主题:红细胞变形性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 红细胞膜 血液动力学
梁子钧
作品数:42被引量:32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血液流变学 高黏血症 临床血液流变学 切变率 高血粘度
刘骥
作品数:10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血液流变学 切变率 血液粘度 血液流变学指标 正常值测定
文宗曜
作品数:126被引量:34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
研究主题:红细胞 红细胞变形性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变形 红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