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3篇“ 凝血-纤溶“的相关文章
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激活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进程、扩散风险以及预后息息相关。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反应监测以及预后评估中,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的作用至关重要。TAT水平升高反映机体凝血系统的激活,表明肿瘤侵袭及预后较差;TM参与凝血酶的调节,且直接关系到肿瘤的转移潜力以及患者的生存率;PIC水平的变化反映了纤溶系统的活性,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本文旨在探究TAT、TM以及PIC在恶性肿瘤患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如何用于肿瘤的检测。
和小华康兴发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恶性肿瘤
一种凝血-纤溶高平衡型冻干血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止血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凝血纤溶高平衡型冻干血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凝血纤溶高平衡型冻干血浆根据不同类型的组织器官损伤后其凝血纤溶系统变化规律不同,在冻干血浆中复配适宜浓度的凝血因子、...
宗兆文杜文琼代承麟陈琳陈灿贾益君蒋仁庆钟鑫杨昊洋刘松
基于临床资料、凝血-纤溶指标构建车祸创伤并发DIC的预警模型
2025年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凝血-纤溶指标构建车祸创伤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215例车祸创伤患者作为建模集,根据是否并发DIC分为DIC组、无DIC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凝血-纤溶指标[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纤溶指数(LY30)、凝血指数(CI)],经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rms程序包、递归分割法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采用Bootstrap法绘制校准曲线验证预测价值。另选取2024年5-8月该院收治的50例车祸创伤患者作为外部验证样本。结果建模集215例车祸创伤患者中,82例发生DIC(DIC组),133例无DIC(无DIC组),DIC发生率为38.14%。DIC组糖尿病比例、简明损伤定级(AIS)评分≥4分比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D-D水平、TM水平、LY30均高于无DIC组(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小板计数、FIB水平、CI均低于无DIC组(P<0.05)。GCS评分12~15分、CI>-3.50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AIS评分≥4分、ISS>25分、D-D>578.60μg/L、TM>14.50 TU/mL、LY30>5%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的车祸创伤并发DIC预警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35;校准曲线在内部与外部验证集中均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区分度及预测价值。结论GCS评分12~15分、CI>-3.50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保护因素,AIS评分≥4分、ISS>25分、D-D>578.60μg/L、TM>14.50 TU/mL、LY30>5%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警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预测、防治车祸创伤后并发DIC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王艳秋余汉忠戴必照王泉丁静张建超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警模型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PTX3、VEGF与凝血-纤溶失衡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与凝血-纤溶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无微血管病变情况,观察组患者患有微血管病变。检测患者的PTX3、VEGF及凝血-纤溶指标,分析PTX3及VEGF水平与凝血-纤溶指标的相关性,PTX3、VEGF水平以及凝血-纤溶指标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TX3、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6,P<0.05);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9、7.519、2.267、3.177、5.035,P<0.05);PTX3及VEGF与凝血功能呈正相关(r=0.485、0.421,P<0.05),与纤溶功能呈负相关(r=-0.212、-0.314,P<0.05);PTX3、VEGF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74、1.473,P<0.05)。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PTX3和VEGF表达水平上调,且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功能增强,纤溶能力减弱。PTX3及VEGF与凝血功能具有相关性,且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余家会顾锋麻诗琪马淑慧李勤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凝血-纤溶
术中间歇性气压治疗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凝血纤溶功能、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术中间歇性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治疗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凝血纤溶功能、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IPC治疗分为对照组(术中未行IPC治疗)和研究组(术中行IPC治疗),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以基本资料为条件进行1∶1匹配使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分析2组患者的DVT和下肢肿胀发生情况,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溶指标包括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下肢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和腘静脉)血流速度,并分析凝血纤溶功能指标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匹配得到120例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2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时DVT发生率和术后1、3和7 d时的下肢肿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凝血纤溶指标以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时间及组别-时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凝血纤溶指标以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均随着术中IPC干预措施的不同而不同,研究组术后凝血指标(PT、TT、APTT)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术前先降低再升高且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小、升高幅度更大;而研究组术后纤溶指标(D-D、FIB和FDP)均较术前先升高再降低且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小,降低幅度更大。PT和TT均与股静脉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21,P=0.042;r=0.22,P=0.040),二者也均与腘静脉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25,P<0.001;r=0.20,
牛帅秦聪杨永宾
关键词:胃癌凝血功能纤溶功能深静脉血栓形成
不同临床分期肺癌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表达差异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不同临床分期肺癌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2月南通瑞慈医院诊治的1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Ⅰ期100例、Ⅱ期30例、Ⅲ期26例),并选取10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检测所有人群的凝血纤溶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5.78±0.31)g/L高于健康组(2.57±0.21)g/L,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234.40±11.58)×10^(9)/L高于健康组的(156.89±12.6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96、50.335,P均<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肺癌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增加,凝血酶时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期肺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Ⅱ期、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156例患者中,Spears-man秩相关分析法显示临床分期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多伴随有凝血纤溶指标表达异常,凝血纤溶指标表达状况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
于丹丹涂东海黄洁琼
关键词:肺癌凝血指标纤溶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疾病活动的关系
2024年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指标及不同系统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SLE患者109例及10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纤溶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2聚体(DD)]与SLE疾病活动指标[血沉(ESR)、补体(C)3、C4、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及不同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血浆APTT、PT、TT、FIB、FDP、DD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APTT、PT、TT、FIB、FDP、DD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SLE患者疾病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SLE患者血浆PT、FIB、FDP、DD水平升高(P均<0.05);与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5分]者比较,疾病活动期(SLEDAI评分≥5分)的SLE患者血浆FIB、FDP、DD水平高(P均<0.05)。与无肾脏病变者比较,出现肾脏病变的SLE患者血浆FIB、FDP、DD水平高(P均<0.05);与无间质性肺炎(ILD)者相比,存在ILD的SLE患者血浆FIB水平高(P<0.05);与未出现浆膜炎患者相比,出现浆膜炎的SLE患者血浆PT、APTT、FDP、DD水平高;与无血液系统受累者相比,存在血液系统受累的SLE患者血浆PT、APTT长(P均<0.05)。SLE患者血浆PT水平与ESR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P均<0.05);APTT与ESR、IgG、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与C3、C4呈负相关(P均<0.05);FIB与ESR、IgG、C4、IgA水平及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SLE患者血浆DD与ESR、CRP、IgG、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FDP与ESR、CRP、IgG、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ESR、IgA、IgG、抗dsDNA�
俞烜华刘昌泉张莹张伟桢吕雪冰李扬宇吴月萍黄惠娟
关键词:凝血系统纤溶系统疾病活动红斑狼疮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纤溶指标变化
2024年
探讨内皮损伤分子标志物、凝血纤溶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纤溶指标测定。对比两组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差异。结果 高血压患者TM、VWF、PAI-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不同分级之间2和3级TM、VWF、PAI-1水平均高于1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和3级组之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的TM、VWF、PAI-1均正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纤溶指标对于患者病症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密切,临床中指标的异常表现可能是并发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值得推广。
吴海燕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指标
凝血联合纤溶指标的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凝血联合纤溶指标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入院就诊的12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样本,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院孕检的正常孕妇126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凝血四项和纤溶四项检测。结果观察组FIB(5.15±1.04)g/L高于对照组的(3.02±0.19)g/L,且PT(10.22±1.18)s、TT(12.19±2.01)s、APTT(23.87±3.03)s低于对照组[PT(12.61±1.29)s、TT(17.14±1.16)s、APTT(30.28±1.72)s],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DD(17.46±2.93)mg/L、FDP(17.41±2.59)μg/L、PAI-1(58.57±7.53)ng/mL、tPA(4.34±1.66)U/mL均高于对照组[DD(1.32±0.88)mg/L、FDP(2.78±0.22)μg/L、PAI-1(18.65±6.74)ng/mL、tPA(0.41±0.02)U/mL],差异显著,P<0.05。结论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的体征,对凝血纤溶指标进行联合检测能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赵东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凝血功能纤溶指标
术中保温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措施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先心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3例。两组均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术中采取积极保温措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相关参数和手术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D-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凝固启动时间(CST)、完全纤溶时间(WFT)、平衡时间(BLT)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保温能有效改善先心病患儿的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功能,对维持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均有积极意义。
王奇浮志坤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术中保温凝血功能纤溶系统手术应激

相关作者

李曦
作品数:35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脉搏波传导速度 血尿酸水平 体检人群 心房颤动患者 非瓣膜病
彭新界
作品数:8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非瓣膜病 凝血-纤溶 心房颤动患者 阿司匹林 华法林
张文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凝血-纤溶 非瓣膜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高血压 阿司匹林
张维君
作品数:221被引量:1,237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血管疾病
王龙华
作品数:17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患者 心律失常 非瓣膜病 凝血-纤溶 抗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