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0篇“ 农机跨区作业“的相关文章
农机跨区作业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紧扣农机跨区作业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揭示其内在逻辑关系,为优化农机资源配置,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决策依据。
侯泽金苏荣金吴诚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农业现代化
推动高水平农机跨区作业的有效方法与建设性意见
2025年
农机跨区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间农时差异和农机需求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缺乏协调机制、标准规范不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信息平台、完善技术标准、健全保障体系等有效方法,并从顶层设计、市场主导、创新驱动、体系建设四个维度提出建议,为推动农机跨区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孔令平荀峰刘燕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
菏泽市定陶区农机跨区作业现状及建议
2024年
一、定陶区农机跨区作业情况菏泽市定陶区现有小麦联合收割机2062台,其中约300台联合收割机前往河南、安徽等地进行跨区作业。麦收期间,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来定陶区跨区作业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有400余台。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班子。为做好跨区作业工作,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管理、推广、维修、监理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跨区作业领导小组,确保跨区作业机手安全有保障,收益有提高。
王西勇
关键词: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面向大规模农田的农机跨区作业紧急调配研究
2024年
针对大规模农田的粮食抢收工作,由于抢收约束时间的限制,导致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粮食的收割任务,此时则会出现粮食损失值。构建以粮食损失值最小化为目标的农机跨区紧急调配模型,提出基于两阶段的农机紧急调配算法(Agricultural Machinery Emergency Algorithm based on Two Stages,TSEA)。首先按照基于距离的分区策略对大规模农田进行分区,接着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分别对各农田分区进行农机紧急作业调配。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主要从紧急任务的粮食损失值、算法运行时间等方面将TSEA算法与GA、SA算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SEA算法得到的紧急调度方案优于其他两种算法。为验证本文分区策略的有效性,分别采用TSEA算法和不分区的紧急调配算法从粮食损失值、算法运行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验证分区策略的有效性。多组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策略和算法对于解决大规模农田的农机跨区紧急调配问题更有效,可为农机管理部门提供解决方案。
于春辉常淑惠张璠张璠孟宇郭亚倩
关键词:农业机械跨区作业
当前农机跨区作业问题研究——以莱阳市为例
2024年
一、研究背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深入发展,农机规模作业跨区作业已成为趋势。同时发展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农机现有作业模式存在信息发布滞后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缺乏有效的调度策略,造成农机资源配置不合理,制约了农机作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农机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农民对市场把握能力相对较差,作业信息事前发布、事后统计的精度、时效性不够,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王树臣车浏彤
关键词:跨区作业农业机械化农机作业调度策略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被引量:2
2024年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邻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白子明张筱晨李翠霞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空间溢出效应
农机跨区作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能力安全和数量安全的双重视角
郑诚
农机跨区作业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必须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技术效率的进步依赖农业科技进步和粮食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农业机械既承载着农业科技,又能够催生粮食生产方式的变革。绝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粮食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农业...
杨川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统计口径调整对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指标及其应用的影响研究
2023年
农机跨区作业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现象,其指标的构建与发展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关键环节。2014年,农业部调整了农机跨区作业面积的统计口径。本文分析了这一调整对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指标的影响。结论表明:统计口径调整使得全国汇总和区域层面的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数据均大幅度下降,这种影响一方面意味着统计口径调整前后的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2013年前后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能够分别从供给与需求层面反映一个区域的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水平。因此,本文构建了单位机械跨区作业面积、跨区作业面积与本区域机械作业面积的比值、跨区作业面积占比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不同区域对跨区作业服务供给能力与需求程度。以期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考察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提供便利。
陈涛金宇琴杨佳怡
关键词:农机跨区作业
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分析——基于农机跨区作业的视角被引量:6
2023年
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贡献,但鲜有文献从农机跨区作业视角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时间异质性。基于农机跨区作业的客观事实,利用2006—2021年全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能够促进本地农民增收,并且对邻近地区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看,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本地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以2014年农机跨区作业开始萎缩为时间节点,2006—2013年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强于2014—2021年,而2006—2013年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本地直接效应要弱于2014—2021年。鉴于此,应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完善农机本地作业跨区作业的协同机制。
潘经韬陈池波龚政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增收农机跨区作业空间溢出效应

相关作者

李二超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机械化 农机跨区作业 农机社会化服务 新制度经济学 建设现代农业
张璠
作品数:45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农机 农机作业 路径规划 大数据 协同作业
王兴太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农机局
研究主题:耕耘 技术推广项目 黄土地 开沟机 农机推广站
滕桂法
作品数:141被引量:465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农机 播种 短信平台 漏播 大数据
苑迎春
作品数:64被引量:331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工作流 有向无环图 农机 网格计算 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