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4篇“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相关文章
-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早中新世剥蚀作用及对渐新世—中新世斑岩矿床时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冈底斯渐新世—中新世斑岩铜矿带是特提斯成矿域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现了多处超大型-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矿床。然而,渐新世以来铜矿带所处的青藏高原经历了强烈抬升与剥蚀作用,在此背景下带内矿床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尚未清楚,带内剥蚀作用的发育特征及对渐新世—中新世斑岩矿床的分布影响如何,控制机制有待解决。笔者通过泽当以北40km处冈底斯弧内部垂直剖面锆石和磷灰石(U-Th)/He定年,发现成矿带内部发育了早中新世(17.3~15.1 Ma)快速剥蚀作用,期间平均剥蚀速率>1.82 km/Ma,剥蚀量为4.0 km,而后剥蚀速率降低至0.14~0.19 km/Ma,15.1 Ma至今剥蚀量~2.5 km。结合前人数据,笔者发现成矿带内早中新世强快速剥蚀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且受谢通门-沃卡剪切带向南逆冲作用控制,其南、北两侧也发育同期剥蚀作用,强度明显低于剪切带活动区域,说明高原内部中新世以来的隆升与剥蚀作用具有差异性。冈底斯带渐、中新世斑岩矿床分别分布在早中新世强剥蚀区南、北两侧弱剥蚀区内,指示差异剥蚀作用是成矿带内已发现的渐新世—中新世矿床时空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 周敖日格勒王英唐菊兴王晓南张冠田斌林文海
- 关键词:冈底斯斑岩剥蚀
-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埃达克岩成因及成矿启示
-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是中国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的、潜力巨大的斑岩型成矿带。其中最显著的是冈底斯东段靠近东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中新世斑岩铜矿带。论文对其中的4个大型-超大型矿床进行了研究,包括驱龙、甲玛、冲江和邦铺等。相关矿体主要...
- 胡永斌
- 关键词:斑岩铜矿成矿机理地质构造
- 初论青藏高原构造历史对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作用的控制
- 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白65 MA以来强烈碰撞而形成的活动大陆碰撞造山带(侯增谦,2006)。其作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俯冲而引起的造山运动的产物,由来自塔里木一中朝板块的北昆仑...
-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规律及勘查选区研究
- 本书对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特征,主要矿床特征,成矿规律及成矿动力学模式等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对该成矿带找矿靶区优选及成矿预测作了有益探索。
- 郑有业
-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含矿岩体的相对氧化状态:来自锆石Ce(Ⅳ)/Ce(Ⅲ)比值的约束被引量:45
- 2008年
- 对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三个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锆石与全岩的微量元素分析,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三个矿床含矿斑岩的锆石Ce(Ⅳ)/Ce(Ⅲ)比值和δEu值:拉抗俄矿床为492.25和0.5341,冲江矿床为263.83和0.4353,南木矿床为291.94和0.5273。认为锆石Ce(Ⅳ)/Ce(Ⅲ)比值>260,δEu>0.4是斑岩成矿的地球化学标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锆石Ce(Ⅳ)/Ce(Ⅲ)比值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指示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东部较西部受到更大程度的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矿化机理可表述为:深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使岩浆的氧逸度增加,在随后的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高Cu、Au浓度的岩浆热液流体,并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随着压力、温度的降低,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了成岩成矿作用。
- 辛洪波曲晓明
- 关键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深部约束机制
- 近年来,西藏冈底斯带斑岩型矿床找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不仅使冈底斯带具备了成为我国又一个大型矿产资源基地的潜力,也迫使学者们重新思考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模型。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特征、矿化形式和共生岩浆活动具有广泛的相似性,L...
- 罗照华陈必河黄凡杨宗锋
- 关键词:斑岩铜矿岩浆活动
-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矿集区和矿田靶区定位预测被引量:5
- 2006年
- 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矿带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靶区定位是矿产勘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区域化探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斑岩铜矿矿集区和矿田(或矿床)靶区地球化学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矿集区靶区可以用SiO2、K2O和Na2O进行定位预测,矿田靶区用矿田指示元素定位预测效果较好;矿集区和矿田靶区模式特征及空间分布揭示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和壳幔分异是主要控制因素;预测驱龙矿集区是首选勘探重点。
- 孙忠军杨少平徐仁廷张华郑有业
- 关键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矿集区矿田
-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铜矿含矿流体的形成和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被引量:28
- 2006年
- 对冲江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含矿石英脉中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分析和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研究表明含矿流体来自富含挥发分的岩浆的出溶作用,最初从岩浆中出溶的流体为近饱和的超临界流体,其最低捕获温度在362~389℃左右,盐度在17.7%~18.9% NaCl_(eq)左右。随着出溶流体温度压力的下降,超临界流体发生相分离,并分离出低盐度的气相和高盐度的液相。在石英绢云母化阶段进一步发生高盐度液相包裹体的沸腾作用,形成子矿物溶化温度高于气液相均一温度的高盐度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与粘土化有关的流体为流体演化的晚期产物,属低温、低盐度流体。
- 谢玉玲衣龙升徐九华李光明杨志明尹淑苹
- 关键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流体包裹体超临界流体流体演化
-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流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约束——以驱龙和厅宫矿床为例被引量:31
- 2006年
- 文章通过对碰撞造山型斑岩铜矿床———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的2个典型矿床(驱龙和厅宫)早期钾化石英脉中多相包裹体的扫描电镜/能谱研究,有效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遗漏的成矿流体中有用组分信息,对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扫描电镜/能谱研究表明,驱龙、厅宫矿床中多相包裹体中的子矿物,除常见的石盐及钾盐外,还含有重晶石、方解石、黄铜矿、钛铁矿及其他以Fe、Cu_Fe为主要元素的未知矿物。这些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富含Cu、Fe、Ti、Mn、S等成矿元素的高氧化态岩浆热液;黄铜矿、钛铁矿、重晶石等子矿物与石盐、钾盐子矿物共同产出,暗示直接从斑岩岩浆中出溶的高盐度流体是成矿物质组分搬运的主要载体。
- 杨志明谢玉玲李光明徐九华
- 关键词:子矿物出溶斑岩铜矿冈底斯
-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锆石ELA-ICP-MS及SHRIMP定年对比研究被引量:30
- 2006年
- 利用ELA-ICP-MS分析技术对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所得到的年龄分别为14.0±0.2Ma和17.0±0.2Ma。两个含矿岩体锆石ELA-ICP-MSU-Pb年龄和SHRIMP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冲江含矿斑岩体成岩成矿可分为两期,每期成岩成矿时间跨度约1Ma;驱龙含矿斑岩体成岩成矿时间跨度约为1Ma。
- 莫济海梁华英喻亨祥谢应雯张玉泉
- 关键词: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锆石年龄
相关作者
- 温春齐

- 作品数:158被引量:73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铜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钼 铜矿区 杂铜
- 曲晓明

- 作品数:121被引量:3,760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斑岩铜矿 班公湖 含矿斑岩 碰撞造山带 青藏高原
- 周雄

- 作品数:120被引量:44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 研究主题:铜多金属矿床 钼 锂辉石 锂 花岗斑岩
- 侯增谦

- 作品数:377被引量:7,002H指数:6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 研究主题:成矿作用 地质学 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青藏高原
- 李丹

- 作品数:168被引量:207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花岗闪长斑岩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相平衡 铜矿区 海底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