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6 篇“ 分离手术 “的相关文章
分离 手术 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2025年 目的:探讨分离 手术 应用于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25例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14例行分离 手术 ,男7例,女7例,年龄30~76(61.57±12.16)岁;11例行保守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46~88(66.55±12.32)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等变化情况。结果:分离 手术 组14例患者,手术 时间(218.57±50.00)min,术中出血量(864.29±332.97)ml,2例出现迟发性血肿,经急诊手术 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36个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保守治疗组11例患者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10例去世。治疗3个月后,分离 手术 组VAS(1.43±0.76)分,低于保守治疗组(8.64±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QOL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神经症状明显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而言,分离 手术 不仅能够迅速缓解神经压迫,而且手术 风险相对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王强 陆旻昊 王兴武 方明 俞武良 陆建猛关键词:分离手术 脊柱转移瘤 神经症状 分离 手术 联合立体定位放疗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研究进展2025年 随着多学科治疗模式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晚期癌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得到了延长。脊柱转移是晚期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转移性硬膜外脊髓压迫引起脊髓受压和椎体压缩性骨折,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明显下降。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脊柱肿瘤的分离 手术 联合立体定位放疗创伤更小,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局部控制效果。 易寒 张森林 张伟关键词:分离手术 脊柱转移瘤 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伴睫状体分离 手术 治疗2例 2025年 病例一:40岁男性,因“左眼被磨光机砂轮片弹伤1个月余”入院。左眼最佳矫正视力:FC/30 cm(+3.00 DS/-1.25 DC×150°);眼压:8.7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检查示左眼前房深浅不一、上方至颞侧周边前房消失,瞳孔散大、直径约5.5 mm,颞上虹膜后粘连,晶状体震颤、混浊C4N2P4伴上方至颞侧晶状体悬韧带断裂,视盘及视网膜水肿。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提示合并睫状体分离 。诊断为左眼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睫状体分离 和视网膜挫伤。局部麻醉下行左眼前段玻璃体切除+Phaco+标准囊袋张力环(CTR)双针巩膜层间固定囊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睫状沟冷冻术。病例二:13岁女性,因“右眼被鞭炮炸伤3个月”就诊。伤后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睫状体分离 ”并行“外路睫状体缝合+前房成形术”。于我院就诊时,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15(-1.00 DS);眼压:9.0 mmHg。裂隙灯检查示右眼结膜下缝线在位,前房玻璃体疝,虹膜、晶状体震颤伴不全脱位、晶状体混浊C3N2P5。UBM提示合并睫状体分离 。诊断为右眼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睫状体分离 。全身麻醉下行右眼前段玻璃体切除+Phaco+CTR单针巩膜层间固定囊袋+IOL植入+CTR睫状沟内顶压术。讨论体会: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常合并睫状体分离 ,标准CTR巩膜层间固定囊袋术是治疗中重度晶状体不全脱位安全、有效的方式,兼具部分经内路缝合睫状体的效果。同时,个性化联合应用睫状沟冷冻与CTR睫状沟内顶压等方法可提高睫状体分离 愈合率,以期在最小创伤下实现最佳疗效。 宁利 洪莹莹 荣先芳 季樱红关键词:晶状体不全脱位 睫状体分离 一种乳房皮瓣分离 手术 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乳房皮瓣分离 手术 刀,包括手术 刀组件,包括第一刀柄,所述第一刀柄顶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连接板的前侧可拆卸安装有刀片,刀片的内腔开设有凹槽... 薛金秋 徐凛峰 张晓辉 姜明坤 陈星梅 陈晨分离 手术 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离 手术 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行分离 手术 治疗的腰椎转移瘤患者46例,分析比较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拆线时间,并于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VAS、KPS评分及Frankel分类评估。结果46例患者手术 均顺利完成,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27±0.23)、(4.27±0.49)、(3.00±0.82)、(2.71±0.49)、(2.16±0.21)分,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PS评分情况: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KPS分值分别为(36.78±0.36)、(49.27±0.11)、(52.09±0.36)、(61.31±0.24)、(70.16±0.23)分,术后KP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离 手术 已成为腰椎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式,可早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部病灶的进展。 孙敏 江正 徐生林 曹坤 胡勇关键词:腰椎 脊柱肿瘤 转移瘤 分离手术 减压分离 手术 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生存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减压分离 手术 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n=50)和不接受(n=21)减压分离 手术 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对接受手术 的患者进行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接受手术 的患者生存期长于未接受手术 的患者[(19.67±2.66)个月vs(13.38±1.40)个月,P=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放疗、有无内脏转移、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和脊椎转移间期是影响行减压分离 手术 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脊椎转移瘤患者预后较差,减压分离 手术 能够改善患者生存预后。有无放疗、有无内脏转移、ECOG评分和脊椎转移间期是影响行减压分离 手术 的脊椎转移瘤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 朱岩 唐鹏 张黎明 索朗达吉 王一村 樊根涛 周光新关键词:脊椎转移 放疗 房角分离 手术 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探讨房角分离 手术 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于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198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 术。比较两组手术 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与角膜内皮完整性、手术 后3个月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96%,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2,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视力水平均有所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度均有所增大,且观察组更大;眼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4,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有所减小,而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与角膜中心厚度均有所增大,而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33、16.608、6.698,P<0.05)。手术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检率为8.08%,低于对照组的1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89,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房角分离 手术 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同时也改善了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和眼压,更利于维持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且安全性较好。 王鸿雁 张鲲 李倩 刘莹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分离术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分离 手术 联合射频消融、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短期疗效2024年 目的:探讨分离 手术 联合射频消融、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93例胸腰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59.8±10.0岁,采用分离 手术 联合射频消融及骨水泥强化术治疗)、B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60.5±70.7岁,采用分离 手术 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C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57.5±14.5岁,采用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分级系统(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改良Tokuhashi评分、Tomita评分、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系统(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评分、硬膜外脊髓压迫分级(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ESCC)评分,比较不同组间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系统(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1±5.1个月(6~27个月)。1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生存时间为14.1±4.6个月(7~24个月)。A、B两组患者手术 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VAS评分明显降低,与C组VAS评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组与B组神经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后1周、3个月及末 杨宗强 马龙 施建党 顾占贵 刘强 牛宁奎 郑建平关键词:脊柱转移瘤 胸腰椎 分离手术 射频消融 疗效 宫腔粘连分离 手术 后延长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时间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 手术 (TCRA)后延长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时间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宫腔镜诊治中心接受TCRA手术 治疗的中度宫腔粘连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时间为1周,观察组患者术后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时间为1个月,即下次月经干净3~7 d内行宫腔镜二次探查时取出,并在术后24 h于宫颈外口处剪断球囊支架尾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程度(采用美国生育学会评分标准)、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形态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宫腔A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分别为82.9%(29/35)和75.0%(21/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宫腔形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13/43),高于对照组的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延长TCRA术后球囊子宫支架的放置时间,有利于减少粘连复发,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蒋晓丽 金小英关键词:宫腔粘连分离术 并发症 术中椎体成形术对脊柱转移瘤分离 手术 术中和术后出血相关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估术中椎体成形术对脊柱转移瘤分离 手术 术中和术后出血相关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单椎体胸腰椎转移瘤患者根据其手术 方案的不同分为椎体成形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椎体成形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5~68岁(56.3±7.5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5~70岁(56.8±8.2岁)。两组患者均采用后路脊柱转移瘤分离 手术 ,其中椎体成形组患者在置钉完成后经病椎椎弓根进行椎体成形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原发肿瘤、转移部位、Weinstein-Boriani-Biagini(WBB)分期、Tomita分期和评分、主要症状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量及红细胞参数变化。结果:椎体成形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197.7±31.1min、650.0±38.7mL、3080.0±769.6mL、430.0±31.7mL、501.5±355.5mL,对照组分别为207.7±43.9min、1139.0±57.2mL、3800.5±938.7mL、810.0±48.6mL、695.5±384.9mL,两组手术 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411),椎体成形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均显著性降低,且椎体成形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36.40±4.89)%vs(30.46±5.49)%,P=0.001]。结论:术中椎体成形术可以显著减少脊柱转移瘤分离 手术 出血量,减少术中补液量、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且不增加整体手术 时间。 龙作尧 郭明明 李思桐 杨会峰 孟令志 龙雨 项良碧 王琪关键词:脊柱转移瘤 椎体成形术 分离手术 术中出血
相关作者
张瑞冬 作品数:59 被引量:303 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儿 麻醉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芬太尼 孙天胜 作品数:517 被引量:3,700 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骨折固定术 骨折 髋部骨折 陈煜 作品数:49 被引量:240 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麻醉 小儿 芬太尼 呛咳 小儿麻醉 黄正松 作品数:197 被引量:729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手术 脑动静脉畸形 显微手术治疗 傅瑞安 作品数:4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医护人员 彩虹 分离手术 心脏病治疗 进口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