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9篇“ 公众科学素养“的相关文章
科技宣讲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2025年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宣讲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科技宣讲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中的实践与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首先,通过对科技宣讲的具体实践内容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分析,得出科技宣讲能直接丰富公众科学知识,改变其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态度,从而提升其整体科学素养。其次,通过对科技宣讲活动的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科技宣讲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科技宣讲活动对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具有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宣讲方式单一、活动参与度不高、互动环节不足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提升科技宣讲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增加宣讲活动的形式和丰富科学情境的设定,通过增强活动互动度来吸引公众的参与。本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深化科普工作提供了实证依据。
王然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方法
网络科普短视频对社会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影响
2025年
当前,网络科普短视频在社会公众科普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阐述了网络科普短视频传播的特征及其在社会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中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并分析了社区成年公众群体的数据,探讨网络科普短视频对其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网络科普短视频在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兴趣、塑造科学价值观、增强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对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陈蓓王倩
关键词:社会公众科普教育
加强农业科普工作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对话张晓军、胡冰川、李文娟
2024年
农业科普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仅影响着农业产业发展,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于9月15-25日在各地集中开展。我国农业基础知识的普及程度如何?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方面,农业科普工作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对此,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特聘审读专家张晓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李文娟三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展开了对话交流。
赵艺璇张晓军胡冰川李文娟
关键词:农业科普公众科学素养科普工作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期刊在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中的传播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社会功能。因此,科技期刊应积极担当起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使命。然而,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在传播方面仍存在不足,去中心化削弱科技期刊在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中的权威性,圈层文化造成科技期刊传播的自闭式生态模式,信息茧房加剧读者在获取科学知识过程中的认知偏差,数字镜像期刊扰乱学术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一些优质科学资源未能准确传达给读者。可以采取推动刊媒融合发展、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适应公众需求精准科普,共建学术生态圈、提升科学普及软实力等措施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并精确传递科学资源,从而推动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侯波刘明寿
关键词: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力公民素养
社会语境中的公众科学素养测评研究
本书作者立足于科学社会学视角,运用社会语境分析方法,构建了公众科学素养测评的社会语境分析模型,阐释了社会语境变迁对公众科学素养测评宗旨、指标体系、问卷及问项等多方面的影响;立足于公众科学素养测评的社会语境分析模型,分析了...
陈发俊
基于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陕西省科普旅游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科普教育基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对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目前发展现状并发现目前存在科普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足、科普教育基地宣传力度不足、游客满意度不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整合现有资源,突出科普旅游特色、加大科普教育基地宣传力度,多措并举提升游客满意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改进建议。
刘鹏郭育辛
关键词:公众科普教育基地
公众科学素养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被引量:2
2021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继承传统文化敬畏自然、百家争鸣、开放包容、文明互鉴、辩证统一、实事求是的优秀基因可有效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然而,保守内敛、表达模糊、崇尚经验、缺乏逻辑、功利盛行、扼杀创新的传统沿袭却制约着公众科学素养的形成。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创造性地继承和创新性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百家争鸣,坚持创新驱动,夯实基础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改革科普机制,重视科学教育,有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
赵运兵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养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科学普及工作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被引量:3
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是把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产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并为公众所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系统过程。科学技术只有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科学普及只有广泛开展并惠及群众,才能厚植创新发展的沃土、支撑科技强国的建设。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只有及时提供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知识,引导公众相信科学科学防疫、科学应对,才能打赢这场全民阻击战。
朱步楼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质公众科学素养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公众传播公共卫生领域
科技传播视角下的公众科学素养知识沟与科学参与行为沟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及其科学参与意愿,并缩小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科学素养知识沟和科学参与行为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以知识沟假说为理论框架,并将其拓展到行为层面,探究报纸期刊等印刷媒体、电视、网站、社交媒体以及网络问答社区与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科学素养知识沟和科学参与行为意愿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同媒介上对于科学信息的关注量与科学素养科学参与行为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随着在网络问答社区中对科学信息媒介关注量的增加,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科学素养知识沟会随之缩小,而随着网站中对于科学信息媒介关注量的增加,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科学参与行为意愿差距会随之缩小。研究在理论层面拓展了知识沟假说的应用范围,分析了不同媒介在科学领域的知识传播效果和动员作用,对以媒介作为传播渠道的科普事业提出了建议。
杨晓冬隗来刘美秀
关键词:知识沟
浅谈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在当今科技信息时代,努力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公众尤其是农民、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国目前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并对...
肖露露
关键词:公众科普教育媒体宣传

相关作者

张玉强
作品数:122被引量:558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领导者 政府 公众科学素养 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制定
戴艳军
作品数:120被引量:829H指数:16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公共政策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朱文仁
作品数:20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公众科学素养 单验方 苗族 苗药 毒蛇咬伤
张贵源
作品数:38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公众科学素养 民族地区 蛇菰 黑骨藤 少数民族
邓艺
作品数:91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研究主题: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研究 知识产权 科技资源 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