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2篇“ 冠脉旁路移植术“的相关文章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最常见的血运重建手段,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并降低疾病死亡风险。但CABG不能终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进程,CABG后患者存在桥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再次引发心肌缺血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
张立罗湘玉黄丹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
一例冠脉旁路移植术伴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抗栓治疗的用药分析与监护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伴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抗栓治疗的用药思路和要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冠脉旁路移植术伴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抗栓治疗。结果:临床药师参与综合评估患者既往史,协助医生制定患者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使用...
吴泽宇王芳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抗凝抗血小板药学监护
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IL-17、IL-6及BNP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联合冠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瓣膜疾病患者78例,根据手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与试验组40例(予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后恢复情况、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胸比]、炎性因子[IL-17、IL-6]、心衰因子[心钠肽(ANP)、BN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ICU监护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3个月,试验组LVEDD、心胸比较对照组低,LV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个月,两组IL-6、IL-17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个月,两组ANP、BNP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并瓣膜患者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IL-17、BNP水平,改善其心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
刘怡雪王海彦李少珂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IL-17IL-6
左后路心包切开预防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心包开窗对预防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后房颤效果。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单纯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依据手中是否行心包开窗,分...
李正玉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
基于ERAS的心肺康复模式对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期的应用分析
2023年
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心肺康复模式对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自近1年(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患者中抽取60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30例/组,围期干预方式“护士常规健康宣教”、“护士常规健康宣教+治疗师基于ERAS理念的心肺物理治疗”分别对应对照组、实验组,就两组干预效果开展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MIP与MEP均高于对照组,FVC、FEV1、FEV1/FVC、PEF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6MWT、SF-36均高于对照组,干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病情复杂,围期基于ERAS开展心肺康复模式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优化其康复效果的同时也加速了其康复进程,患者可取得更满意的远近期预后。
朱群英何瑞玲叶小君许丹彤黄贝霞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呼吸肌肌力
羟考酮在老年女性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羟考酮在老年女性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择期行OPCABG的老年女性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2例。两组后采用不同的PCIA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时(T1),拔管后6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拔管后48 h内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药使用率和镇痛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平均年龄(68.0±3.5)岁,两组各时点的VAS、Ramsay镇静评分、自控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后皮肤瘙痒及眩晕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相比,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4.4%比12.5%)及排气时间[(32.3±9.2)h比(25.5±6.1)h]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羟考酮用于老年女性OPCABG后PCIA效果良好,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
邹璐雯叶伟光马艳辉徐娜李洪利李超王天龙
关键词:羟考酮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自控静脉镇痛女性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前、后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拟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32例作为研究人群分为两组,60岁以上为老年组18例,60岁以下为中年组14例。同时,随机选择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分别于前1周及后1、3、6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进行分析,通过检测心脏左心室室壁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值分析超声心动图一般参数和心肌应变测量值,以比较各组患者心脏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收缩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两亚组前基线资料、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CABG前及后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比较均有差异显著(P<0.05)。在CABG各组患者中,与前比较,CHD患者后1月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均差异不显著;患者后3、6月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均显著增高(P<0.05)。仅老年组后6月心脏运动纵向应变值与后3月比较显著增高(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可以定量评价CHD患者CABG治疗前后心肌收缩功能,辅助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
沈嘉祺王玉玖卞斐丁立群王傲邹明锐刘宝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
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双抗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冠心病患者以CYP2C19基因为导向的双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血栓弹力图血小板抑制率对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
丛子涵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
冠心病多支病变支架植入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观察
2022年
对比支架植入冠脉旁路移植术用于冠心病多支病变救治的效果。方法 抽取74例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抽取时间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按手方式分组,以施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以施行支架植入治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后随访,并对比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后30d,研究组全因性死亡率低于参照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参照组,P<0.05;后1年,研究组全因性死亡、脑血管率低于参照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参照组,P<0.05;后2年、5年,研究组全因性死亡、脑血管率低于参照组,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较冠脉旁路移植术,支架植入全因性死亡率、脑血管率更低,再次血运重建率更高。
刘晓明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冠脉旁路移植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监测对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38例)。两组患者常规麻醉诱导维持,监测血气、血压、心率(heartrate,HR)、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等。试验组中采用rSO_(2)监测,维持rSO_(2)不低于绝对值50%或不低于基础值20%。在T_(1)(气管插管前)、T_(2)(单肺通气30 min,吻合血管前)、T_(3)(双肺通气即刻)、T_(4)(后6 h)、T_(5)(后3 d)5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记录血气、血压、HR、SpO2等。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前、后6 h、1 d、3 d的认知功能。并记录后6 h、12 h、24h、48h患者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后6 h、1 d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后3 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后6 h、12 h、24 h、48 h共3例患者发生PO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能够增加患者后MMSE评分,降低患者后POD的发生,使手更安全。
郜扬张占琴胡杰陈兴澎何勇屈航英梁哲勇陈强
关键词:脑氧饱和度

相关作者

高长青
作品数:504被引量:1,93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器人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分流术 非体外循环
邓勇志
作品数:124被引量:185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全动脉化 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外科手术
肖苍松
作品数:251被引量:1,00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器人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万峰
作品数:157被引量:637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心病
王怀斌
作品数:42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分流术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