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农桑14号“的相关文章
不同剪梢程度对农桑14春季经济性状及产叶量构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剪梢程度对农桑14春季经济性状和桑叶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为农桑14的春季剪梢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桑树枝条进行1/4、1/3、1/2剪梢处理,调查不同处理的发育历期、止芯芽性状、生长芽性状、枝条长度及桑叶产量表现。[结果]在发育时间上,剪梢1/4、1/3与剪梢1/2的处理从膨芽期到雀口期,发育历期呈增大趋势;在开叶阶段,发育历期呈缩短趋势;到桑叶成熟期,发育历期呈增大趋势。在桑叶产量及其构成上,剪梢1/4处理平均产量2.413 kg/株,其中生长芽叶重2.068 kg/株,占85.70%,止芯芽叶重0.345 kg/株,占14.30%;剪梢1/3处理平均产量3.042 kg/株,其中生长芽叶重2.612 kg/株,占85.86%,止芯芽叶重0.345 kg/株,占11.34%;剪梢1/2处理平均产量2.172 kg/株,其中生长芽叶重1.875 kg/株,占86.33%,止芯芽叶重0.297 kg/株,占13.67%。[结论]采用1/4或1/3剪梢处理,大蚕用叶可提前到4月28日,且桑叶产量高于1/2剪梢处理,对全年多批次养蚕的时间调控和桑叶保障更加有利。
韩世玉余文中邢丹何静韩陈敏
关键词:农桑14号春季经济性状桑叶产量
农桑14桑树春梢叶片净质量与其着生节位和叶片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为探讨影响桑树叶片质量的主要因素,2021—2022年以农桑14为试材,在生长季节调查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和叶片质量性状等指标,分析桑树叶片净质量对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指标的反应。结果表明:(1)桑树春梢叶片长度以15节位和17节位最长,其次是9节位和12节位;叶片宽度以10节位和15节位最宽,其次是16节位;叶片质量以10节位、15节位和18节位最大,其次是11节位;叶片净质量以10节位最大,其次是18节位。(2)相关系数分析,桑树叶片净质量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叶片着生节位和叶柄宽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方差分析,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拟合二次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析,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与叶片长度等性状指标之间形成的相关系数符合二次曲线规律;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和叶柄厚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可见,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直接影响叶片净质量的变化幅度;建议可以把叶片着生节位和叶片长度等性状作为生产优质桑叶的主要依据。
金方伦罗朝斌
关键词:桑树叶片叶片性状质量性状
桂桑优12和农桑14草本式栽培桑枝条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草本式栽培桑树枝条收割过程中桑条的损伤问题,文中以桂桑优12和农桑14草本式栽培桑树枝条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热干燥箱测量试验桑条含水率,并利用万能试验机对不同取样位置桑条和木质部进行剪切、压缩和弯曲力学特性试验。桑树同一品种、不同取样位置,桑条含水率有显著差异(P<0.05),桑条的剪切、压缩和弯曲力学特性有显著差异(P<0.05);而木质部轴向压缩弹性模量无显著差异(P>0.05),木质部的剪切和径向压缩弹性模量有显著差异(P<0.05)。桂桑优12和农桑14两个桑树品种桑条的抗压力大于木质部(P<0.05);而木质部的剪切强度、抗压强度和压缩弹性模量大于桑条(P<0.05)。桂桑优12桑条的剪切和压缩力学特性均大于农桑14(P<0.05)。桂桑优12桑条的弯曲力大于农桑14(P<0.05)。桂桑优12桑条的抗弯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均小于农桑14(P<0.05)。试验结果表明,桂桑优12桑条和农桑14桑条的含水率自上而下呈递减规律,桑条和木质部的剪切、压缩和弯曲力学特性(除木质部轴向压缩弹性模量)自上而下呈递增规律。该研究结果可为草本式栽培桑树枝条收割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数依据。
赵永财张晋李法德闫银发闫银发宋占华
关键词:桂桑优12农桑14号桑条木质部力学特性
强桑1农桑14在种茧育桑园建设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文章总结了原蚕区种茧育桑园建设中引进栽培农桑14和强桑1两个桑树品种的技术要点。种茧育桑园建设与管理,应做到品种优良化、建园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王开明
关键词:强桑1号农桑14号种茧育桑园建设
农桑14在凤冈县的引种栽培表现及养蚕成绩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解农桑14在贵州省凤冈县的栽培表现及养蚕成绩,2017—2019年在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蜂岩镇桃坪村、土溪镇石坝村进行农桑14引种栽培试验,同时引进强桑1和已栽培品种育711作对比,分析其栽培表现和养蚕成绩。结果表明:农桑14适应性广、抗性强,产叶量为2399.76 kg/667m^2,分别比育711、强桑1高19.66%和24.43%;667 m^2桑园蚕茧产量为156.64 kg,分别比育711、强桑1增加17.56%和24.55%。凤冈县及其相似区域新建桑园应推广农桑14种植。
谢维
关键词:农桑14号引种栽培养蚕成绩
农桑14嫁接桑草本式栽培的丰产性能及养蚕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讨非杂交桑品种嫁接苗采用高密度草本式栽培的丰产性能和养蚕效果,利用发条能力较强的农桑14嫁接桑进行了高密度草本式栽培建立桑园(简称农桑14草本桑,90000株/hm^2)的试验,以桂桑优12杂交桑草本式栽培建立桑园(简称桂桑优12草本桑,105000株/hm^2)和育71-1嫁接桑普通栽植低干养成建立桑园(简称育71-1普栽桑,24000株/hm^2)为对照,调查了3种桑园第1~5年的产叶量指标,并进行了养蚕鉴定。结果表明,建桑园第1~3年,试验区农桑14草本桑的片叶产量比对照区桂桑优12草本桑低10.42%~14.87%,但第4年和第5年,农桑14草本桑的片叶产量分别比桂桑优12草本桑提高8.81%和5.18%,5年单株总产叶量农桑14草本桑比桂桑优12草本桑高16.04%,5年合计经济系数(片叶质量与条叶总质量之比)农桑14草本桑比桂桑优12草本桑高8.87%。无论是农桑14草本桑还是桂桑优12草本桑,各年度产叶量均高于育71-1普栽桑。建园第1年(2013年)秋蚕期和建园第2年(2014年)春蚕期的养蚕试验结果表明,农桑14草本桑条桑育成绩均优于桂桑优12草本桑,与育71-1普栽桑片叶育的效果相当。本试验结果说明,利用耐剪伐的嫁接桑品种,采用高密度草本式栽培可以实现速生丰产和桑叶优质。
崔为正冀宪领高绘菊张升祥谢清忠
关键词:片叶育丰产性能
强桑1农桑14饲养菁松、皓月原种对比试验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两年对原蚕基地强桑1农桑14两个桑品种饲养菁松、皓月原种对比试验表明:春蚕强桑1饲养的菁松、皓月原种公斤茧粒数分别比农桑14饲养的多18粒、9.5粒,良蛹率比农桑14饲养的低1.5%、0.5%,单蛾良卵数比农桑14饲养的少2粒、3粒;秋蚕强桑1饲养的菁松、皓月原种公斤茧粒数比农桑14饲养的分别少47粒、8.5粒,良蛹率比农桑14饲养的高3%、2.5%,单蛾良卵数比农桑14饲养的多15.5粒、9粒。
姚金宝詹水龙邹昕曾小健
关键词:饲养菁松
农桑14栽培技术研究
2011年
通过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农桑14在生产中易受早春晚霜为害、黄落叶较多、难以养成良好树形、易受天牛为害和易发流胶病等缺陷。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和种植密度、搭配种植中晚生桑品种、采用第二年春伐和第三年春伐并夏伐定拳的树形养成技术、冻害后的肥培管理措施及天牛和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周勤
关键词:桑树品种农桑14号栽培技术
农桑14快速成园效果考察
2009年
湖州是蚕桑老区,传统以旱地桑为主,习惯3年养成树型。近年来,由于进行规模小区建设,旱地桑改为田桑,农桑14等桑树新品种的大量引进,其生长旺盛,经初步的试验,认为可采用2年快速养成方法。于2006年向湖州市科技局申请了“农桑新品种快速成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项目组在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朱家兜村蚕桑园区开展了农桑14快速成园试验。并进行了快速成园技术的探讨。
李淦成钱文春韦文新邹云庆金勤生沈玉丽柳丽萍
关键词:农桑14号快速成园农业科技成园技术快速养成
桑品种农桑14快速成园试验调查
2008年
桑树常规以3年养成.但由于现行农桑系列为杂交桑品种,生长旺盛,在肥水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2年快速养成方法。为使蚕农早投产早收益,我们于2006年向湖州市科技局申报了科技项目“蚕桑规模小区桑树新品种快速成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桑树新品种快速成园的剪伐时间、肥培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的试验、调查和研究,经过2006年和2007年的试验、调查和总结,已取得一些成果。现就菱湖镇对农桑14成园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钱文春柳丽萍王林荣杨金根
关键词:农桑14号快速成园成园技术快速养成肥培管理

相关作者

沈国新
作品数:128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桑树 香榧 桑树新品种 条桑收获 橄榄油
吕志强
作品数:201被引量:698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桑树 桑树新品种 桑叶 桑椹 桑树品种
韩世玉
作品数:164被引量:513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辣椒 桑树 经济性状 贵州辣椒 野生桑
周勤
作品数:56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桑树 桑树新品种 家蚕 栽培技术 毒性
吴克军
作品数:71被引量:93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家蚕 家蚕品种 选育 复壮 复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