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2篇“ 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章
- 危急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及研究进展
- 2025年
- 危重症患者如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脓毒症、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等常常面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表明50%的危重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16%的危重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出血,20%的危重患者伴随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30%的危重患者合并静脉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甚至急性肺栓塞等。危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各不相同,主要包括:凝血因子/抗凝因子失衡、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纤溶系统异常、血管内皮损伤以及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无论合并出血性疾病或栓塞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均是ICU隐匿的杀手。本文通过分析肝衰竭、肾衰竭以及脓毒症等ICU常见危重患者凝血紊乱病理生理机制,采用规范化监测以及治疗策略,及时去除病因,纠正凝血功能异常,预防凝血紊乱相关不良事件,降低死亡风险,改善临床结局。
- 柳舟张亮陈静李光邹捍东朱燚高航詹丽英
- 关键词:重症医学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病理生理
- 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诊断
- 2025年
- 创伤诱导的凝血功能障碍(trauma induced coagulopathy,TIC)是由创伤引起的异常凝血过程。早期表现为凝血不足导致出血,后期以高凝状态为特征,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相关。TIC的病理机制复杂,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免疫系统激活、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凝血激活,在“致命三联征”(凝血障碍、低体温、酸中毒)下更加明显。实验室诊断主要基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和黏弹性止血检测。近年来,细胞介导的止血模型得到广泛关注,强调了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关键作用。组织损伤和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导致的代谢异常与TIC密切相关。纤溶系统失衡可能增加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TIC管理的优先事项是止血和恢复循环血容量。目标导向的血液制品输注策略和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的应用显示出良好效果。新研究方向包括微RNA(microRNA)调控、内皮糖萼层损伤与TIC的关系,以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的开发。本文综述了TIC的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为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认识和管理提供方向。
- 张勇骁刘善收代铮付传庆尹文
- 关键词:大量输血纤维蛋白溶解静脉血栓栓塞
- 交通创伤患者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交通创伤患者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急诊外科2022年4月—2023年3月交通创伤患者122例,根据是否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n=30)和未发生组(n=92)。比较2组患者体温、酸中毒、头颅CT复查血肿增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等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交通创伤患者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对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体温、入院时GCS、PLT、Hb低于未发生组,而ISS、酸中毒发生率、头颅CT复查血肿增大发生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低、Hb水平低、ISS高、发生酸中毒、头颅CT复查血肿增大是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5项因素联合预测交通创伤患者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敏感度83.3%,特异度96.7%。结论入院时GCS低、Hb下降、ISS高、发生酸中毒及头颅CT复查血肿增大均是导致交通创伤患者继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且上述因素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
- 宋志新叶建军杨道武
- 关键词:ROC曲线凝血功能障碍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2025年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复合制剂,由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钠组成,广泛用于治疗重度呼吸道、泌尿道和腹腔感染。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该药物可能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其中最严重的为凝血功能障碍。尽管关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药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干扰正常的凝血过程。具体来说,它可能影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进而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延长。这些变化与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状态、饮食习惯、药物剂量以及治疗持续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此外,动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及时识别并处理凝血功能障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现有的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总结,探讨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证据的预防和管理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提高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指导建议,以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 包秋燕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凝血功能障碍
- 替加环素致凝血功能障碍、胆红素水平升高1例
- 2025年
- 患者,女性,84岁。2024年6月24日因“消化道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入住我院甲状腺、胃肠、疝外科,在全身麻醉下行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穿孔周围组织活检、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发热,循环不稳定,白细胞计数(WBC)12.0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95.7%。
- 黄丽王彦辰
- 关键词:替加环素凝血功能障碍胆红素水平肝损伤
- 一种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出血的Janus结构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出血的Janus结构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止血海绵为两面异质的双层结构,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邻苯二酚类化合物接枝壳聚糖,远离皮肤的一面为含亲水性基团的纤维膜,所述含亲水性基团的纤维膜层...
- 蓝广芊陈哲畅胡恩岭陆飞谢瑞琪余堃
-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和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 2025年
-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触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是导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脓毒症引发的凝血功能障碍不仅是威胁生命的一种并发症,也是脓毒症患者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将有助于临床医师更早地识别这些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 娜孜拉·海热提何勇波杨建中
-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生物标志物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诊断和预后预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 2025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弥漫性肺部炎症和水肿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特征是肺泡⁃毛细血管屏障两层损伤,会导致促炎、促凝血途径激活,微血管血栓形成。血管生成素⁃2、D⁃二聚体、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等凝血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预测预后。本文综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途径相关诊断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
- 林思敏邓医宇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预后
- 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肝功能异常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肝功能异常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接诊的肝功能异常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的方式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熊去氧胆酸、甘草酸二铵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结果 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48.76±4.98)IU/L、(38.76±3.05)IU/L、(42.63±5.73)μ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33.81±5.62)IU/L、(27.37±8.04)IU/L、(51.73±6.8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PTA、PT、INR指标分别为(39.61±11.83)%、(19.92±5.04)s、(1.63±0.32),均优于对照组的(33.35±12.97)%、(24.72±8.01)s、(2.12±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肝功能异常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不仅能促进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指标改善,也能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有关指标完善,但是在促进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的方面,异甘草酸镁具有更好的效果。
- 黎伟政叶秀银邓颖吴平杨文晓张小娟任伟旺
-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疗效
- 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继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围术期的急救护理
- 2025年
- 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继发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围术期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早期识别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建立多学科快速反应团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内环境稳定;动态评估病情变化,积极预防与处理术后并发症;给予贯穿全程的心理护理、个性化生活支持,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及出院随访护理。经过多学科团队的积极治疗与精细化护理,患者救治成功,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母婴状况良好。
- 张乐金颖刘宁宁张雪松沈妤冯素文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凝血功能障碍围术期酸中毒低血糖急救护理
相关作者
- 岳茂兴

- 作品数:800被引量:1,552H指数:2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救治 救治 四氧化二氮 疗法 MODS
- 李志伟

- 作品数:99被引量:19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 胸腹损伤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活化因子 凝血功能障碍
- 徐旭

- 作品数:56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 胸腹损伤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活化因子 凝血功能障碍
- 梁华平

- 作品数:439被引量:1,913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创伤 脓毒症 创伤后 吴茱萸碱 胍丁胺
- 梁永刚

- 作品数:23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
- 研究主题:胸腹损伤 重症 血小板活化因子 凝血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