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篇“ 冠状动脉解剖“的相关文章
- 罕见冠状动脉解剖异常2例
- 2025年
-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61岁,因“胸痛1周余”于2024年2月22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患者1周前出现胸痛,呈胸骨后灼烧感,伴背部放射痛,与活动无关,伴胸闷、出汗、乏力,休息后可缓解。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入院生命体征:体温35.9℃,心率74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血压125/81 mmHg;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王裕星于铭梅佳杰赵祺张丽娇耿兆红王莉莉牛楠曲鹏
- 关键词:胸痛湿啰音心内科
- 右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及病变特征对PCI的影响
- 2024年
- 右冠状动脉病变可表现为多样化解剖异常,管壁僵硬增加,血管走形扭曲及成角,以及心动周期中过度铰链运动等特点。这些特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提出了显著的挑战。因此,术前充分了解患者右冠状动脉的解剖异常和病变特征,对于制定精确的介入治疗策略、提高PCI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汪建兵(综述)凌智瑜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变特征
- 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解剖指标的影响--基于冠状动脉CTA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无糖尿病(NDM)、糖尿病前期(PDM)及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弯曲度(CAC)、冠状动脉扩张指数(CDI)、冠状动脉容积指数(CAVI)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冠脉CTA(CCTA)检查的NDM、PDM、DM病例各60例,分析三组病例CAC、CDI、CAVI及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以NDM组为对照,PDM组具有较低的CDI(OR=0.62,P=0.01)和较高的三酰甘油(TG)(OR=1.49,P=0.03),DM组具有较低的CDI、CAVI(ORCDI=0.47,PCDI<0.001;ORCAVI=0.83,PCAVI=0.01)和较高的TG和舒张压(DP)(ORTG=1.53,PTG=0.02;ORDP=1.08,PDP=0.003)。协变量分析控制收缩压(SP)、DP及TG后,NDM组和PDM组及DM组C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M组和DM组CA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解剖学指标在DM不同的阶段会发生变化,DM的早诊断、早治疗在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赵昕叶华景莫森林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 长居地海拔对拟诊冠心病人群冠状动脉解剖及微循环阻力的影响研究
- 长居地海拔对拟诊冠心病人群冠状动脉解剖及微循环阻力的影响研究背景:在长期暴露于慢性缺氧环境中的高海拔居民中,由于低气压、低氧的环境影响,其循环系统可能产生了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以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然而目前关于高海拔...
- 张楚捷
-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
- 对比人工与人工智能图像后处理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及其病变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对比人工与人工智能(AI)后处理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及病变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CCTA资料,分别以人工(人工组,含1名负责图像后处理的影像科主任医师和2名负责分析图像的影像科主治医师)及深睿、数坤AI软件(记为A_(1)组、A_(2)组)行后处理,于容积再现(VR)图像中测量冠状动脉分支数目,于曲面重组(CPR)图像中测量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管腔拉直长度;观察LAD(近、中、远段)、LCX(近、中远段)、RCA(近、中、远段)有无管腔狭窄及其程度、有无斑块及其性质,分析3组评估结果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3组所示冠状动脉分支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_(1)组、A_(2)组所示数目均多于人工组(P=0.04、<0.01)。A_(1)组(P=0.04、0.03)、A_(2)组(P均<0.01)所测LAD和RCA长度均大于人工组,其余组间LAD和RCA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所测LCX长度(P=0.18)及评估LAD、LCX及RCA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_(1)组、A_(2)组评估LAD、LCX、RCA狭窄程度(Kappa=0.58、0.51、0.57),以及A_(1)组(Kappa=0.55、0.57、0.62)、A_(2)组(Kappa=0.56、0.58、0.67)与人工组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均为一般。结论CCTA图像经AI后处理后显示冠状动脉分支较人工后处理更为完整;人工与AI后处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钙化结果的一致性均不高。
- 赵福琳陈澜菁刘俊七兰永树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图像后处理人工智能
- 外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迷宫Ⅳ手术相关的冠状动脉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用解剖学的方法研究行标准外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迷宫Ⅳ手术时需要明确的冠状动脉走行问题。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接受心脏移植的16例患者,对切除下的受体心脏进行解剖。观察与标准外科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迷宫Ⅳ手术相关的冠状动脉走行、与房室环的毗邻关系以及房室结动脉和窦房结动脉的走行。结果:右冠状动脉沿三尖瓣瓣环走行时,至三尖瓣前叶瓣环处时多数走行于三尖瓣瓣环的心房侧,至后叶瓣环处时平三尖瓣瓣环水平。左回旋支沿二尖瓣瓣环水平走行时,在P1区时多走行于二尖瓣瓣环的心房侧,二尖瓣的P2区瓣环为无血管区,P3区瓣环有右冠状动脉来源的分支血管,但与瓣环的走行关系变异较大。窦房结动脉自右冠状动脉发出时,经常会走行于右心耳与三尖瓣瓣环之间。如果源自左冠状动脉,则经常会走行于主动脉根部后左心房顶处。房室结动脉源自右冠状动脉主干,走行于三尖瓣隔侧瓣环与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开口之间,走向房室结。结论:冠状动脉在房室沟走行时,与房室环之间的空间毗邻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认识并掌握这些规律,可有效避免迷宫Ⅳ手术中消融线路损伤冠状动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高进宋辰陈枫杰杨晓涵王志伟熊辉刘盛樊红光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房颤动
- 640层容积CT对左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与左前降支狭窄关系的研究
- 目的运用640层容积CT测量结果探讨左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与左前降支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16例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左冠状动脉多发斑块患者,由两名副...
- 郝娟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
- 经640层容积CT评估左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与左前降支狭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 运用640层容积CT测量结果探讨左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与左前降支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左冠状动脉多发斑块患者116例,测量左主干(LM)长度,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LAD-LCX)夹角,左主干与左前降支(LM-LAD)夹角。根据左前降支(LAD)是否显著狭窄分为LAD显著狭窄组(LAD狭窄≥50%)和LAD非显著狭窄组(LAD狭窄<50%)。并纳入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吸烟史各临床指标,分析LM长度、各夹角及临床指标与LAD狭窄的关系。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独立预测LAD显著狭窄的左冠状动脉解剖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独立预测LAD显著狭窄的左冠状动脉解剖因素的临界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LAD显著狭窄组的LM长度、LAD-LCX夹角、LM-LAD夹角大于LAD非显著狭窄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显著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为LM长度[OR=1.167(95% CI:1.008,1.350)]、LAD-LCX夹角(OR=1.066(95% CI:1.018,1.115)]。LM长度预测LAD显著狭窄的临界值为10.3mm、敏感性为71.20%(95% CI:0.587,0.817)、特异性为66.00%(95% CI:0.512,0.788)、曲线下面积(AUC)为0.716(95% CI:0.620,0.810);LAD-LCX夹角预测LAD显著狭窄的临界值为80°、敏感性为66.10%(95% CI:0.433,0.683)、特异性为88.00%(95% CI:0.757,0.955)、AUC为0.762(95% CI:0.680,0.850)。结论 较长的LM长度、较大的LAD-LCX夹角能用来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等级。
- 郝娟陈伟志
- 关键词:左前降支狭窄冠状动脉造影
- 运用256层CT对冠状静脉与冠状动脉解剖关系的研究
- 背景:近年来心脏冠状静脉系统在心脏疾病介入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冠状静脉系统解剖多变性会增加这些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因此冠状静脉系统解剖变异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多。然而关于心脏冠状静脉系统和冠状动脉系统之间...
- 白维
- 关键词:心脏疾病介入治疗冠状静脉冠状动脉
- 左冠状动脉解剖特征与前降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解剖特征与前降支(LAD)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医大一院2015-05-2016-05完成的300例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MI分成LAD-AMI组(AMI组,150例)和LAD非AMI组(非AMI组,150例),AMI组依据预后(院内是否死亡)分成存活组(132例)和死亡组(18例)。利用定性比较分析(QCA)软件测量左冠状动脉解剖特征,然后运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左冠状动脉解剖特征与LAD-AMI发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18,P=0.016)、射血分数(EF)(≥0.5,OR=0.03,P<0.001)、左主干(LM)开口直径(>6.655 mm,OR=2.54,P=0.026)、LM长度(8.935~16.59 mm,OR=2.74,P=0.007;>16.59 mm,OR=5.58,P<0.001)是LAD-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AD-AMI存活组与死亡组LM直径及长度、LAD及左回旋支(LCX)开口的直径,LM、LAD、LCX三者成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源性休克(CGS)(OR=30.71,P<0.001)及EF<0.4是影响LAD-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出现CGS的LAD-AMI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是无CGS的30.71倍;EF<0.4的LAD-AMI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是EF为0.4~0.5患者的16.7倍(1/0.06),是EF≥0.5患者的9.1倍(1/0.11)。结论:LM开口直径及LM长度是影响LAD-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左冠状动脉解剖特征与LAD-AMI预后并不相关。
- 肖栋李为民
-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相关作者
- 邓小飞

- 作品数:39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 CT表现 64排CT 糖尿病足 64排螺旋
- 舒政

- 作品数:62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 CT表现 糖尿病足 64排CT X线计算机
- 李筠

- 作品数:57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
- 高伟

- 作品数:132被引量:6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研究主题:儿童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单心室
- 马良龙

- 作品数:46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小儿 室间隔缺损 手术治疗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