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篇“ 出凝血机制“的相关文章
- 动漫微课在“出凝血机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索动漫微课为主体的微教学体系在“出凝血机制”教学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及实习医师进行研究,以“出凝血疾病概述”教学为例,以出血后血管里发生的故事为线索,应用万彩动画大师软件设计开发了“出凝血机制”系列动漫微课,并构建了微教案、微课、微练习、微反馈等微教学体系;以微教学联合传统授课模式与单纯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对照研究,对以微课为主体的微教学体系进行评价。结果理论考核显示,观察组考试成绩为45(40,50)分,对照组为40(35,45)分。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在“微课选题”“微课设计”“微课学习方式及效果”“教学方式的评价”方面,微课教学得到了规培及实习医师的一致认可,但未撼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结论动漫微课为主题的微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未撼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可作为有益补充,尚需进一步完善。
- 侯雅军富琦李颖高飞念家云
- 关键词:动漫出凝血血液内科住院医师实习医师
- 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调控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及出凝血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SQ)宫内缓释系统调控大鼠子宫内膜出凝血机制。方法:选定3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Q-IUD组、IUD模型组、缓释材料(LR)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学、子宫内膜形态学,ELISA检测宫腔冲洗液内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TXA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含量。结果:在子宫大体形态学方面,SQ-IUD组充血水肿和渗出粘连程度较IUD模型组明显减轻;在子宫内膜形态学方面,SQ-IUD组上皮细胞脱落、腺体扩张、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IUD模型组明显减轻;在PAI-1、t-PA方面,SQ-IUD组PAI-1的含量较IUD模型组明显升高,SQIUD组、IUD模型组PAI-1的含量分别为(205. 45±16. 03) pg/m L、(177. 22±22. 08) pg/m L(P 〈0. 05),SQ-IUD组t-PA的含量较IUD模型组明显降低,SQ-IUD组、IUD模型组t-PA的含量分别为(3. 20±0. 29) ng/m L、(3. 61±0. 47) ng/m L(P 〈0. 05);在TXA2、PGI2方面,SQ-IUD组二者的含量较IUD模型组均明显升高,SQIUD组、IUD模型组TXA2的含量分别为:(260. 88±23. 40) pg/m L、(228. 68±31. 31) pg/m L(P 〈0. 05),SQ-IUD组、IUD模型组的PGI2含量分别为:(235. 25±23. 59) pg/m L、(200. 88±22. 90) pg/m L(P 〈0. 05);在TXA2/PGI2方面,SQ-IUD组的比值较IUD模型组略低,SQ-IUD组、IUD模型组的TXA2/PGI2比值含量分别为:(1. 12±0. 15)、(1. 14±0. 14)(P〉 0. 05)。结论:三七茜草缓释系统可明显减轻IUD放置后子宫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形态;三七复方有效成分可能通过调节t-PA、PAI-1和TXA2、PGI2平衡而起到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
- 张芳杨蕾李盼盼李彦楠徐丽师伟李澄王领弟孙孟瑶于航
- 关键词:宫内缓释系统子宫内膜形态学出凝血机制
- 术后体温对剖胸手术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体温对剖胸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0例剖胸病人分为观察组(术中升高体温1℃)和对照组(室温)。分别于术前、术终记录体温、出血量、PT、PT%、FIB、APTT,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P<0.01,差异显著。结论:保持外科病人的中心体温在正常或稍高的范围内,可减少血液的丢失。
- 何鹏陈家宽何晓燕李淳成
- 关键词:剖胸术出血
-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为临床老年病人使用最佳浓度的肝素封管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6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A、B、C、D4组,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每组各40例。A、B、C、D组各采用2mL用0.9%生理盐水稀释的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进行正压封管:浓度分别为含肝素62.50u/mL、78.0u/mL、100.0u/mL、125.0u/mL。比较4组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及封管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结果 4种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留置针置管时间不同(均P<0.05);A组与B、C组,B组与C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A、B、C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肝素封管液封管效果最佳。4种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封管前以及拔针后24hPT、APTT、Fg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出凝血机制正常的老年病人使用上述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是安全可靠的,应用含肝素125u/mL的肝素封管液2mL对老年病人进行正压封管能使留置针达到最佳的留置时间。
- 林楚玉许静华孙淑銮林丽容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肝素封管液老年患者置管时间出凝血机制
- 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老年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对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老年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优选出对老年病人安全、有效剂量的肝素封管液。[方法]将20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稀肝素盐水封管液50mL(含肝素6.25U/mL)、10mL(含肝素62.5U/mL)、5mL(含肝素62.5U/mL)、2mL(含肝素62.5U/mL)进行封管,比较置管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同时观察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结果]4种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置管前后PT、APTT、F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与留置针保留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凝血机制正常的老年病人使用上述不同剂量的肝素封管液是安全、可靠的,50mL肝素封管液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 黄美香张燕燕刘丽刘威王敏
- 关键词:肝素老年人出凝血机制静脉留置针
- 原位肝移植术后出凝血机制障碍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2
- 2005年
- 蔡宇蒲青凡孙碎康郑树森金文扬毛红胡惠敏张海峰任瑞芳潘继豹黄海珍王钱东陈伟叶溱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出凝血机制并发症
- 加温输液对乳癌根治术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2年
- 目的减少病人术中出血。方法将 80例乳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 (加温输液 )和对照组 (室温输液 )各 40例。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输入加温液体 (37~ 38℃ ) ,腹部以下盖保温毯 ,使肛温保持在 36~ 37℃ ;对照组输入室温液体 (2 0~ 2 1℃ ) ,不用保温毯。比较两组术后体温、出血量、输血量及部分凝血项目测定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终止和手术后 2 h体温比较 ,均 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 ,均 P<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术后血小板 (PL T)计数、凝血酶原活动度 (PT% )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比较 ,均 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温输液可使病人术中术后的体温维持正常 。
- 陈光华李淑琴董宁蝉王月凤孙小菊李金娜
- 关键词:乳癌根治术加温输液凝血机制肿瘤科护理
- 高压氧治疗对正常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对正常人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PLG),用金标法测D-D二聚体,对比上述禹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高压氧治疗可使FIB,PLG降低。D-D二聚体升高,APTT时间延长,对PT,AT-Ⅲ无影响。结论 高压氧治疗主要影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纤溶系统,同时对内凝血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为临床合理选择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提供实验依据。
- 马聪潘晓雯等
-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正常人病人出血凝血
-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出凝血机制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1997年
- 对46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测定。了解其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糖尿病组血糖、尿糖控制基本稳定后,血小板聚集功能仍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这种改变出现于微血管病变之前。磺脲类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小剂量巴米尔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正常。糖尿病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韩露高志敏徐恩迪李伟冯筱琳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NIDDM
- 不同剂量肝素封管液的效果及对患儿出凝血机制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6
- 2002年
- 牟园芬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肝素封管液患儿出凝血机制
相关作者
- 徐丽

- 作品数:98被引量:4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子宫腺肌病 宫内节育器 宫宁颗粒 中医综合 IUD
- 潘华伟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平阴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出凝血机制 出凝血 CIC C4 血小板检测
- 陈伟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出凝血机制 出凝血 并发症 原位肝移植术后 原位肝移植
- 林丽容

- 作品数:4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出凝血机制 肝素封管液 老年患者 老年病人
- 陈满清

- 作品数:49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
- 研究主题: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一氧化氮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