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9篇“ 再血管化“的相关文章
解剖完全血管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冠心病伴中至重度或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多中心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同期解剖完全血管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ACR)与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C-MVR)治疗冠心病伴中至重度或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24年4月我国13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同期接受TACR与C-MVR治疗的冠心病伴中至重度或重度IMR患者的资料。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56.5±10.7)岁(范围:33~74岁)。收集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动脉桥通畅率等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27例患者中,67例同期行三尖瓣修复术。术中取带蒂左乳内动脉(LIMA)113支、左桡动脉127支、右桡动脉80支、右乳内动脉(RIMA)110支。远端吻合口数量为(4.2±0.4)个(范围:3~5个)。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97.5±23.4)min(范围:90~161 min)与(145.4±19.2)min(范围:101~210 min)。术中死亡1例。21例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以改善左心室射血功能。无患者发生胸骨缺血。除1例术中死亡患者外,术后其余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4.3±7.5)个月(范围:4~110个月),期间无重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患者均存活。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有改善(55.0%±5.3%比41.0%±15.3%,t=17.23,P<0.01),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2级者的比例较术前增加[23.6%(30/127)比87.3%(110/126),χ^(2)=103.77,P<0.01],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3级者的比例较术前减少[4.8%(6/126)比78.7%(100/127),χ^(2)=142.19,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减小[(5.70±4.50)cm比(6.10±0.23)cm,t=12.15,P<0.01]。术后(60.5±11.7)个月(范围:6~109个月)行冠状动脉多排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LIMA桥通畅率为96.4%(108/112)、左桡动脉桥通畅率为88.9%(112/126),右桡动脉桥通畅率为93.7%(74/79),游离RIMA桥通畅率为90.9%(100/110),各动脉桥之间通畅率
国科陈绪军郑宝石施超黄克力曹勇廖成全陈景伟林宇柳成信曹劝省申林王振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促心梗后心肌血管的肿瘤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促心梗后心肌血管的肿瘤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为解决现有心脏贴片搭载的外泌体促血管新生疗效不确切,培育难度大无法应对批量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促心梗后心肌血管的肿瘤源外泌体的制...
康凯孙昊博展旭解万东秦思达靳元孙哲张金凤
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MB亚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管后左心室重构中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s I,hs-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MB亚型(creatine kinase MB,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管后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1年后随访,按照是否发生左心室重构分为左心室重构组(n=23)和非左心室重构组(n=39)。比较两组左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血清hs-cTnI、Myo、CK-MB水平,分析血清指标与左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管后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1年,左心室重构组LVEDD长于治疗后即刻,LVESV、LVEDV均大于治疗后即刻,LVEF低于治疗后即刻,且左心室重构组LVEDD长于非左心室重构组,LVESV、LVEDV均高于非左心室重构组,LVEF低于非左心室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重构组血清hs-cTnI、Myo、CK-MB水平均高于非左心室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TnI、Myo、CK-MB水平均与LVEDD、LVESV、LVEDV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TnI、Myo、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管后左心室重构的AUC分别为0.853、0.903、0.898。结论血清hs-cTnI、Myo、CK-M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管后左心室重构指标LVEDD、LVESV、LVEDV、LVEF密切相关,并对患者心肌血管后左心室重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陈翔黄婷程永熙
关键词:再血管化治疗左心室重构肌红蛋白
18F-NaF PET/CT指导冠脉多支病变完全血管治疗及预后价值研究
宇雪
促进体内组织工程器官血管的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体内组织工程器官血管的系统,其包括:(i)植入的组织工程替代物,(ii)体内生物反应器,所述体内生物反应器包括:植入式输液装置,所述植入式输液装置包括导管和输液港,所述导管与所述植入的组织工程替代...
谭强
多肽水凝胶在牙髓血管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根管治疗后出现的牙髓活力丧失、牙齿脆性增加和牙体易折裂等问题逐渐引起重视,牙髓生成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牙髓生中的血管生是重中之重。研究发现多肽水凝胶支架材料既能影响细胞行为,促进血管生成,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性,应用灵活,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对离子互补性多肽、表面活性剂类多肽和学基团修饰类多肽在牙髓血管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多肽水凝胶支架材料的特点,为其在牙髓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借鉴。
陈汝仪邹慧儒
关键词:血管化
Ang-2通过调节细胞自噬--焦亡途径促进碳纳米管人工骨血管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联合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支架促进人工骨血管及骨生成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取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桡骨缺损模...
邰紫仪
关键词:ANG-2自噬骨缺损血管化
脂蛋白(a)、VE/VCO2slope与冠心病及血管的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目的:比较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水平、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CPET)参数在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与非...
陈洁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心肺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血管后心肌力学改变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冠状动脉血管是治疗严重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血管后心肌力学改变是评估冠脉血管后疗效主要的评价方式之一。因此正确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后心肌收缩功能对于冠心病疗效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心肌功能的方法有:磁共振显像,心肌核素显像及超声心动图等,因超声心动图便捷、快速等特点,临床上广泛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斑点追踪技术使动态追踪心肌运动轨迹、定量评价心肌功能成为可能。现对目前常用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后心肌收缩功能的方法进行综述。
沈嘉祺刘宝辉丁立群卞斐王玉玖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力学斑点追踪技术
单侧肺动脉缺如血管治疗的早中期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分析单侧肺动脉缺如肺动脉血管外科治疗早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14例实施肺动脉血管手术的单侧肺动脉缺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7例;其中左肺动脉缺如4例,右肺动脉缺如10例;中位年龄5个月(16天至6岁)。11例为孤立性单侧肺动脉缺如,2例合并法洛四联症,1例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所有患儿均在术前通过心血管CT或肺静脉逆行造影术明确患肺供血及肺门肺动脉残迹,并在术中探查明确诊断,肺动脉残迹直径(3.20±0.94)mm,Z值-3.92±1.64。所有患儿均接受一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术中肺门肺动脉残迹与主肺动脉是否使用管道连接分为两组:以人工血管(3例)或自体心包管道(5例)连接肺动脉残迹至主肺动脉(A组),采用直接吻合(2例)或体肺侧枝单源术(1例)或主肺动脉翻片成形(3例)新建患侧肺动脉(B组)。结果所有患儿无手术早期死亡,两组患儿的手术年龄、体质量、体外循环、呼吸机使用、监护室滞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抗凝6个月。随访1~68个月,无中、远期死亡。B组1例患儿术后41个月因吻合口狭窄行经皮导管球囊扩张术。所有患儿无呼吸道症状或心功能不全表现,末次超声心动图示患侧新肺动脉直径(6.25±0.99)mm,Z值-2.34±1.18(-4.52~-1.35),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流速度1.0~2.5 m/s。无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提示无肺动脉高压。B组患侧肺动脉术后Z值较A组显著改善。结论对于单侧肺动脉缺如的患者,早期且积极的血管外科重建,可有效恢复流向患肺的正常顺行血流,从而改善肺动脉直径和患者症状。特别是较多采用自体肺动脉组织进行血管成形,肺动脉生长更好。术后经导管介入治疗可能会暂时减轻新建肺动脉狭窄,远期手术仍待进一步随访。
李文雷马力陈伟丹夏树亮邹明晖陈欣欣
关键词:单侧肺动脉缺如

相关作者

周明武
作品数:222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穿支皮瓣 穿支 皮肤软组织缺损 软组织缺损
胡盛寿
作品数:919被引量:14,962H指数:33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心脏移植 心脏外科手术 冠心病
罗彦平
作品数:17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研究主题:再血管化 同种异体骨 CD34 VEGF 皮质骨
丛洪良
作品数:397被引量:1,778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盖鲁粤
作品数:458被引量:1,70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