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58篇“ 公共就业服务“的相关文章
面对人工智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如何应对
2025年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全球经济与就业市场的重要驱动力。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加剧部分岗位的替代风险。特别是在生产与制造、财务会计、客服支持等重复性高、规则明确的领域,AI展现出强大的自动化能力。调研数据显示,文员职业中有24%的任务具有高度的自动化潜力。目前,AI技术已经开始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如AI替代部分岗位。从福州2024年上半年就业供求分析报告情况来看,随着福州“智转数改”,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纺织等行业的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了智能制造转型,用工需求明显减少。同时,福州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福州净增人数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减员现象明显。
林松杰
关键词:财务会计电子设备制造业
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的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
2025年
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以及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协同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探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的意义,并采用问卷调查以及统计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描述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的现状,从转变观念、资源投入、内容供需、沟通机制、服务形式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的路径如转变观念、优化服务内容、规划服务时机、创新服务形式、探索评价体系、夯实资源供给等。
汪洪艳兰玉娟彭传意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就业优先战略
提升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以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其核心要旨在于以高质量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优化配置,提升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幸福感。在这一过程中,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成为了最为有力的助推剂之一。其在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匹配度、增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归纳阐释了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现状,指出其在服务机构设置、信息化建设程度、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对策,切实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而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质量发展。
许冰黄佳彦张欣宇李思彤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问题研究
2025年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提升问题。通过分析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现状、重要性,探讨当前其在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人员素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水平、服务内容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理论,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包括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信息化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和创新服务模式等,以期为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能力,促进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孟惠子
创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策略
2025年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之关键举措,而其中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起着重要的支撑效用。此文深度解析于乡村振兴实践中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之重要性,以对当前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现况之调研剖析为基础,结合真实实例与具体数据,对创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实践方法予以探讨,意在为提升乡村就业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策略,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达成。
张汝乐
关键词:服务模式创新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协同作用研究
2025年
概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特点,探讨了公共就业服务的现状与挑战,包括信息不对称、服务效率不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匹配与推荐、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智能化咨询服务和预测与分析等方面。文章还讨论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提出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顾丽
关键词:人工智能公共服务
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思考
2025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文章旨在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及其具体应用,以期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就业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子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的创新和发展,为实现更加高效、公平的就业市场做出更大贡献。
徐光敏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公共就业服务
泸州市江阳区 坚持民生优先 做实公共就业服务
2025年
2024年以来,泸州市江阳区坚持民生优先,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创业平台,推进重点培育,积极推动全区白酒行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和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泸州市深入实施“酒城人才聚集行动”,加快“中国西部工匠城”建设,不断为群众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公共就业服务。特色亮点打造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育基地,荣获省级称号。2024年3月1日,全省15个首批省级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名单发布,泸州市江阳区榜上有名。据了解,江阳区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是以董允坝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统领,以泸州乡村振兴工匠学院为核心培训平台,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实训基地、双创孵化基地等资源打造的乡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基地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思路,以“院校+基地+企业”模式,围绕“文、旅、体、康、农”五个方面,开展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目前,基地已培训1735人次。其中,茶艺师22人、电工81人、育婴师62人、保育师232人、普通架子工116人、企业职工食品安全培训160人、建筑三类人员培训1062人。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白酒产业孵化基地技能实训技能大师工作室
农民工职业流动的成因及优化路径——基于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畅通有序的职业流动是扩大社会性流动、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文章将农民工职业流动设定为向上流动、平行流动和向下流动三个方向,从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和农民工社会资本入手,运用竞争性风险模型等计量方法考察农民工职业流动的成因及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职业流动性逐年增强,这主要是由农民工个体之间职业阶层变化引起的,而非宏观的整体职业结构变动效果。(2)社会资本和公共就业服务能促进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公共就业服务能增强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且具有正向累积效应。(3)划分不同类型农民工分析发现,公共就业服务更能增强低教育水平、本地户籍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职业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府需要关注社会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正外部性作用,提高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资本和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积极作用。
李珊珊彭珈祺
关键词:社会资本公共就业服务农民工
经济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5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稳就业就业离不开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支撑。公共就业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只有不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才能推动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中还存在就业服务资源分配差异大、就业服务内容与市场需求衔接不畅、就业服务政策执行乏力等问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文章从夯实就业服务基础、创新就业服务内容、提升就业服务执行效率层面提出优化策略。
李琳
关键词: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共就业

相关作者

吴江
作品数:37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就业服务 失业人员 公共就业 灵活就业 指标体系
王欣
作品数:61被引量:204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主题:过劳 影响因素 公共就业服务 过劳死 失业人员
王浩林
作品数:44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非营利组织 公共就业服务 养老服务 政府购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张华新
作品数:56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辽宁中部城市群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城市群 区域公共品 诺贝尔经济学奖
王莉娜
作品数:18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思源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 教学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