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6篇“ 农科类大学生“的相关文章
- 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高校大学生目前存在“三农”情怀不够深、教育引导不足、主体观念较弱、涉农领域关注度不高等培育困境,因此探究影响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的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收集了402份有效问卷,研究了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现状及影响因素,运用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方法、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信度及效度分析,并运用熵权法处理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基本情况、了解途径、个人意愿3个一级指标的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水平指标体系,探究了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路径。【结果】1)问卷中克隆巴赫α的系数值为0.605,KMO值为0.728,问卷可信度合理,效度较好,调研问卷具有一定可行性。2)独生子女及户籍来源是影响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水平的主要因素,权重分别为0.127 69、0.120 82;学校课程和父母影响是农科类大学生了解“三农”情怀的主要途径,权重分别为0.145 46、0.125 43;“三农”情怀可以促使农科类大学生返乡的权重比较高,为0.113 50,说明农科类大学生肯定“三农”情怀培育能给农村带来积极作用。【结论】“三农”情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村人才回流的必备条件,需要从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加强对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激发他们返乡的动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 高维新刘磊侯佳敏邱慧婷
-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
- 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及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 2024年
- 专业思想教育关乎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稳固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保证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只有专业思想稳定,学生才会有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会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为例,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探讨新形势下强化对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为农科类高校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新的参考模式。
- 杨秀玲杨顺义田新会
- 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校企合作就业能力
- “双创”视角下高校共青团服务农科类大学生创业的路径探析
- 2023年
- 在双创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农科类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探讨高校各级团组织在深化农科类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作用和措施。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农科类大学生创业,贴近实际、成系统,对改善农科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局面具有较好的推进作用。
- 周静
- 关键词:共青团农科类大学生创业
- 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大学生调研数据被引量:1
- 2023年
- 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事关我国科技化、现代化、精品化农业发展,更影响“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基于文献研究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利用926名农科类大学生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角度,分析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与行为,探讨影响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较高,愿意进行返乡创业的农科类大学生占比为57.45%;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均有着正向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和家庭因素,而社会因素对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影响最小。因此,高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返乡意识;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推动创业意愿;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返乡创业打好思想基础;增加资金来源、完善保障体系,进而引导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从而增加其返乡创业意愿。
- 赵伟郝振萍宰学明束永康朱妍刘同金
-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返乡创业创业意愿
- 中国梦引领下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策略
- 2023年
- 农科类大学生作为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其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对农科类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塑造其思想品德,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主要阐述了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梦引领下开展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
- 尹超
- 关键词:中国梦农科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的关键环节。农科类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既关系到学生自身向“新农科”人才的转变,又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与其它学科的大学生相比,农科类大学生更愿意投身乡村,...
- 李苗苗
-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生态人格
- 农耕文化融入农科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作为地方涉农高等院校的农科类大学生,更应学习、传承和发扬传统农耕文化精神。该文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提出和蕴含的精神、农耕文化融入农科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农耕文化融入农科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使农科类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体验、了解和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增强农科类大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意识,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农科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 田再民吕彦彬孟悌清黄智鸿魏东刘松涛魏伟张智婷何美敬李新春
- 关键词:农耕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农科类大学生多维互动对学习收获的影响: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
- 2023年
- 大学生学习收获成为评定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在A高校随机抽取267名农科类学生进行实证调查,使用SPSS和Mplus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农科类大学生多维互动对学习收获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农科类大学生在多维互动和学习收获上存在年级差异;生师互动、生生互动、人际关系对学习收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动机在生师互动与学习收获之间、生生互动与学习收获之间、人际关系与学习收获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
- 龙艳连华
- 关键词:多维互动学习动机
- 科研项目对农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 2022年
-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下,培养大学生投身这一伟大事业是高校的责任。如何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人才的竞争力是目前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园艺实验室实际情况,以指导的2015-2018级农学和园艺两个专业共21名本科生为对象,梳理了以科研项目为导向对农科类大学生的培养环节,总结了相关成效,探讨科研项目对农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模式。
- 王仁睿赵博李杰
-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
- 农科类大学生MOOC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以J农业大学为例
- 新时代背景下,安吉余村召开了“新农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达成了共识旨在“新农科”的建设需要改造传统农业,建设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产业需求的“新农科”,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农科类学生是“新农科”建设的主力军,...
- 曾琴
-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
相关作者
- 郑兴明

- 作品数:85被引量:4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 乡村治理 农民 三权 中农
- 余展

- 作品数:29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诊断层 农科 水耕人为土 农科类大学生
- 娄伟丽

-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就业 农科类大学生 学风问题 农林类高校
- 赵世浩

- 作品数:40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本科 烟草 本科生 农科类
- 陈芒良

- 作品数:10被引量:20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沙田柚 栽培 节水 栽培研究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