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9篇“ 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文章
-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收治的163例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存在复流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n=83)和血流正常组(n=80)。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饮酒史及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有吸烟史、心绞痛发生史、术前血糖≥11.0 mmol/L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5 mg/dL患者占比高于血流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史及术前血糖≥11.0 mmol/L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无心绞痛发生史及HDL-C≥45 mg/dL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有吸烟史及术前血糖≥11.0 mmol/L是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无心绞痛发生史及HDL-C≥45 mg/dL是PCI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的保护因素;冠心病患者应控制血糖血脂,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早日戒烟,发生心绞痛后及时干预治疗。
- 李明昌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无复流
- NLR及SAA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龙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分为正常血流组(n=70)和无复流组(n=26)。检测并比较两组NLR、SAA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SAA对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发作血管部位、发病时间、支架植入数、冠脉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NLR及SAA水平均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及SAA联合检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AUC为0.96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91.5%,均高于NLR及SAA单独检测。结论:NLR及SAA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效能,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桑学朋李强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无复流淀粉样蛋白A
- 脂蛋白(a)联合HbA1C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脂蛋白(a)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急诊PCI的85例AMI患者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及脂蛋白(a)联合HbA1C对其的预测价值。结果无复流组患者脂蛋白(a)、HbA1C、D-二聚体高于复流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复流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脂蛋白(a)、D-二聚体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脂蛋白(a)和HbA1C预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AUC分别为0.854、0.769,联合预测AUC为0.890高于其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蛋白(a)、HbA1C、D-二聚体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脂蛋白(a)联合HbA1C预测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准确度高于单一预指标测。
- 陈磊孙文全康群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无复流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比值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比值(NO/ET-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CN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ACS患者289例,根据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分为无复流组(TIMI分级≤2级)50例和正常血流组(TIMI分级3级)23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PCI术后CNR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Lp-PLA2、NO/ET-1对ACS患者PCI术后CNR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舒张压、心功能Killip分级2~3级、术前TIMI分级、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心肌肌钙蛋白I峰值、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血糖、Lp-PLA2、NO、ET-1、NO/ET-1、发病至再灌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4.168、9.790、7.062、3.337、16.780、6.571、5.904、8.123、9.230、6.409、5.364、9.728、4.135、5.609、6.220、6.504,P<0.05)。年龄、吸烟史、血糖、发病至再灌注时间、Lp-PLA2为ACS患者PCI术后CNR的危险因素(P<0.05),NO/ET-1为ACS患者PCI术后CNR的保护因素(P<0.05)。Lp-PLA2、NO/ET-1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N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82,两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高于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Z=4.193、4.815,P<0.05)。结论Lp-PLA2、NO/ET-1对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NR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佳。
- 郑朝霞牛福英李晴罗静慧李莉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无复流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 比伐芦定结合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在预防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和不良血管事件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比伐芦定结合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在预防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和不良血管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8例老年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比伐芦定组各59例,对照组在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比伐芦定组术中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术前静脉推注负荷量比伐芦定及术中维持比伐芦定静脉泵注至术后4 h治疗。记录两组术后血流分级及ST段回落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 d血清标志物[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可溶性信号素(sSema)4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术前及术后7 d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评估术后1个月内出血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血流分级及冠状动脉无复流率、ST段完全回落率及ST段回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时,两组血清FDPs、sSema4D、CKMB、cTn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比伐芦定组术后FDPs、sSema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两组LVESD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LVEF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两组均未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比伐芦定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伐芦定结合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在预防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还能降低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 杨寿娟张海涛程艳丽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替罗非班无复流
- 经微导管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讨经微导管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1-2023.12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124例,将其中的62例归入经指组,在患者出现无复流情况下使用经指引导管注射硝酸甘油方法;将另外62例归入经微组,在患者出现无复流情况下使用经微导管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方法,跟踪、汇总两组的影像资料、并发症、随访发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微组的前降支闭合患者比例、右冠状动脉闭合患者比例、冠状动脉未全闭合患者比例、用药后TIMI3级患者比例、用药后的CTFC、用药前的CTFC、回旋支闭合患者比例、心动过缓比例、室性心动过速比例、低血压比例、分别是33.87%、25.81%、27.42%、77.42%、26±21帧、45±13帧、4.84%、12.90%、6.50%、4.84%。经指组的前降支闭合患者比例、右冠状动脉闭合患者比例、冠状动脉未全闭合患者比例、用药后TIMI3级患者比例、用药后的CTFC、用药前的CTFC、回旋支闭合患者比例、心动过缓比例、室性心动过速比例、低血压比例分别是25.81%、20.97%、38.71%、51.61%、39±02帧、46±17帧、16.13%、1.61%、3.22%、54±28%、48±14mm。经微组随访期的死亡比例、心肌梗死复发比例、LVEF、LVEDD分别是00.00%、0.00%、54±41%、48±23mm。经微组随访期的死亡比例、心肌梗死复发比例、LVEF、LVEDD分别是1.61%、3.22%、54±28%、48±14mm,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情况而言,在PCI术中微导管注射硝酸甘油方式可更为明显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李亚静梁新茹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无复流
-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hs-CRP/PA)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8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n=25)与复流组(n=73)。PCI术前,检测患者血清hs-CRP、PA水平,并计算hs-CRP/PA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s-CRP/PA比值对冠状动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相比于复流组,无复流组术前LVEF、cTnI、BNP、hs-CRP及hs-CRP/PA比值更高(P<0.05),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更长(P<0.05),血清PA水平更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LVEF、hs-CRP、PA及hs-CRP/PA比值均是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s-CRP/PA比值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AUC为0.802,高于hs-CRP的0.707和PA的0.642(P<0.05);当截断值>28.5时,hs-CRP/PA比值预测的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68.5%。结论:术前血清hs-CRP/PA比值是急性STEMI患者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相比于单一指标可较好识别冠状动脉无复流高危患者。
- 李相权于宗良张梦遥王俊锋王腾陶宁超张梓桑
-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无复流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无复流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冠状动脉无复流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接受PCI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关系密切。本研究收集了STEMI并行直接PCI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10年远期随访,研究发生无复流的患者相关临床特征和远期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胸痛发作12h以内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9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确诊为STEMI,并接受了直接PCI治疗且在心脏内科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其中不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最终纳入分析人数为874例患者,并进行10年远期随访,收集患者远期MACE数据。根据是否为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183例)和正常复流组(691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造影各项指标、远期MACE的差异。结果:基本资料显示,无复流组合并2型糖尿病比例[63(34.4%)vs.171(24.7%),P=0.009]、心率[(82±18)vs.(76±14)次/min,P<0.001]、Killip分级>Ⅰ[148(80.9%)vs.507(73.4%),P=0.037]、EF<35%[26(14.2%)vs.35(5.1%),P<0.001]、室壁瘤[15(8.2%)vs.30(4.3%),P=0.036]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WBC[(12.2±3.5)vs.(10.6±3.2)×10^(9)/L,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10.0±3.3)vs.(8.1±3.2)×10^(9)/L,P<0.001]、随机血糖[(10.1±5.5)vs.(8.1±4.9)mmol/L,P<0.001]、hs-CRP[9.5(3.8,18.6)vs.7.1(2.9,13.6)mg/L,P=0.002]、LDL-C[(3.2±0.8)vs.(3.1±0.7)mmol/L,P=0.01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淋巴细胞计数[1.4(1.0,1.9)vs.1.6(1.2,2.2)×10^(9)/L,P=0.027]低于正常复流组;冠状动脉造影指标显示,无复流组多支病变发生比例[99(49.2%)vs.150(21.7%),P<0.001]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术中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使用[137(74.9%)vs.138(20.0%),P<0.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使用[44(24.0%)vs.43(6.2%),P<0.001]、血栓抽吸术[143(78.1%)vs.329(47.6%),P<0.001]明显多于正常复流组;10年远期随访显示无复流组发生心血管累计�
- 余英马立萍高绪霞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复流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血清S100A12、sRAGE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研究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冠脉)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确诊的258例行PCI的AMI患者,根据术中即刻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分为复流组(n=176)和无复流组(n=8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行PCI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A12和sRAG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S100A12和sRAGE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因素;ROC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100A12和sRAGE对AMI患者PCI后冠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复流组相比,无复流组患者血清中hs-CRP、S100A12水平显著增加,而sRAGE水平显著降低(P<0.05);无复流组患者血清中S100A12和sRAGE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7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100A12高水平、sRAGE低水平、发生血栓高负荷和hs-CRP高水平均是导致PCI后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100A12预测无复流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灵敏度87.80%,特异性71.59%;sRAGE预测无复流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灵敏度90.24%,特异性76.70%;S100A12和sRAGE联合预测无复流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灵敏度90.24%,特异性85.23%。结论S100A12水平增加和sRAGE水平降低与AMI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均是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对预测无复流发生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张明磊高建步王星解莉莉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LR、LMR、PLR的表达及与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关系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的表达及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冠脉)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自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接诊的420例AMI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无复流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术后发生无复流的52例患者为无复流组,未发生无复流的368例患者为再灌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支架情况(数量、直径、长度)、以及NLR、LMR、PLR的水平表达,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BMI、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支架数量<2枚、支架直径<3.5mm、支架长度<30mm的患者明显多于再灌注组,LDL-C水平明显高于再灌注组;无复流组患者的NLR、LMR、PLR水平均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LMR、PLR均是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与NLR、LMR、PLR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此类高危因素患者应予以重视,并给予相应防治措施。
- 刘闯闫佩佩陈雅丽李向辉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关作者
- 王海昌

- 作品数:595被引量:2,105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恒磁场 一氧化氮 冠状动脉疾病
- 师树田

- 作品数:59被引量:4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合并 C反应蛋白质 冠心病
- 白玉鹏

- 作品数:21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
- 研究主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伊贝沙坦 心肌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冠心病
- 郭张强

- 作品数:45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
- 研究主题:心室重塑 心肌梗死 大鼠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 骨桥蛋白
- 顾晔

- 作品数:58被引量:289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心率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