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雷沙吉兰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的改善作用。方法:对符合入组的患者予雷沙吉兰1 mg/d口服,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8、12周分别进行多个量表的评估,对比治疗前后的主要疗效指标:新冻结步态问卷(new freezing of gait questionnaire,NFOG-Q)、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量表,以及次要疗效指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分(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MDS-UPDRS)量表第Ⅱ和第Ⅲ部分、PD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39项(PD questionnaires-39,PDQ-39)、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平衡自信(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ABC)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HAMD-14。结果:接受雷沙吉兰治疗的患者在服药后4、8、12周,NFOG-Q评分和TUG显著下降(P<0.01)。且随着服药4、8、12周的时间变化雷沙吉兰有持续性的改善趋势。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MDS-UPDRS-Ⅱ量表第Ⅱ和第Ⅲ部分、PDQ-39评分、MMSE评分、BBS、AB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D Hoehn-Yahr(H-Y)分期2~3期患者的NFOG-Q评分改善较H-Y分期4期患者明显(P<0.05)。结论:雷沙吉兰可改善PD患者的FOG,同时提高了PD患者的活动能力、步态平衡、认知和生活质量;雷沙吉兰对早中期PD患者的FOG治疗效果较晚期患者更明显。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在直线行走过程中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2例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13例帕金森病不伴冻结步态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受试者接受临床特征、步态时空参数和直线行走sEMG评估。分析步态周期各时段中重症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的sEMG信号特征改变,指标选用标准化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值和共激活比值。同时,探索sEMG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受试者和非冻结步态患者相比,冻结步态患者的步速减慢、步幅缩短、摆动相减少、步态变异性增加(P<0.05)。在步态周期的单支撑相阶段,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健康对照降低(P<0.05);在摆动前期,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非冻结步态患者显著下降(P<0.01),但非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健康对照增加(P<0.01)。对于腓肠肌标准化RMS,冻结步态患者在摆动前期较非冻结步态患者和健康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冻结步态患者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共激活比值在摆动相较非冻结步态患者降低(P<0.05)。冻结步态患者摆动前期腓肠肌标准化RMS与冻结步态严重程度(r=-0.758,P=0.007)、摆动相共激活比值和步幅变异性(r=0.716,P=0.013)显著相关。结论:直线行走步态周期中摆动前期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sEMG活动下降、摆动相胫骨前肌-腓肠肌共激活比值降低是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