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20篇“ 分离株“的相关文章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特性分析及疫苗候选菌筛选
2025年
【目的】分析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临床分离的优势血清型,获得疫苗候选菌。【方法】从国内疑似分离中鉴定获得53APP菌,鉴定各菌血清型及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后,利用大蜡螟和小鼠模型筛选评估有价值的疫苗候选菌。【结果】53APP中血清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1、7、15、5型,各菌在体外生长存活能力强,具有不同程度的溶血活性。MIC结果显示,分离对氟苯尼考敏感度较低,而对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用大蜡螟和小鼠模型从每个血清型菌中各筛选到一高毒力候选菌。其中,1型菌制备的灭活疫苗能够以小于商品化疫苗中1型菌1/5的剂量,保护100%同血清型攻毒小鼠存活。同时,商品化疫苗中缺乏的15型菌制备的灭活疫苗对同血清型攻毒小鼠保护率为66.7%,高于商品化疫苗的保护率。【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高毒力的优势血清型1、5、7、15型菌各一,根据免疫剂量和免疫保护率分析,其中的1型菌和15型菌有开发为新疫苗候选菌的潜力。
陈虹宇朋璐张娇韩未尧汤细彪宋文博黄超金卉周锐黎璐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45罗尔斯顿菌临床分离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
2025年
目的比较皮氏罗尔斯顿菌和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体外药敏,分析罗尔斯顿菌属感染患者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相关感染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纳入厦门市某教学医院2017-2022年临床分离的23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22皮氏罗尔斯顿菌,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复苏菌,以Vitek-MS MALDI-TOF方法复核鉴定,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分析。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部位罗尔斯顿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选择及预后转归。结果患者以男性居多(30例,66.67%);年龄1月-90岁,>60岁者21例(46.67%);主要来自ICU(12例,26.67%)、血液科(6例,13.3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5例,11.11%)和普外科(5例,11.11%)等;标本分布以呼吸道(23,51.11%)和血液(18,40.00%)为主;两种罗尔斯顿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相似,对头孢曲松、头孢唑肟、替加环素、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四环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低于5.00%,对美罗培南、妥布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高于70.00%;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验抗菌,37例患者换用了敏感的药物,分别有24例单药方案和13例联合方案,预后22例好转(59.46%),15例无改善(40.54%);血流感染患者中皮氏罗尔斯顿菌相关的预后好于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81.82%vs.57.14%),但呼吸道相关感染患者中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预后好转的情况好于皮氏罗尔斯顿菌(50.00%vs.27.27%)。结论罗尔斯顿菌属为一种医院感染的机会病原体,威胁患者生命。准确的鉴定和药敏支持有助于临床的及时诊疗,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可作为抗菌的选择。
袁红霞房丽丽施惠宣徐和平马晓波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
狐源肺炎克雷伯菌辽宁分离的鉴定及其致病性与耐药性分析
2025年
研究旨在确证狐源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与耐药性,采集辽宁省锦州市某狐狸养殖场发病狐狸的肝脏,进行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分离到一狐源肺炎克雷伯菌(JMAV22.202201),该菌在LB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光滑的乳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淡粉色、奶油状菌落,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圆形、光滑、灰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到粉红色、短杆状菌体。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攻菌小鼠100%发病死亡,表现肺脏和脾脏出血,肝脏和肾脏肿大、瘀血变性,肠壁充血水肿等多器官组织病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表现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四环素、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表现敏感。研究表明,分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多数药物仍具有敏感性。
李佳华刘海月李欣南廖阳孟凡奇周大勇张利勃王辉暖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细菌分离鉴定耐药性
埃可病毒18型山东分离遗传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山东3埃可病毒18型(echovirus 18,E18)分离的遗传特征,探明E18病毒的进化规律。方法采集2019-202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患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血清样本,通过病毒分离、荧光定量检测和高通量测序,共获得3E18分离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 11和Bioedit软件进行E18病毒VP1基因和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采用Simplot软件和RDP软件进行重组分析,研究E18病毒的遗传特征。结果3E18分离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7367、7347和7383 bp,分离间呈较高核苷酸相似性(97.92%~98.31%)和氨基酸相似性(99.11%~99.28%);3E18分离VP1基因位于我国主要流行基因型C基因亚型C2分支中,与我国流行的多数毒均位于全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的Group D分支。重组分析表明,3E18分离均为基因重组,毒基因组P2和P3区约4620~7200位点间与国内E30流行A86/YN相似性较高。结论E18毒在我国多地持续流行,3山东分离同国内多数E18的VP1基因和全基因组均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它们所在C2基因型为国内VP1基因流行亚型,全基因组Group D为国内优势流行分支。E18毒在P2和P3区与E30发生潜在型间重组,对E18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刘棋徐险峰王敏邢薇佳史卫峰李娟
关键词:肠道病毒
某院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南昌县中医院肺炎克雷伯菌(Kpn)临床分离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南昌县中医院各类临床样本中培养分离获得的280Kpn,记录Kpn菌的样本来源及科室分布,并分析Kpn的耐药性。结果Kpn主要来源于痰液样本,其次为脓液。Kpn科室分布以内二科为主,占60.36%,其次为内三科(占11.79%)、外一科(占8.57%)、内一科(占7.14%);Kpn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20.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敏感性较高,均超过90.00%。结论Kpn主要源自痰液样本,多见于内二科,Kpn对不同抗生素耐药率差异明显,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汪芳胡龙华蔡玉燕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北京某三级医院耳念珠菌临床分离:鉴定、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及基因组特征
2025年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耳念珠菌的鉴定、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基因组特征。方法对临床血培养分离的耳念珠菌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及SNP分析等。结果耳念珠菌分离PUSH159对氟康唑耐药,属于南亚分支。在分离PUSH159中检测到多个耐药相关基因,包括外排泵相关基因MDR1、CDR1、CDR4、SNQ2和ARB1,以及唑类药物靶基因ERG11。致病性分析显示,分离PUSH159存在多种既往报道的与白色念珠菌相关的毒力因子,但其毒力降低或丧失致病性。SNP分析显示,分离PUSH159携带多个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包括ERG11热点突变Y132F、CDR1错义突变E709D,SNQ2错义突变K52N和E464K。结论本研究提供了分离PUSH159对氟康唑耐药和进化支的遗传基础,支持了南亚分支耳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差异,为北京地区出现南亚分支氟康唑耐药耳念珠菌提供了早期预警。
闫琳琳杨瑞锋
关键词:真菌血症氟康唑耐药
仅表达F4菌毛黏附素的非致病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分离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仅表达F4菌毛黏附素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及其应用。本发明菌的生长速度与F4a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标准参考菌C83902相似,并且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良好黏附能力。使用该分离提取...
段强德庞胜美邵明清戴鹏丁国伟徐萍
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1埃可病毒11型分离的全基因序列分析
2025年
目的对从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的粪便样品分离获得的1埃可病毒11型(echovirus 11,E-11)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特性分析,为E-11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提取细胞病变产物的RNA进行RT-PCR并测序,使用MEGA 7.0、Geneious 10.0和Simplot 3.5.1等软件对分离的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19V30322/YN/CHN/2019分离经测序比对为E-11,与近年来中国广东和湖北的E-11流行属于同一基因型D的D5亚型,全长为7434 nt,编码1个2195氨基酸的多聚蛋白。19V30322与国内分离的E-11分离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1.8%~98.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4.5%~99.3%,并在进化过程中与柯萨奇病毒A组10型、E-6、柯萨奇病毒B组4型和柯萨奇病毒B组5型发生重组。结论19V3/YN/CHN/2019分离为E-11的D5亚型,是1重组
刘煜菡张名陈俊薇郭伟冯昌增马绍辉
关键词:肠道病毒全基因组
鸡滑液囊支原体HB-MS分离致病性研究
2025年
为深入研究河北省某蛋鸡场支原体病发病和迅速扩散的原因,本研究对现场的致病因子开展了病原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采集病鸡上颚裂粘液样本,通过细菌生物学特性分析、形态观察、PCR检测、测序和动物回归试验等,成功分离并纯化到了一鸡滑液囊支原体。结果表明分离HB-MS可降解葡萄糖产酸使培养基变黄色,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经典“荷包蛋”状菌落,符合支原体的生物学特征;SPF鸡致病性试验分析显示,HB-MS具有较强致病性,并能再次分离到;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本次分离的HB-MS与现有支原体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研究结果为蛋鸡支原体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有助于制订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蔡良硕刘文韬刘砚涵陈烁程春格刘若楠张立永陈静邹东敏
关键词:鸡滑液囊支原体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
畜禽屠宰环节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离生物学特性分析
2025年
通过对畜禽屠宰环境和畜禽肉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污染情况及其分离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以便为畜禽屠宰和销售环节中LM风险监测提供数据,为防控LM的污染奠定基础。随机采取屠宰场环境、畜禽胴体及污水样品,参照国标方法经增菌、分离,对可疑为LM的菌落进行PCR鉴定,对分离进行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生长曲线和消毒剂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分析。结果:1 239份样本检出58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4.68%,胴体、屠宰环境、屠宰污水在各自样本中检出率分别为4.81%、4.80%、3.48%;58LM有1/2a(8.62%)、1/2b(44.83%)、1/2c(46.55%)这3种血清型,19种序列型(ST);25LM分离生物被膜和生长能力强于参考;甲醛溶液、苯扎溴铵、碘溶液和氢氧化钠4种消毒剂对7~10LM分离的MIC值高于参考。综上,畜禽屠宰场及农贸市场中存在LM污染,且菌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范子秋曹青肖敏王子坚马永辉芝吉赵学慧张浩浩何曾文邓静马金锐崇倩张坤中薛慧文苟惠天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多位点序列分型血清型

相关作者

糜祖煌
作品数:460被引量:3,048H指数:32
供职机构: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耐药基因 基因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分离株 鲍曼不动杆菌
韦平
作品数:683被引量:1,841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
余方友
作品数:200被引量:1,112H指数:1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临床分离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分析
阮强
作品数:133被引量:51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人巨细胞病毒 临床低传代分离株 多态性 多态性研究 巨细胞病毒
谢芝勋
作品数:816被引量:1,665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西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引物 禽流感病毒 禽呼肠孤病毒 试剂盒 禽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