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3篇“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文章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 2017年
- 最近,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发力7领域: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等。
- 关键词:农业生产服务业国家发改委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意见》
- 湖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TFP影响研究
- 2025年
- 以湖南省2012~2021年14个市州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纳入控制变量农业规模化和农业专业化进行讨论。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存在直接影响效应,但是这种促进作用还有待加强,且二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湖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规模化、农业专业化之间长期来看存在双向正影响关系,并且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影响农业规模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较强的间接促进作用,但农业专业化的影响效应还不显著。
- 曾洁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规模化农业专业化
-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25年
-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业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及模式创新理论研究的梳理,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边界,厘清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在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从培育农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补齐农村金融短板、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营造农村营商环境五个方面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结构优化及模式创新提出对策建议。
- 赵巳妍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路径转换与保障策略
- 2025年
- 受小农户风险最小化决策偏好影响,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相对低迷。而基于纵向分工深化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在不触及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基础上,通过鼓励小农户采取外包服务,扩大生产规模,被认为是推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在政策的引领和扶持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服务市场渐趋繁荣。然而,既有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显现出服务类型结构失衡、服务范围本地化收缩、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为此,须面向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乃至全过程提供优质生产性服务,在最优服务半径内构建区域性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交易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并设定规范标准,以降低服务质量信息的隐蔽性。进一步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充分规模的市场容量生成为前提,因而还须鼓励农户开展横向分工以增强生产的连片性,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以延展服务可行域范围,设置服务质量导向的帮扶政策以降低服务监督成本等。此外,应高度关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带来的农业生产向特定品种和区域聚集,以及农业功能向产品供给和要素配置功能集中的潜在风险。
- 张露魏祖大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业分工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富民效应:作用机理与空间溢出——基于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 2025年
- 为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富民效应,基于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下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从农民增收视角实证考察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富民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2)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富民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中部>东部>西部”、“粮食主产区>粮食非主产区”;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同时可以通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4)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农民增收。为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富民效应,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强跨区服务协作和强化农民就业帮扶等政策建议。
- 潘经韬智瑞婷吴萍陈池波张贻茜
- 关键词: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效应空间溢出效应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贵州省为例
- 2025年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为例,从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创新三个维度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及对策进行研究。为更好地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应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动服务领域拓展与服务内容更新、努力提升服务创新能力。
- 龙军民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共同富裕效应研究
- 2024年
- 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本文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视角,基于2006—2020全国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调节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子指标均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共同富裕的存在地区异质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中西部明显,在东部不明显;在农业大市显著,在农业小市不显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共同富裕的发展性指标的影响弱于共享性。(2)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影响乡村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3)政策助农力度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共同富裕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政策助农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4)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市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会促进邻市共同富裕。
- 廖信林孙婷婷朱华岳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富裕城镇化
- 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研究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已进入全面转型升级的新时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现代化相伴而生,是国家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吴彤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
- 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数字经济凭借高效、智能的优势,为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使吉林省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助推吉林省实现乡村振兴。
- 李晓明王芳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吉林省农业发展潜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2006—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各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探究其具体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城乡收入比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 薛莹李林青陈迪努尔沙提·吾尼尔汗
-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熵值法
相关作者
- 芦千文

- 作品数:39被引量:708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融合 农村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 郝爱民

- 作品数:94被引量:835H指数:16
-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业 韧性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民消费 农村
- 余国新

- 作品数:232被引量:1,055H指数:15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农户 影响因素 农业社会化服务 棉农 新疆农业
- 姜长云

- 作品数:345被引量:4,831H指数:36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乡村 服务业 农业 产业融合 农村
- 刘楠

- 作品数:51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业 双语教学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经济 应用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