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3篇“ 冷缺血“的相关文章
- 冷缺血时间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冷缺血时间(CIT)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去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移植中心完成肝移植术受者387例,根据供肝CIT将受者分为短CIT组(CIT≤6h,162例)、中CIT组(6h10h,79例),对比3组术后1d、术后7d、术后14d的肝功能指标。同时根据肝移植术后EAD情况将所有受体划分为EAD组(n=62)与非EAD组(n=325),对比两组受体术前一般临床资料、供体一般临床资料及受体术中相关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E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肝移植术后EAD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7d、术后14d与术后1d比较,3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中CIT组、长CIT组与短CIT组比较,各时间点TBiL、ALT、AST水平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长CIT组与中CIT组比较,各时间点TBiL、ALT、AST水平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受体MELD评分、供体年龄、CIT、术中失血量均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受体MELD评分、供体年龄、CIT、术中失血量及联合预测对于预测肝移植术后EA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预测的AUC=0.946,95%CI为0.913~0.978,灵敏度为0.903,特异度为0.929,预测价值较高。结论CIT延长会加重肝移植患者术后EAD,且受体MELD评分、供体年龄、CIT、术中失血量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肝移植术中医护人员需综合管控上述因素,以提升手术配合及手术成功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 高倩杨龙边冬梅
- 关键词:冷缺血时间肝移植
- 冷缺血时间对不同疾病类型肝组织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高质量的肝脏组织样本对肝脏疾病的研究至关重要,冷缺血时间(CIT)是影响组织样本质量的关键因素,探讨冷缺血时间与不同疾病类型肝组织样本质量的相关性,为获得高质量肝组织样本提供标准。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HCC)和胆道闭锁(BA)患者各30例,手术切除肝组织后,室温放置0、0.25、0.5、1、2、3、5和6 h后,分别从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及形态学水平对组织质量进行检测,提取总RNA及基因组DNA,分别检测浓度、纯度及完整性(RIN/DIN值),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0、6 h后ALB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0、6 h后Hep Par1、CK19、CD34、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0、6h后ALB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样本冷缺血0、6 h后组织及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DNA产量、RNA纯度和RNARIN随时间变化,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效应不显著,表明肝癌和胆道闭锁组间没有差异。DNA产量和RNA RIN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时间的影响随着组别不同而有所不同。与冷缺血0 h相比,肝癌、胆道闭锁组织样本冷缺血6 h后ALB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样本冷缺血0、6h后Hep Par1、CK19、CD34、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均无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组织样本冷缺血0、6 h后ALB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石蜡切片HE染色显示样本冷缺血0、6 h后组织及细胞形态学无变化。结论 冷缺血时间对肝组织样本中核酸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缩短冷缺血时间可获得高质量肝组织样本。
- 马婷婷毕森盛曹磊印志琪段可然王政禄郑虹
- 关键词:冷缺血时间肝细胞癌胆道闭锁DNA完整性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热/冷缺血后供肾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热缺血、冷缺血后供肾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0µmol/L Dex组)和Dex组(1µmol/L Dex组),每组7只。采用放血法处死大鼠,热缺血30 min后摘取肾,对照组供肾直接固定或-80℃保存,模型组和Dex组供肾分别置于含0µmol/L Dex和1µmol/L Dex的威斯康星大学器官保存液中4℃冷藏24 h,模拟供肾冷缺血状态。肾组织行HE染色后观察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组织损伤评分,比色法测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测定磷酸化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pMLKL)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无明显异常,模型组部分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Dex组肾小管损伤较模型组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Dex组肾损伤评分、NAG活性升高,TUNEL阳性凋亡细胞数增多,pMLKL和RIPK3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Dex组肾损伤评分、NAG活性降低,TUNEL阳性凋亡细胞数减少,pMLKL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Dex对大鼠热缺血、冷缺血后供肾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少细胞凋亡、抑制坏死性凋亡有关。
- 邹基凤盛浩肖亚宋亚军
- 关键词:热缺血冷缺血器官保护
- 多参数功能MRI评价冷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肾脏血流及氧合水平的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血氧水平依赖(BOLD)技术评估冷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肾脏血流和血氧微观改变的价值。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肾脏冷缺血1 h组(CIRI 1 h)、冷缺血2 h组(CIRI 2 h)、冷缺血4 h组(CIRI 4 h)组及假手术组(CIRI 0 h),每组25只。每组随机选取5只分别在术前、术后(1 h、1 d、2 d、5 d)进行ASL及BOLD MRI,测量肾皮质的血流量(RBFCo)值及T_(2)^(*)值(T_(2)^(*)Co)、肾外的髓外带T_(2)^(*)值(T_(2)^(*)OSOM)和肾外髓内带T^(2*)值(T^(2*)ISOM)。随后切除大鼠左肾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及组内的不同时间点之间MRI参数和大鼠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RI参数间及MRI参数与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 h,冷缺血组大鼠肾脏RBFCo、T_(2)^(*)_(Co)、T_(2)^(*)_(OSOM)值均较术前减低(均P<0.05);术后5 d,CIRI 0 h、CIRI 1 h组的RBFCo、T_(2)^(*)_(Co)、T_(2)^(*)_(OSOM)、T^(2*)_(ISOM)值恢复至其术前水平(均P>0.05),CIRI 4 h组上述指标仍低于术前水平(均P<0.05)。术后1 h、1 d、2 d,CIRI 4 h组T_(2)^(*)OSOM值均较其他各组低;术后5 d,CIRI 4 h组RBFCo、T^(2*)_(Co)、T^(2*)_(OSOM)、T^(2*)_(ISOM)值均低于CIRI 0 h组(均P<0.05)。CIRI 2 h组、CIRI 4 h组的术后各时间点的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高于其术前(均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评分呈减低趋势;术后各时间点,CIRI 4 h组评分均较CIRI 0 h、CIRI 1 h组高;术后1 h、2 d、5 d,CIRI 2 h组的评分均较CIRI 0 h、CIRI 1 h组的要高(均P<0.05)。RBF_(Co)、T_(2)^(*)Co、T_(2)^(*)_(OSOM)、T^(2*)_(ISOM)值与肾小管损伤评分均呈中度负相关(r=-0.714、-0.689、-0.518、-0.579,均P<0.001);RBFCo值与T_(2)^(*)_(Co)、T^(2*)_(OSOM)、T^(2*)_(ISOM)值呈中度正相关(r=0.704、0.525、0.612,均P<0.001);T_(2)^(*)_(Co)值与T_(2)^(*)_(OSOM)、T_(2)^(*)_(ISOM)值呈中度正相关(r=0.68
- 徐基磐陈丽华任燕袁仪忠谢双双王振胡占东沈文
- 关键词: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自旋标记
- 冷缺血期一氧化碳和氢气联合膨肺对肺移植后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冷缺血期一氧化碳(CO)和氢气(H_(2))联合膨肺对大鼠移植肺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40只供体和40只受体,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O_(2)膨肺组(O_(2)组)、CO膨肺组(CO组)、H_(2)膨肺组(H_(2)组)和CO和H_(2)联合膨肺组(CH组),每组10对(每对1只供体和1只受体)。供体大鼠切取左肺后,于冷缺血期进行气体膨肺,O_(2)组采用40%O_(2)+60%N_(2)膨肺,CO组采用0.05%CO+40%O_(2)+59.95%N_(2)膨肺,H_(2)组采用3%H_(2)+40%O_(2)+57%N_(2)膨肺,CH组采用0.05%CO+3%H_(2)+40%O_(2)+56.95%N_(2)膨肺,四组体积均为5 ml/kg,每30分钟使用气密针置换气体1次,180 min后行肺移植。受体大鼠于移植前即刻、再灌注后3、60、120、180 min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_(2)/FiO_(2)、pH和碱剩余(BE)。再灌注后180 min处死受体大鼠,测定移植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ELISA法检测移植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检测移植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BALF中大聚积体(LA)、小聚积体(SA)和LA/S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移植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LIS)。结果 与O_(2)组比较,CO组、H_(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60、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MPO含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A、NF-κB蛋白含量和LIS均明显降低(P<0.05),IL-10浓度、LA、LA/SA和SP-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O组比较,H_(2)组和CH组受体大鼠再灌注后120、180 min PaO_(2)/FiO_(2)、pH、BE均明显升高(P<0.05),CH组移植肺组织W/D、IL-6、IL-1β、TNF-α浓度、
- 刘思同郭力甲孟超康继宇蔡振华
- 关键词:一氧化碳氢气肺移植肺损伤
- 输尿管逆行冷缺血技术在机器人辅助复杂性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导管冷缺血的肾功能保护技术用于机器人辅助复杂性肾部分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7例RENAL评分≥7分的复杂性肾肿瘤,予以超滑导丝引导下患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插管,行常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至阻断肾动脉同期,予以4℃生理盐水逆行低温灌注。记录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无中转肾癌根治术,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长156(122,204)min,其中冷缺血时间22(15,36)min、出血量77(30,210)mL。术后3个月患肾的分肾功能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结论:逆行输尿管导管冷缺血技术可用于高RENAL评分的复杂性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保护肾功能。
- 马重姚丽赵福广滕竞飞高峰关亚伟艾星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
- 铁死亡参与肺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PGD与肺CI/R损伤直接相关,是肺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铁死亡是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与缺血损伤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铁死亡在肺移植术前CI/R损伤中的作用,以及Lip-1在缓解肺移植...
- 李佳蔚
- 关键词: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
- 供肝冷缺血时间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供肝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456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肝CIT不同,分为CIT>5 h组(218例)和CIT≤5 h组(238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对比分析2组受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无肝期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第1~7天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水平]及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ICU时间、肝功能水平恢复至正常参考值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56例肝移植受者中,407例(89.3%)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供肝CIT中位数为309 min。CIT≤5 h组和CIT>5 h组手术时间[(446.3±76.8)min比(526.0±98.1)min]、无肝期时间[(51.9±13.3)min比(62.6±18.9)min]、术中输注红细胞量[(7.3±5.8)U比(10.0±6.87)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CIT>5 h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15.9)d和22.7%(54/238),较CIT≤5 h组(27.1±13.0)d和12.4%(27/218)长且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和0.004)。与CIT≤5 h组相比,CIT>5 h组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ALT、AST、TB)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和P=0.001);术后第2、5、6、7天ALT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26、0.015和0.011);术后第2~6天AST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4、0.035、0.029和0.019);术后第2~7天TB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4、0.030、0.039、0.027和0.009)。CIT≤5 h组和CIT>5 h组受者肝功能水平恢复正常参考值时间分别为(10.0±3.2)d和(10.7±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供肝CIT延长会加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损伤,不利于肝移植受者术后恢复。
- 孙延东王峰徐庆国张良灏李新强石尚亨刘欢姜鹏蔡金贞
- 关键词:肝移植冷缺血时间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后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评估鼠肾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技术评价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每组25只,分为假手术组(A0组)、冷缺血1 h组(A1组)、冷缺血2 h组(A2组)和冷缺血4 h组(A3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 h、1天、2天、5天行IVIM扫描。采集数据后进行图像后处理,测量大鼠肾脏皮髓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循环灌注相关系数(D^(*))和灌注分数(PF)。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取血进行生化检查,并取左肾病理切片做肾组织HE染色观察形态学特点及肾周毛细血管(PTC)密度检测。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MRI参数值及生化、PTC值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MRI参数值与生化指标、PTC值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 h各组大鼠左肾皮髓质的ADC、D、D^(*)和PF值均减低(P<0.05)。冷缺血组的IVIM各参数值均低于假手术组,且随着冷缺血时间延长,IVIM各参数值呈逐渐下降。A0组和A1组的IVIM各参数值、A2组的ADC和D值均于术后5天内恢复到术前基线水平(P>0.05)。A2组的D^(*)和PF值以及A3组的IVIM各参数值在术后5天仍低于术前基线水平(P<0.05)。肾皮质和肾髓质ADC、D、D^(*)、PF值与PTC密度呈高度正相关(P均<0.001)。肾皮质和肾髓质D^(*)、PF值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值呈负相关(P均<0.05)。肾皮质和肾髓质D值与BUN值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IVIM能够无创定量评估肾脏不同程度CIRI的变化情况。
- 任燕陈丽华袁仪忠徐基磐夏方杰张全胜沈文
- 关键词:冷缺血
- 冷缺血时间对危重症肝病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c time,CIT)对危重症肝病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后移植肝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59例危重症肝病行OL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CTI分为A组(CIT≤8 h,n=35)、B组(8 h 10 h,n=8)三组。收集受体术前和术后1、7、14、30、60 d的血液样本,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ALT、AST水平均在术后1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A、B两组间至14 d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A、B、C三组间至30 d两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CIT的长短与肝移植术后第1天ALT最高峰值大小呈正相关。各组术后PT-IN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TA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各个独立样本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症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受CIT的影响,最佳的CIT应为8~10 h。
- 李自强田彦邹卫龙游波杨洋金海龙朱雄伟
- 关键词:冷缺血时间原位肝移植术肝功能
相关作者
- 喻文立

- 作品数:300被引量:8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患儿 心肌损伤 肝移植术
- 杜洪印

- 作品数:228被引量:83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围术期
- 高宏君

- 作品数:80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胰岛细胞 胰岛移植 胰岛细胞移植 胰岛
- 王玉亮

- 作品数:100被引量:2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术 再灌注损伤
- 翁亦齐

- 作品数:163被引量:348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心肌损伤 肝移植术 患儿 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