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5篇“ 冠状切口“的相关文章
- 眉弓下切口与冠状切口对颧骨颧弓骨折术后康复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眉弓下联合口内切口与冠状切口对颧骨颧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冠状切口,试验组采用眉弓下联合口内切口。比较2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舒适程度、饮食障碍评分、红色美学指数(PES)以及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瘢痕发生率。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SAS、SDS、舒适程度、饮食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眉弓下联合口内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优势。该术式能够减少瘢痕发生率,减轻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在提升治疗满意度、美观满意度及患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方面具有更好效果。
- 胡超黄擎许伟
- 关键词:颧骨颧弓骨折冠状切口术后康复
- 内窥镜下提眉术与冠状切口提眉术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提眉术是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面部老化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面部解剖学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提眉术术式不断改良,不同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并且适用于不同人群。其中内窥镜下提眉术与冠状切口提眉术对眉部的处理不仅限于将眉部抬高,而是将眶周肌肉一并进行处理,以达到改善眉部位置与眉部形态相结合的目的。现从内窥镜下术式与冠状切口术式的多个角度作一综述。
- 葛世亮王海木陈慧灵曾明
- 关键词:提眉术除皱术整形外科面部年轻化冠状切口内窥镜
- 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的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24年
- 研究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的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22.01-2023.11我院进行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半冠状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双侧颧骨突度差、软组织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张口度、咀嚼功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术中具有显著作用,通过术野暴露充分、降低神经损伤率、易于解剖分离等优势,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效果带来了显著提升,对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了积极影响。
- 邓佳蕴朱梅孙强
- 关键词: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
- 颞中静脉在头皮冠状切口中的临床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颞中静脉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22年3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颧骨复合体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需要,经自愿同意本研究的改良式冠状切口入路行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随访不少于6个月,收集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术后血肿、张口度、面神经损伤、颞部凹陷、局部秃发、骨折、愈合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与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科进行非此种改良术式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共对47例患者进行了在颞中静脉指引下的冠状切口入路颞部翻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手术,47例患者术后手术创面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无术后血肿及面神经损伤,存在术后颞窝轻度凹陷1例,局部秃发2例,轻度张口受限3例,术后满意度97.87%(46例)。非颞中静脉翻瓣组病例共31例,术后骨折愈合良好,但存在术后伤口感染1例,术后血肿4例,轻度张口受限3例,面神经损伤3例,其中额纹消失2例,额纹消失合并闭眼不能1例,颞部凹陷1例,局部秃发3例,术后满意度83.87%(26例)。对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非颞中静脉组术后血肿、面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颞中静脉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中静脉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非颞中静脉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部凹陷、张口度、局部秃发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行颞区翻瓣时以颞中静脉结合颞中静脉的起始端和跨颧弓根处为重要手术安全标志,在充分保护面神经的同时也保证了颞部脂肪层的静脉回流,可降低面神经损伤和术后血肿发生率,而且利用此手术标志使得颞区翻瓣更加简洁,避免了由于手术医生临床经验不同而导致的手术效果差异,获得更高的临床满意度,
- 贺祖武田甜
- 关键词:冠状切口颧骨复合体面神经损伤颞部凹陷
- 冠状切口额下入路治疗前颅窝巨大脑膜瘤
- 2023年
-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功能区脑膜瘤因临近功能区脑组织,患者早期往往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症状如头痛、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患者就诊时瘤体往往较小;而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当患者发现肿瘤时体积多已经较大,且肿瘤位置较深,手术治疗难度大。本文采用冠状切口额下入路治疗1例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患者,该手术入路能够彻底暴露肿瘤,手术操作安全,术后效果满意。
- 李晓东魏云
- 关键词: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额下入路
- 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观察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2年7月我院诊治的40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内固定钛板进行内固定,对照组选择常规头皮半冠状切口,治疗组采用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双侧颧弓突度差、软组织畸形、张口度、并发症发生率、咀嚼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颧骨颧弓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双侧颧弓突度差、软组织畸形均小于对照组,张口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治疗组咀嚼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在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选择改良头皮半冠状切口,可减小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减小双侧颧弓突度差和软组织畸形,增加张口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咀嚼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 杜向钰
- 关键词: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眉弓下切口与冠状切口治疗老年人颧骨颧弓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眉弓下联合口内切口术式对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治疗满意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冠状切口,观察组采用眉弓下联合口内切口。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及术前、术后6h、24h应激反应指标[醛固酮(ALD)、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95.12%)与对照组(97.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24h两组Cor、ALD、ACTH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治疗满意度(97.56%)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2.44%、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眉弓下联合口内切口术式治疗简单型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可达到良好解剖复位,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治疗满意度。
- 谢潇邢乐君
- 关键词:口内切口头皮冠状切口
- 冠状切口入路在颧骨颧弓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分析颧骨颧弓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选取灌装切口入路效果。方法:颧骨颧弓骨折样本共计107例,就诊于2019年3月-2021年2月,均开展内固定术治疗,术式为颧骨颧弓骨折切口复位术,依据切口入路方式分组,研究组选取改良冠状切口入路方式,常规组选取传统冠状切口入路方式,术后随访6月,督促患者遵医坚持康复锻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张口度、咬合关系恢复情况,面瘫、面部畸形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并评估面容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对面部恢复效果满意度达到了97.0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张口度、咬合关系恢复的主观满意度达到了98.5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冠状切口入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术中获取清晰术野,提高复位的精确性,有效促进了张口度及咬合功能的恢复,同时手术部位隐蔽,有利于获得更好的面容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 吴敏棋宋冬惠
- 关键词:颧骨颧弓骨折咬合功能
- 经头皮冠状切口颧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经头皮冠状切口颧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将于我院接受经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颧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24例颧骨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25±3.59)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护理后,颧骨骨折患者抑郁评分为(48.16±3.26)分及焦虑评分为(43.29±3.11)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经头皮冠状切口颧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形成风险,改善其负性情绪,为颧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可靠支持.
- 刘金荣
- 关键词:颧骨骨折头皮冠状切口
- 颧面部骨折行冠状切口对面神经颧颞支的保护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颧面部骨折用头皮冠状切口对面神经颧颞支的保护方法。方法对颧面部骨折患者用头皮冠状切口进行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共有38例颧面部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张口度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永久性面神经颧颞支损伤。结论颧面部骨折,行头皮冠状切口治疗,只要注意皮瓣翻的层次,以及规范的手术操作,骨折可充分复位,疤痕不留于面部,损伤面神经颧颞支的机会很小。
- 张占国张倩
- 关键词:头皮冠状切口
相关作者
- 唐友盛

- 作品数:261被引量:1,27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OSAS 牵引成骨术 唇腭裂 牵引成骨 下颌骨
- 吕春华

-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复合体骨折 冠状切口 头皮冠状切口 并发症 医院口腔科
- 刘磊

- 作品数:337被引量:1,19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颌骨骨折 分化 髁突骨折 骨折
- 周树夏

- 作品数:346被引量:1,493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 研究主题:颌面部 爆炸伤 下颌骨 颌面部爆炸伤 颌面部损伤
- 谢家敏

- 作品数:25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复合体骨折 冠状切口 颈阔肌肌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