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篇“ 共反射面叠加“的相关文章
- 一种实现地震共反射面叠加参数优化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地震共反射面叠加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地震数据,基于地震数据获取初始反射点波前曲率半径、初始反射面波前曲率半径及倾角;步骤S2,通过所述初始反射点波前曲率半径、初始反射面波前曲率半...
- 徐云贵黄旭日胡叶正
- 一种实现地震共反射面叠加参数优化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地震共反射面叠加参数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地震数据,基于地震数据获取初始反射点波前曲率半径、初始反射面波前曲率半径及倾角;步骤S2,通过所述初始反射点波前曲率半径、初始反射面波前曲率半...
- 徐云贵黄旭日胡叶正
- 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技术在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南海东部勘探进程的推进,中深层地层(珠江组到基底)成为勘探评价的主要目的层,其勘探程度决定了南海东部储量的规模。但是由于海上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影响到中深层地质成像的品质,制约了南海东部下一步勘探进程,提高中深层成像品质是当前南海东部亟需解决的问题。常规共中心点叠加理论是基于水平层状介质的假设前提,有一定的局限性。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方法对地层倾角不做限定假设,地下反射面可以是任意的角度,相较于共中心点叠加理论而言更接近实际地质情况;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技术在共反射点及其附近第一菲涅尔带内全部反射波的叠加,因此形成超级覆盖次数,能够显著提高信噪比。经过前期理论研究、资料试验及在南海东部深水区的应用,证实倾角共反射面叠加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该区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适用于复杂地层地质条件,能极大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可解释性。相信该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将有助于指导南海东部深水区的勘探、提高勘探成功率及勘探储量规模。
- 张振波代一丁轩义华刘宾薛志刚
- 关键词:共反射面叠加信噪比倾角共反射点深水区
- 叠前三维共反射面叠加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复杂地表地质条件下地震资料覆盖次数不均、部分数据缺失而导致的地震资料品质下降、陡倾角地区成像质量变差等问题,文中采用了叠前三维共反射面叠加技术.共反射面叠加是一种与宏观速度无关且考虑了反射点曲率的地震成像方法.它利用共反射点道集一个邻域内(菲涅尔带)道之间的相关性,并将相干区域内道集的能量相加来增强地震反射信号和绕射波能量,并借助于相邻CMP道集数据形成CRS超道集,使得面元内的覆盖次数更加均匀;同时利用超道集的高覆盖次数来压制噪声,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道集数据.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可大幅度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增强地震同相轴的连续性,此外还可为叠前偏移成像处理、AVO属性分析、叠前地震反演等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数据.
- 覃天沈水荣彭文绪
- 关键词:三维地震共反射面叠加地震成像信噪比
- 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原理及其在工程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对一种能增强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质量的新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进行了研究。目前模拟零偏移距剖面常规方法存在需要精确宏速度模型及不能对地下反射界面产生最佳照明的问题,而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具有完全数据驱动、与宏速度模型无关、能够产生对地下反射界面最佳照明及提高模拟零偏移距剖面成像质量的优势。针对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还未在国内工程地震勘探中进行广泛应用的现状,详细介绍了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并使用一套人工合成断层模型数据及来自某高速公路段附近一条二维测线的实际工程地震勘探数据进行了测试计算。理论模型试算结果及在工程地震勘探实际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表明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可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增强地震反射同相轴连续性,改善模拟零偏移距剖面质量,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工程地震成像方法。
- 刘国华李庆春唐小平肖梅
- 关键词:工程地震数据处理信噪比零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
- 二维零偏移与共偏移距共反射面叠加研究
- 德国Karlsurhe大学Hubral教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共反射面叠加方法属于宏速度模型无关的完全数据驱动模拟零偏移距剖面地震成像方法,是对动校正/叠加与倾角时差校正/叠加等常规模拟零偏移距剖面方法的扩展。该方法...
- 刘国华
- 关键词:共反射面叠加信噪比零偏移距共偏移距
- 复杂地表共反射面叠加及在庐—枞盆地的应用
- 在地震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获得零偏移距剖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在常规处理中,获得零偏移距剖面的方法有共中心点(CMP)叠加、正常时差校正(NMO)、倾角时差校正(DMO)叠加、叠前偏移等,这些方法都要求知道宏观的...
- 徐兴荣
- 关键词:复杂地表基准面重建
- 基于VSP的共反射面叠加成像
-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是通过扩大面元对反射数据多次覆盖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一种方法。它不依赖与先验速度信息,完全数据驱动。 对VSP资料进行二维的CRS叠加,以傍轴射线理论为基础推导出的CRS叠加走时公式依赖与五个属...
- 樊鹏军
- 关键词:CRS射线理论VSP
- 共反射面叠加及其波场属性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获得零偏移距剖面是地震数据处理中很重要的一个中间环节。常规获得零偏移距剖面的方法有共中心点(CMP)叠加、倾角时差校正(DMO)叠加、叠前偏移等,这些方法要求知道宏观的速度模型,并且其成像结果好坏依赖于速度模型的精确程度...
- 覃天
- 关键词:共反射面元叠加信噪比速度反演剩余静校正
- 共反射面叠加属性研究
- 共反射面叠加(CRS)提供一种从多次覆盖反射数据进行零偏移距模拟的方法,它不依赖于先验速度信息。对二维资料应用共反射面叠加,可产生CRS叠加面,它依赖于三个参数,它们是零偏移距射线的出射角α,以及与零偏射线有关的两个波前...
- 周晨光
- 关键词:共反射面叠加
相关作者
- 李振春

- 作品数:1,131被引量:2,370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逆时偏移 地震勘探 最小二乘 全波形 起伏地表
- 刘国华

- 作品数:31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 研究主题:地震活动性 信噪比 共反射面叠加 零偏移距 混合编程技术
- 覃天

- 作品数:9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地震资料处理 共反射面元叠加 共反射面叠加 辽河油田 速度反演
- 李庆春

- 作品数:193被引量:643H指数:14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 研究主题:地震勘探 转换波 频散曲线 射线追踪 时频分析
- 孙小东

- 作品数:112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研究主题:逆时偏移 地震勘探 成像条件 叠前逆时偏移 C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