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135篇“ 内固定方法“的相关文章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伴前内侧骨缺损的有限元分析
- 2025年
- 背景: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伴前内侧骨缺损是非常少见且难以处理的,治疗此种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案一直是骨科医生中持续争论的话题。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估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伴前内侧缺损的生物力学性能,以期为临床手术决策提供实验支撑。方法:利用Mimics 21.0、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构建伴有前内侧缺损且Pauwels角为70°的股骨颈骨折模型,模拟3种内固定方法:A组(3枚空心钉+内侧钢板)、B组(股骨颈动力交叉钉+1枚空心钉)和C组(4枚空心钉“菱形固定”)。在3倍体质量2100 N的载荷下分析3组模型股骨、内固定以及股骨头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结果与结论:①A组模型的股骨整体应力最小,且受力更加均匀且分散;B组内固定模型的应力较小,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应力分散和抗剪切的作用;A组股骨应力侧的应力明显小于其余两组,且未发生应力集中现象;②A组无论是整体股骨模型、内固定或是股骨头的位移均小于其余两组,说明空心钉联合内侧钢板能够起到更好的稳定作用,可减少髋内翻的发生;③3枚螺钉联合内侧支撑钢板应用于垂直、不稳定且前内侧骨缺损的股骨颈骨折,可显著提高骨折的稳定性,提高对变形力的抵抗力,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不错选择。
- 木塔力普·斯拉木江玉苏甫·热合曼任政阿里木江·玉素甫冉建王建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缺损内固定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稳定性比较及临床应用
- 2025年
- 目的分析对比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稳定性及效果。方法研究于2019年1月-2024年1月选择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与B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双钢板技术,固定方式为胫骨平台外侧锁定钢板+后内侧5孔重建钢板固定,B组为外侧锁定钢板+内侧3枚空心螺钉固定。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变化、关节稳定性以及临床效果。并根据生物力学实验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不同载荷下内侧平台骨块的垂直位移、最大失效载荷。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术后感染率和术中出血量较A组更低(P<0.05);两组术前H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B组的HSS得分高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5/35),较A组的94.29%(33/35)更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载荷-位移和最大失效载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具有积极效果,而联合内侧3枚空心螺钉固定较之于后内侧5孔重建钢板固定的疗程更短、感染率更低,更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李科伦陈学文周忠琪王明明陈志豪吴珊鹏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生物力学胫骨骨折稳定性
- 一种猕猴长骨骨缺损模型的内固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长骨骨缺损模型的内固定方法,属于猕猴长骨骨缺损模型固定技术领域,采用弧型金属固定板对猕猴长骨骨骼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的弧型凸面中部设有一条垂直于固定板长轴方向的中线标记,所述固定板弧型凹面与猕猴长骨中...
- 韦祝梅石松平黄中理张鹏飞申果黄晓姣潘梦鲜韦炎冶曾勇季风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根据置入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76例,为A组,Intertan 76例,为B组。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评分。结果A组出血量[(197.11±37.85)mL比(226.84±54.17)mL,t=1.62,P<0.001]、手术时间[(71.16±15.64)min比(78.49±15.88)min,t=1.67,P<0.001]均少于或短于B组;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13.29±0.94)周,B组骨折愈合时间(13.20±0.6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4/76),高于B组的1.32%(1/76)(χ^(2)=4.04,P=0.048);A组术后1个月、3个月、1年髋关节术后评分分别为(63.13±2.41)分、(73.50±3.99)分、(84.13±7.57)分,B组术后1个月、3个月、1年髋关节术后评分分别为(68.65±2.65)分、(79.07±3.38)分、(89.56±7.71)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2.48、2.49,均P<0.001)。结论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疗效显著,Intertan钉术后髋关节评分较高,术后并发症少,但手术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
- 许飞方兴
- 关键词:内固定器骨折愈合手术时间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通过对锁骨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符合临床要求的锁骨骨折病人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名。探讨克氏针置钉与钛片内固定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有显著差异。观该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和切口长度都比对照组短;在躯体功能、情绪角色、精神状态、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状况等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试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10 0 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0%)明显少于对照组(30%)。结论 观察组应用钛片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优良,生活质量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梁凯
- 关键词:内固定方法锁骨骨折生活质量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及手术情况、VAS评分影响
- 2024年
- 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研究的受试者从院内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选择,经排除,共90例患者入组,这些患者的就诊时间均为2018.1-2022.12,设立两组开展研究,每45例患者视为一组,方法 为抽签法,对照组开展PHILOS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开展Multiloc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80.53±6.78)、切口长度(7.64±1.77)、住院时间(8.83±1.93)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17.32±7.53)、切口长度(11.42±1.74)、住院时间(12.32±1.55)更短,观察组的出血量(465.42±25.15)较对照组(785.27±22.43)更低(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Multiloc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优于PHILOS锁定钢板固定。
- 王健李华
- 关键词:关节活动度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三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60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纽扣钢板组(30例)和锁骨钩钢板组(30例),分别进行三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二期内固定取出例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复位良好。术后1、3、6个月,纽扣钢板组的VAS评分均低于锁骨钩钢板组,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长和二期内固定取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无论是三纽扣钢板还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都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三纽扣钢板内固定不侵占肩峰下间隙,避免肩峰撞击和术后肩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无需二次取出内固定物,短期疗效更优。
- 岑景盛涂泽松谭志韵李宁罗汉文
- 关键词: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纽扣钢板锁骨钩钢板
-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骨科采用髓内针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27例(A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25例(B组),回顾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髓内针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钢板螺针内固定。
- 陈新疆陈永春肖方烛
- 关键词:髓内针钢板螺钉固定肱骨干骨折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
- 2023年
- 分析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实施不同内固定法所取得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之中,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都是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随机划分为3组,A组、B组、C组,分别实施PELP、Gamma钉、PFNA等内固定治疗,每一组均纳入30例患者,就三组内固定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估,以判定其不同的临床价值。结果 三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其中C组手术时间短于A、B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小于A、B组,C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B两组,C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B两组,(P<0.05);A组与B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与B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存在着多种内固定治疗技术,如PELP、Gamma钉、PFNA等,各内固定法皆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选择PFNA内固定法在临床指标与髋关节功能改善等方面均展示了更突出的疗效,其价值明显优于其他内固定技术,可供临床借鉴。
- 杨根王炎良
- 关键词:GAMMA钉PFNA股骨转子间骨折
- 锁骨远端骨折治疗与内固定方法选择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锁骨远端骨折常伴随喙锁韧带损伤,常常需要手术干预。然而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劣,目前仍无治疗的金标准。本文介绍了锁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治疗,并就临床主要应用的内固定方法进行综述,比较各种方法差异并对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樊国锋卢向东
-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
相关作者
- 梁晓军

- 作品数:344被引量:821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截骨 踝关节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踝关节骨折
- 王以进

- 作品数:405被引量:3,27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理学院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研究 内固定 颈椎 生物力学评价
- 赵宏谋

- 作品数:219被引量:879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踝关节 截骨 手术治疗 跟骨
- 毕大卫

- 作品数:276被引量:86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骨折 内固定 内固定选择 手术入路
- 郑琦

- 作品数:159被引量:71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髋臼 内固定 脊柱结核 骶髂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