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92篇“ 分离性“的相关文章
埃洛石/聚合物混合基质膜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研究进展
2025年
分离技术是最有潜力的高效碳捕集技术之一,具有成本相对较低、分离过程中无相变、可连续操作、能源效率较高等特点。混合基质膜将聚合物与无机填料有机结合,发挥协同增强效应,极大提高了气体分离效率,从而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埃洛石纳米管(halloysite nanotubes,HNTs)是一种具有特殊中空纳米管状结构的天然黏土矿物,与其他无机填料相比具有能优良、价格低廉的优势。在聚合物基质中加入功能化改HNTs可增强膜的渗透和(或)选择,改善膜的力学能和稳定。综述了HNTs/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结构和质、气体传输机制、制备方法以及气体分离综合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HNTs/聚合物混合基质膜在天然气、烟道气脱碳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HNTs/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产业化进程提供参考。
李浩然李晓玉赵珂萍赵雪琪赵延荣张博彭康
关键词:埃洛石纳米管气体分离
离子液体与新型溶剂对化工精馏的可分离性能影响分析
2025年
为了提升化工精馏的可分离性能,研究提出了离子液体与新型溶剂,分别应用于乙醇-水以及乙酸乙酯-乙醇-水的萃取精馏中。结果显示,与丙三醇相比,新型溶剂ChCl/Urea(物质的量比1∶2)对挥发度的影响最大,具有显著的可分离性能。[BMIM][OAC]与乙酸乙酯-乙醇-水的物质的量比为0.5时,分离效果最好。说明研究所提出的离子液体与新型溶剂能够有效实现共沸或者近沸混合物的萃取精馏,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刘少洲
关键词:离子液体新型溶剂化工萃取精馏可分离性
Cu-Zn-Al多金属氧化物杂化炭膜制备及气体分离性
2025年
以聚酰亚胺为前驱体,Cu-Zn-Al多金属氧化物(CZA)为掺杂剂,经成膜和炭化过程制备了气体分离杂化炭膜.分别采用热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氮吸附等技术对前驱体热稳定、炭膜表面官能团、微观结构与形貌、掺杂剂分布及孔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ZA含量对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ZA一定程度影响了前驱体热稳定并使炭膜微观结构趋于致密;改变CZA用量能有效调控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当CZA掺杂质量分数为0.1%时,所制备的杂化炭膜分离性能最佳,H_(2)与O_(2)渗透系数分别达到3746.15与610.15 Barrer, H_(2)/N_(2)与O_(2)/N_(2)的选择分别为42.8和7.0.
陆新元庄殿铮张兵江园王同华宋恩军
关键词:聚酰亚胺掺杂剂炭膜气体分离性能
井下两级串联旋流器流场特分离性能分析
2025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双泵抽吸式同井注采两级串联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含油浓度、油滴粒径和压降下的分离性能与流场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含油浓度会使分离效率降低,含油浓度小于3%时,分离效率可保持在98%以上;当油滴粒径大于0.25 mm时,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控制入口与底流口及溢流口的压差使两级串联旋流器的分流比在42%~44%范围内时分离效率相对较高,在96.2%~98.5%范围内变化。
蒋明虎卢忠润邢雷邢雷刘琳赵立新
关键词:旋流器流场特性
“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流场特分离性
2025年
为了减小旋流器的短路流流量,提高旋流分离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尺寸“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压力场、速度场、湍流强度和分离效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静压最大值从150.5 k Pa降低到139.7 k Pa,较低的静压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的轴向速度低于常规旋流器,颗粒在“喇叭型”溢流管旋流器内停留时间更长,分离更彻底;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分流比和短路流流量都减小,降低了颗粒“错配”的数量;湍流强度随“喇叭”长度的增加而趋于平稳,使流场更加稳定;随着“喇叭”长度的增加,陡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喇叭”长度为20 mm时陡度指数最大,分离精度最高。
韩硕张悦刊葛蔓胡伟张青云
关键词:旋流器
染料/无机盐高效选择分离性含纳米空腔纳滤膜的制备
2025年
为提高纳滤膜的水渗透通量、染料/无机盐选择分离性和抗污染能力,合成了氨基修饰的β-环糊精(Amino-functionalized β-cyclodextrins, NCD),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印染废水处理用NCD掺杂的纳滤膜(NC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NCDM);分析NCD的化学结构,表征NCDM的化学组成、表面形貌和膜表面亲水,并对NCDM的分离性能、稳定和抗污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CD成功修饰上氨基基团;与β-环糊精相比,NCD具有更强的界面聚合能力。当NCD的质量分数为0.7%时,制备的纳滤膜能最佳,水渗透通量为10.6 L/(m^(2)·h·bar);与β-环糊精制备的纳滤膜相比,NCDM水渗透通量提升1.3倍;与哌嗪类聚酰胺纳滤膜相比,水渗透通量提升1.8倍。NCDM对染料甲基蓝(MYB)和氯化钠(NaCl)的截留率为99.9%和7.9%,具有良好的染料和NaCl的分离能力。NCDM对MYB和NaCl的选择分离因子可达440。此外,NCDM-3具有良好的能稳定和抗污染能力。NCDM-3对MYB/NaCl的混合溶液进行24 h连续分离,其水渗透通量稳定在约9.8 L/(m^(2)·h·bar),对MYB和NaCl的截留率分别为99.8%和11.0%。在以0.1 g/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为污染源的抗污染实验中,NCDM-3的通量恢复率高达95.5%。该研究工作为制备高渗透以及高染料/无机盐选择的纳滤膜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夏文黄亦涵秘一芳
关键词:纳滤膜抗污染
含螺旋双茚满结构的热重排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
2025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二胺单体3,3,3',3'-四甲基-6,6'-双(3-氨基-4-羟基苯氧基)-1,1'-螺旋双茚满(TBAHS),然后分别与等摩尔比的6种二酐单体聚合,涂膜后经300℃热酰亚胺化制备出一系列含羟基的聚醚酰亚胺(PEI)膜,再经450℃热处理得到相应的热重排(TR)膜.测试结果表明:由于螺旋双茚满结构的引入,6种PEI膜均表现出优异的力学能和热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17~352℃.热重排后,TR膜的力学能显著下降,但气体渗透能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基于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6FDA)的TR(TBAHS-6FDA)膜对CO_(2)、H_(2)、O_(2)和N_(2)的气体渗透系数分别达到806.2、869.0、180.7和27.7 Barrer.同时,O_(2)/N_(2)的选择为6.52,分离性能接近2015年上限;CO_(2)/N_(2)的选择为29.10,分离性能超越了2008年Robeson上限.因此,将螺旋双茚满结构引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中将有效提高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
王显智鲁云华肖国勇侯蒙杰李琳王同华
关键词:聚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MOF)基混合基质膜界面改方法及其气体分离性
2025年
气体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行业中极为常见,与传统气体分离技术相比,具有占地小、能耗低、操作简单和节能环保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膜材料作为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被广泛研究,其中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的混合基质膜(MMM)兼具高渗透和高选择,是有潜力的气体分离膜材料。MOF材料种类繁多,具有孔道结构可调和表面可修饰,但MOF颗粒与聚合物存在质差异,相容较差,易分散不均匀,导致MMM中存在颗粒团聚、聚合物链段僵化和颗粒孔道堵塞等界面缺陷,进而影响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和机械能。本文根据改方法原理的不同,归纳了改善MOF基MMM相容的四种方法,分别是MOF的改、MOF表面修饰、聚合物的改和MMM的后处理。结合研究者们的实例,阐述其制备MMM的聚合物种类、MOF种类、目标气体、改方法的机理和改目的,并通过对改前后MMM的渗透率、选择和机械能进行数据对比,体现界面改后达到的分离效果。最后,对目前存在的改方法进行探讨,提出现有界面优化方法的发展空间,比如对分子本身特、温度、老化条件的考虑,以及利用预测模型来预筛选聚合物-填料组合。未来,应重点关注MMM的工业应用场景,提升负载量,最大化多孔MOF的优势,增强膜的机械能和耐老化能,促进MMM进一步商业化发展。
王雪莉杨卫亚张会成王少军凌凤香
关键词:气体分离界面改性
一种具有油水分离性能的改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油水分离性能的改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三乙醇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水杨酸钠、正硅酸乙酯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制得二氧化硅颗粒;S2、将二氧化硅颗粒和单宁...
叶静施旖旎肖宇勋陈超陈桂娥仇晶睿高吉超
基于氮化碳光生正电荷调控的纳滤膜在锂镁分离性能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氮化碳光生正电荷调控的纳滤膜在锂镁分离性能中的应用,属于膜分离技术和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应用采用纳滤膜进行锂镁分离时,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所述纳滤膜由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得:(1)制备氮化碳制膜溶胶;将氮化...
兰华春唐清文安晓强苗时雨刘会娟曲久辉

相关作者

何英姿
作品数:339被引量:32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卫星控制系统 诊断性 敏感器 航天器 空间机械臂
刘文静
作品数:135被引量:15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航天器 诊断性 故障诊断 可诊断性 卫星控制系统
王南华
作品数:62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卫星控制系统 故障诊断 分离性 诊断性 信号流图
王乃鑫
作品数:179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渗透汽化 复合膜 杂化膜 基膜 纳滤膜
纪树兰
作品数:291被引量:6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渗透汽化 杂化膜 聚电解质 复合膜 分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