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3篇“ 全麻拔管“的相关文章
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在全麻拔管后安全保障中的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在全麻拔管后安全保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6月—2024年3月我院接收的200例全麻拔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胸腹呼吸动作、呼吸频率、呼吸声音或者呼气末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抑制,并经临床处置,对比不同时间点呼吸抑制患者与正常患者的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血氧饱和度水平。结果:麻醉前诱导期、术后拔管即刻、术后拔管30 min,200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共发生33例呼吸抑制,正常患者共计167例,两组处置前的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处置后,两组各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气末二氧化碳采集鼻氧管的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可及时发现呼吸抑制,同时也能及时指导临床处理效果,及时解除呼吸抑制,确保患者安全。
周丽萍李健红黄嘉俊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鼻氧管全麻拔管
多感官唤醒干预对全麻拔管后患者苏醒期和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多感官唤醒干预对全麻拔管后患者苏醒期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24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转入麻醉后苏醒室(PACU)观察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语音唤醒干预;观察组予以多感官唤醒干预。比较两组苏醒相关时间指标、苏醒期基础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10 min后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EA)、咽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感官唤醒干预可缩短全麻拔管后患者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稳定拔管后体征,减少并减轻苏醒后并发症,提高苏醒质量。
张梦昀
关键词:并发症麻醉护理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与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抑制全麻拔管反应的效果观察
2024年
探讨在抑制全麻拔管期分别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患者呛咳反应的抑制效果比较。方法 研究于2024年1月-2024年6月从我院收治的全麻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中按照随机原则选取60例,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气管导管套囊至套囊上方5cm处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在诱导前在气管套囊涂达克罗宁胶浆位置同研究组,评估两组患者在全麻拔管时的反应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术后30min、12h的咽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 研究组的全麻拔管拔管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的诱导前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无差异(P>0.05),插管时、拔管即刻对照组和研究组的HR、MAP水平升高,但研究组数值更低(P<0.05),拔管后5min对照组和研究组的HR、MAP水平下降,且研究组数值更低(P<0.05)。术后12h,对照组和研究组的VAS分值较术后30min低,且研究组数值更低(P<0.05)。结论 在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中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降低拔管时的呛咳反应频率,缓解患者的术后躁动,减轻患者的术后咽痛。
田甜韦莉莉韦思媛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全麻拔管期应激反应
全麻拔管后无创呼吸支持对肥胖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系统评价与网状meta分析
目的:肥胖以及常合并的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与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风险增加有...
李芮柯
关键词:肥胖术后肺部并发症麻醉
基于PetCO2监测的干预对全麻拔管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
背景及目的呼吸系统不良事件是麻醉复苏室(PACU)中全麻恢复期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后低氧血症处理不当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呼吸抑制、呼吸暂停等通气异常最终均可导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常规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存在滞后性,仅...
刘芳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麻醉恢复低氧血症
右美托咪定和布托啡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布托啡诺在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时对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情况,以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苏醒质量并为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90例年龄在...
韩笑竹
关键词:布托啡诺拔管期髋关节置换术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拔管患者的影响要点构架
2022年
探究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拔管下对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自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从本院各科室全麻手术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1、A2、A3组,各40例。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分别为0.4μg/kg、0.8μg/kg、1.2μg/kg。观察不同剂量下全麻患者拔管前后的镇静变化、疼痛程度变化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麻拔管前3组手术患者Ramsay(镇静)评分、VAS(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距不显著(P>0.05);拔管后,A3组患者Ramsay评分高于A1组和A2组,有显著性差距(P<0.05);A3组VAS评分低于A1组和A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2组拔管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1、A3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手术过程中能起到维持镇静的作用,1.2ug/kg剂量在镇静、降低疼痛方面效果更好,但安全性较低,采用0.8μg/kg更安全,可以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综合效果更好。
安义宾余涛
关键词:疼痛程度全麻拔管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全麻拔管后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全身麻醉拔管后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转入麻醉后苏醒室观察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常规单孔鼻导管吸氧3 L/min并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数值和波形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低氧血症发生情况、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暂停检出率、面罩加压给氧率和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低氧血症程度、面罩加压给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碳酸血症、呼吸暂停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麻醉后苏醒期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可及时发现呼吸暂停、高碳酸血症等呼吸异常事件,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苏醒的安全性,缩短苏醒时间。
代恒茂明伟周志强陈罡刘尚昆余遥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苏醒时间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老年腹腔镜手术病人全麻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在老年病人腹腔镜术后拔管期予以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低剂量组)、1μg/kg(中剂量组)和1.5μg/kg(高剂量组),对照组予以2 mL生理盐水滴鼻。分别记录手术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T5)各组病人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病人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留观时间以及Ramsay评分。结果T1~T5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MAP和H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T2~T5时HR明显减慢,T2~T3时MAP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拔管时间及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T5时间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高剂量组病人仅对指令有反应(P<0.05)。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结束前30 min给予老年病人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同时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
邱立国时决振朱文宁曹小飞
关键词:拔管期应激反应老年人
羟考酮与氟比洛芬酯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拔管和苏醒期影响的比较
目的:本实验目的为比较羟考酮和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后急性镇痛时对拔管呛咳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于2021年9月-2021年12月择期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共60例,年龄范围为20-65周岁,...
叶松根
关键词:羟考酮氟比洛芬酯

相关作者

杨延超
作品数:37被引量:42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术后认知 脑氧饱和度
李阳
作品数:40被引量:4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穴位电刺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频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亚低温
金孝岠
作品数:262被引量:1,177H指数:1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稀释 瑞芬太尼 吗啡 脓毒症 麻醉
谢红
作品数:221被引量:999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神经传导阻滞 心肌再灌注损伤 麻醉 七氟醚
朱俊超
作品数:84被引量:86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丙泊酚 七氟醚