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篇“ 共代谢作用“的相关文章
- 根系分泌物-烷基酚共代谢作用下芦苇根际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及环境限定因子被引量:1
- 2023年
- 已知芳香族根系有机酸可通过共代谢作用有效促进烷基酚等有机污染物在湿地植物根际的生物降解,为进一步探明其共代谢机理与微生物响应间的映射关系,分别选取对香豆酸为代表性芳香族根系有机酸(特异性共代谢底物)、草酸为代表性小分子根系有机酸(非特异性共代谢底物),以对叔丁基苯酚(PTBP)为典型烷基酚,以常见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受试植物展开土培实验,结合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共代谢作用下芦苇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环境限定因子.结果表明,PTBP在不同处理下的去除率达到88%~98%,虽然不同根系有机酸参与下PTBP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但其去除途径各不相同.一方面,草酸的添加有利于通过释放生长激素促进根系发育的茎点霉属(Phoma)富集,从而提高植物的生物增长量及其PTBP的植物吸收量,尽管草酸能够促进土著微生物生长,但不能特异性富集PTBP降解菌.另一方面,虽然对香豆酸的化感作用抑制了PTBP的植物吸收,但其存在促进了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和镰刀菌属(Fusarium)等具有PTBP降解潜能的菌群富集,从而强化了PTBP的共代谢降解.可见,芳香族根系有机酸和小分子有机酸分别通过强化功能菌活性和促进植物生长影响PTBP的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途径.所选环境限定因子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总解释量达到60%~62%,特别是pH同时对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对香豆酸、草酸等根系有机酸可以迅速降低土壤pH,而土壤pH的改变可以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装配过程直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因子有效态间接影响微生物群落组成.
- 阿丹姜钰洪志锋张旎晨杨杰文林庆祺倪卓彪晁元卿
- 关键词:烷基酚共代谢作用微生物群落结构
- 一种共代谢作用下保健型米酒及其酿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共代谢作用下保健型米酒,原料包括糯米和银杏果,配合大曲或者小曲酿造而成。酿造方法包括,1)将糯米浸泡后置于炊笼中蒸煮,将其进行摊晾,使其快速的降温;2)投药、糖化:按量称取银杏果及药曲,均匀地拌入糯米饭中,然...
- 郭悦张靖雲朱桓毅李清曾曦王其
- 大黄对大鼠体内肠道菌群-宿主共代谢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大黄对大鼠肠道菌群与机体间的平衡关系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模型,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n=8),分别以大黄提取液0.1 g/kg(低剂量大黄组)、2.5 g/kg(中剂量大黄组)、4.5 g/kg(高剂量大黄组)及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灌胃,连续给药5 d。每日观察大鼠粪便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技术对第5日大鼠体内血清、结肠组织、粪便的代谢物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方法分析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间代谢物的差异,进一步采用t检验获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物。结果·大黄给药后,大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随时间及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大。给药第5日,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大黄组大鼠体内血清、结肠组织和粪便中分别检测到28、18和20种差异代谢物的水平有显著变化(P<0.05),且有17种血清代谢物、2种结肠组织代谢物、10种粪便代谢物的水平变化呈现剂量效应。其中,部分神经递质类物质、吲哚类物质、胆酸类物质等肠道菌群-宿主共代谢物给药后发生了显著变化。粪便中儿茶酚、吲哚-3-乙酸的水平明显升高,而苯丙氨酸、4-氨基丁酸、左旋多巴、吲哚-3-丙酸的水平明显降低;在高剂量大黄组结肠组织中脱氧胆酸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组中血清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水平明显升高。此外,富马酸(能量代谢相关的有机酸类物质)在大黄给药后的粪便中明显下调,而在结肠组织和血清中明显上调。随着给药剂量增大,谷氨酸(氨基酸类物质之一)水平在血清中明显递增,但在粪便中逐渐递减。除了6-磷酸葡萄糖酸外,果糖、丙酮酸、乳酸、葡萄糖-1-磷酸、D-甘油-1-磷酸等糖代谢物�
- 高羽殷姗庞玥梁文懿刘玉敏
- 关键词:肠道菌群共代谢
- 葡萄糖共代谢作用下Achromobacter sp.对焦化废水中吡啶的生物降解特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焦化废水中的吡啶具有较强的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且难以被有效降解,因而采用菌株Achromobacter sp.与葡萄糖共代谢作用以探究高效降解废水中的吡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菌种的鉴定及GC-MS的测定,剖析其代谢产物与吡啶的代谢途径,并利用Haldane模型对Achromobacter sp.生长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生物强化处理焦化废水以及Achromobacter sp.对吡啶的降解特性,探究菌株Achromobacter sp.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物质吡啶的降解,得知最适该菌降解吡啶的条件为初始质量浓度400 mg/L和接种量10%(体积比)。在此基础上,添加150 mg/L葡萄糖为共代谢底物,对吡啶降解率在32 h可达98.06%。结合GC-MS分析,菌株通过吡啶环上N和C2之间断裂生成中间产物NH+4和戊二醛来降解吡啶。吡啶初始浓度为100~700 mg/L,菌株生长动力学符合Haldane模型,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为0.61 h^(-1),底物抑制系数(K i)为734.01 mg/L。在葡萄糖共代谢作用下,Achromobacter sp.与活性污泥耦合使焦化废水中的吡啶完全降解时间由40 h减少至24 h,TOC降解率由84.31%提高至91.44%。菌株Achromobacter sp.可用于含有吡啶废水的高效处理,为其生物修复提供1种新途径。
- 冯晓娇邓铭迟海军刘佳宁金文杰
- 关键词:焦化废水生物降解特性吡啶降解率代谢途径
- 共代谢作用下芦苇根际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被引量:3
- 2022年
- 以对羟基苯甲酸(PHA)、对香豆酸(PCA)、咖啡酸(CA)和阿魏酸(FA)为代表性酚类根系分泌物(PREs),以对叔丁基苯酚(PTBP)作为典型烷基酚、以常见湿地植物芦苇为受试植物,结合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PREs-PTBP交互作用下芦苇根际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PREs均能有效提高根际细菌活性和有机碳降解,但只有单酚PREs(PHA、PCA、FA)可以促进PTBP的生物降解,而多酚PREs(CA)则不能.一方面,PREs作为碳源可以决定根际优势菌门,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碳源利用能力较强的菌种在PREs组种丰度升高,平均占比分别增加了15.34%和4.73%;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解毒能力或耐受性较强的菌种在空白组丰度升高,平均占比分别增加了15.92%和9.99%.另一方面,PREs功能结构还可以决定根际功能菌属,如单酚PREs(PHA、PCA、FA)可以富集PTBP等单酚降解相关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占比可达1.45%~4.02%;而多酚PREs(CA)能够富集多酚降解相关的新鞘氨醇菌(Novosphingobium),占比可达3.71%.此外,PREs的结构越简单越有利于扩增序列变体(ASVs)的富集,PREs间的结构越相近则ASVs的种类越相似.不同处理组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的存在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植物根系通过释放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组的定向选择.
- 洪志锋张旎晨阿丹仇荣亮林庆祺倪卓彪晁元卿
- 关键词:对叔丁基苯酚芦苇根际细菌群落组成
- 一种土壤共代谢作用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共代谢作用的测定方法,其采用微量热仪监测待测土壤不同时段的微量热变化,通过监测到的微量热曲线数据变化判定待测土壤中是否存在共代谢。本发明利用微量热法从热力学角度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为研究土壤微...
- 陈瑞蕊林先贵魏世平井忠旺
- 基于共代谢作用的晚期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 晚期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的有机废水,很难通过生物方法进行有效处理。通常采用物化法作为生化法的预处理,或采用物化法对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但组合工艺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出现了许多的新...
- 姚磊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难降解有机物有机废水共代谢深度处理
- 一种土壤共代谢作用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共代谢作用的测定方法,其采用微量热仪监测待测土壤不同时段的微量热变化,通过监测到的微量热曲线数据变化判定待测土壤中是否存在共代谢。本发明利用微量热法从热力学角度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为研究土壤微...
- 陈瑞蕊林先贵魏世平井忠旺
- 微生物对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共代谢作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对微生物共代谢途径的概念、机理、类型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共代谢作用在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对微生物共代谢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因素及其应用价值做出分析。
- 滕菲杨雪莲李凤梅王卅高野萌
- 关键词:微生物共代谢有机污染物影响因素
- 基于共代谢作用微曝气SBR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研究
-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合成并应用了越来越多的有机物,其中难降解有机物占了很大比例。难降解有机废水污染物毒性大、成份复杂、化学耗氧量高,一般生物处理工艺对其几乎没有降解效果,如果这些物质不加治理即向环境排放,势必严重污...
- 王建辉
- 关键词:微曝气共代谢
相关作者
- 钱易

- 作品数:433被引量:7,867H指数:5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废水处理 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 生物反应器
- 文湘华

- 作品数:273被引量:3,040H指数:3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白腐真菌 膜污染 废水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
- 孙文杰

- 作品数:5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降解 共代谢作用 废水处理 动力学 生物处理
- 陈瑞蕊

- 作品数:42被引量:5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潮土 土壤 DEHP 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
- 罗玮

- 作品数:50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三孢布拉霉 丁醇 黑曲霉 葡萄糖氧化酶 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